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2020-04-05翟李娇子
翟李娇子,牛 洁
(明光市人民医院 安徽 滁州 239400)
对孕晚期产妇经会阴超声检查[1],测量产妇的宫颈管长度、宫颈漏斗宽度、宫颈漏斗深度,具体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9 月所收治的孕晚期初产妇279 例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22 ~35 岁,平均年龄为(28.5±1.3)岁,孕周为37 ~42 周,平均孕周为(39.5±1.1)周,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产妇取膀胱结石位使用超声仪器进行宫颈检查,观察胎儿胎位,检查产妇的宫颈管长度、宫颈漏斗宽度、宫颈漏斗深度,每项各测三次,取平均值[2],跟踪调查记录产妇分娩结局,以及产程时间、临产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宫颈管长度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279 例产妇中经阴道分娩的例数为128 例,其中宫颈管<25mm 的例数为54 例,阴道分娩率为87.3%,宫颈管≥25mm 的例数为74 例,阴道分娩率为77.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产妇临产时间与宫颈各参数、产程的关系
7 天内临产的产妇为103 例,观察103 例产妇临产时间与宫颈管长度、宫颈漏斗宽度、宫颈漏斗深度、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的关系,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产妇不同宫颈管长度与24 小时、72 小时自然临床率的对比
176 例自然临产的产妇按照宫颈管长度进行分组,宫颈管长度≤10mm 的例数为20 例,24 小时内临床例数7 例,临产率为35%,72 小时临产例数为11 例,临产率为55%;宫颈管长度在10mm ~20mm 之间的例数为39 例,24 小时内临产例数为9 例,临产率为23.1%,72 小时内临产例数为12 例,临产率为30.8%;宫颈管长度在20mm ~30mm 之间的例数为76 例,24 小时内临产例数为4 例,临产率为5.3%,72 小时内临产例数为10 例,临产率为13.2%;宫颈管长度>30mm 的例数为41 例,24 小时内临产例数为1例,临产率为2.4%,72 小时内临产例数为5 例,临产率为12.2%,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产妇临产时间与宫颈各参数、产程的关系
3 讨论
产妇在临产两周内进行宫颈检查是必要手段之一,可以对悬着生产方式和预测生产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经会阴超声检查对于宫颈管长度的检查较为准确,可反复进行使用,副作用较小,具有方便简单的优点。
本研究显示,279 例产妇103 例产妇自行选择日期进行剖宫产,其余176 例产妇均为自然分娩,在7 天内进行临产的例数为103 例。279 例产妇中经阴道分娩的例数为128 例,其中宫颈管<25mm 的例数为54 例,阴道分娩率为87.3%,宫颈管≥25mm 的例数为74 例,阴道分娩率为77.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76 例自然临产的产妇按照宫颈管长度进行分组,宫颈管长度≤10mm 的例数为20 例,24 小时内临产率为35%;宫颈管长度在10mm ~20mm 之间的例数为39 例,24 小时内临产率为23.1%;宫颈管长度在20mm ~30mm 之间的例数为76例,24 小时内临产率为5.3%;宫颈管长度>30mm 的例数为41 例,24 小时内临产率为2.4%,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孕晚期产妇进行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管长度、宫颈漏斗宽度、宫颈漏斗深度等参数对选择生产方式及预测临产时间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