APP下载

HHFNC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21-01-05张立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例数

张立彬

(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毛细支气管炎系指的是在支气管出现的炎症,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肺部的细小支气管,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婴幼儿,是一种较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1]。若患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容易迁延成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反应甚至演变为哮喘,给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2]。氧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依据患儿病情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氧疗方式。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是一种新型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国外临床。本次我院就HHFNC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接诊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进行研究。纳入标准:

(1)符合《儿科学》(第八版)有关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3]的患儿,气促、喘息、哮鸣音、三凹征为患儿的主要症状。

(2)符合《儿科学》(第八版)有关氧疗标准的有烦躁、发绀、PaO2<60mmHg(1mmHg=0.133 kPa)等明显缺氧表现的患儿。排除标准:①需要行气管插管或其它侵入性机械辅助通气的患儿。②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③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④哮喘病史、支气管异物以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的患儿;⑤存在结核感染的病人;⑥存在心力衰竭或者呼吸衰竭的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儿,;男29例,女21例,年龄5个月至2岁,平均(13.81±5.32)个月。对照组50例患儿,男27例,女23例,年龄4个月至2岁,平均(14.32±4.69)个月;。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在患儿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且通过我院伦理协会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氧疗参数:氧浓度为50%,PEEP 4-6cmH2O(1 cmH2O=0.098 KPa)。研究组患儿给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通气进行治疗,氧疗参数:氧浓度为30%-60%,氧流量为分钟通气量4-6倍,温度为32-37℃。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进行比较:主要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aO2与PaCO2水平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显效:临床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分或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了1分或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无效:症状或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患儿喘息、肺部哮鸣音以及咳嗽的情况进行评估,满分3分;无上述症状为0分,存在轻度的上述症状为1分,存在中度的上述症状为2分,存在重度的上述症状为3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 20.0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率表示,等级治疗使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与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分析()

表1 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分析()

组别 例数 PaO2 PaC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52.56±5.13 82.93±9.04 56.32±15.81 35.27±7.82对照组 50 53.81±4.72 76.46±6.95 55.49±14.61 40.95±9.03 t - 1.7701 5.4603 2.1564 5.3984 P - 0.2215 0.0049 0.0127 0.0023

2.2 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分析。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疗效的比较分析[n(%)]

3 讨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受累以细支气管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大部分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因婴幼儿支气管解剖学的特点,支气管管腔细小,黏性分泌物不易排出,导致水肿及梗阻的发生,并可引起肺不张或肺气肿[4]。氧疗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治疗方法,但不同的氧疗方式存在不同的差异,如单纯鼻导管吸氧不能给予患儿高流量氧气。鼻导管的吸氧流量一般只能控制在0.5-2.0 L/min,这与在未经加热下高速流体很难在湿化器中被完全湿化有关。有文献明确指出,即使对气体进行湿化,鼻导管供氧流量也只能达到4 L/min。

HHFNC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呼吸支持方式,由经鼻导管氧疗演变而来,将加热到32-37℃的100%湿化的医用高流量混合气体通过鼻导管输送给患儿,从而达到改善呼吸道通气效果的目的。HHFNC的具体作用机制如下[5-6]:①能够对鼻咽部无效死腔进行冲洗,有效提高肺换气效率;②降低呼吸功与上呼吸道阻力:HHFNC通过较高气体流速,鼻咽部在吸气时不需要进行自主扩张,从而有效降低了吸气时的阻力,避免了所需的呼吸功;③降低代谢消耗,改善氧合:保持吸入气体100%相对湿度,温度与体温接近是满足黏液纤毛系统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HHFNC可有效替代鼻黏膜的代谢功,降低所需消耗的热量,保护黏液纤毛功能,促进分泌物有效排出,改善呼吸道的阻塞情况;④产生气道正压,有效促进肺复张,防止肺不张。本次我院的研究结果显示,给予HHFNC治疗患儿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给予NCPAP治疗的患儿,PaCO2水平明显低于给予NCPAP治疗的患儿。给予HHFNC治疗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给予NCPAP治疗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8.00%)。

综上所述,HHFNC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支气管炎患儿的PaO2水平,降低其PaCO2水平,且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毛细支气管炎例数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