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手术对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2021-01-05张利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肺气肿气胸胸腔

张利生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9)

0 引言

肺气肿属于临床医学上极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主要是指人体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出现减退,同时气道壁遭到破坏而出现病理状态的一组疾病[1]。肺气肿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运动减弱以及胸廓前径增大等临床表现,同时还会出现气胸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2]。为了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对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常规开胸术在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气胸中较为常见,但这一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切口大,病人恢复慢,住院时间也较长。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胸腔镜微创手术逐渐取代开胸术。本文主要就是探讨在老年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中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相关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老年肺气肿合并气胸诊治的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61-79岁,平均(73.19±1.48)岁。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60-81岁,平均(71.26±1.4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研究需求。纳入标准:①经我院CT检查,确诊为肺气肿,且合并气胸的患者;②年龄均在60岁及60岁以上的患者;③不存在手术治疗禁忌症的患者;④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的患者。剔除标准:①伴有心脏、肾脏、肝脏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②伴有精神障碍或者恶性肿瘤的患者;③临床资料不齐全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胸手术治疗,具体内容为:双腔气管插管,选择前外侧或者后外侧切口,长度约8.0-13.0 cm。探查胸腔,先将患者胸腔中粘连部位进行有效剥离,将直径大于1 cm的肺大疱切除后,基底部1号丝线褥式缝合处理。将直径小于1 cm的肺大疱直接结扎处理。对患者肺部做注水检查,确保患者肺部无任何漏气,在切除边缘喷涂生物蛋白胶。再行胸膜摩擦术,促进胸腔粘连。最后在患者腋中线第7根肋间留置引流管。大小肺大泡均不使用切割缝合器。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为:双腔气管插管,在患者腋中线第7肋间做1 cm的手术切口作为观察孔,对患者胸腔进行有效探查,了解患者胸腔内肺大疱的位置、数量、类型、粘连程度以及基底部位的相关情况。之后在患者第4或者第5肋间做一个4 cm左右的手术操作孔,对患者胸腔内的粘连带进行有效剥离,对患者胸腔内的肺大疱进行有效切除。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巨大肺大疱或者混合型的肺大疱,需采用电灼钩在患者无血管区域将肺大疱进行刺破处理,同时将萎陷的囊壁展开,让肺大疱的基底部充分暴露,使用Endo-GIA胸镜下切割吻合器将其完整切除。同样在切除边缘喷涂生物蛋白胶,行胸膜摩擦术,最后留置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式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检测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aCO2(正常值35-45 mmHg)、PaO2(正常值75-100 mmHg)。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 22.0版本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

表1 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0 134.94±5.88358.33±56.97 8.74±0.75 17.93±1.57观察组 30 94.36±3.42 210.25±31.33 5.36±0.46 10.36±0.96 t - 32.675 12.475 21.042 22.531 P -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胸管引流时间(d)

2.2 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手术前两组PaCO2、PaO2指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病人指标均改善,其中对照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PaCO2低于对照组,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情况()

表2 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情况()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PaCO2mmHgPaO2mmHgPaCO2mmHgPaO2mmHg对照组 30 52.92±5.48 60.56±7.21 44.39±3.69 71.29±4.39观察组 30 53.82±5.53 60.12±6.47 39.64±4.33 76.39±5.33 t - 0.633 0.249 4.573 4.045 P - 0.529 0.804 0.001 0.001

3 讨论

肺气肿属于临床医学上极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众多医疗学者认为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相关因素密切相关[3]。肺气肿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并伴有胸闷、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如果此类患者突发气胸,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严重的气胸患者需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甚至使用呼吸机治疗,待病情平稳后临床上通常采用肺大泡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但此类患者术前不能很好配合心肺功能检查,临床医师无法准确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手术存在很大风险,少数患者术后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因此临床上对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胸手术治疗是肺气肿合并气胸的传统治疗手段,但该手术方式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可能会出现持续漏气、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4]。该手术方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为了全面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不得不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术方式为患者进行相关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增强以及对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胸腔镜微创手术在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越加广泛。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切割缝合精确、手术伤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临床特点。该手术方式在胸腔镜的引导下,有效探查患者胸腔内部情况,为手术人员提供足够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为手术人员的手术操作提供有利帮助,使其取得更加有效的手术治疗结果。将胸腔镜微创手术有效应用于老年肺气肿合并气胸的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通过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优势,切口小对病人机体的刺激更小,患者术后无明显的应激反应[5]。且病人生理疼痛更轻微,能够更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造成DVT、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胸腔镜手术因其微创优势病人术后康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其经济负担。李春林团队认为[6]老年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年龄较大,难以难受开胸术,取实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团队通过胸腔镜进行微创手术明显改善了病人PaO2,PaCO2指标,解除病人缺氧状态,李春林团队证实了胸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根据上文研究内容显示,在老年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中实施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病人血气分析指标均改善,其中对照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PaCO2低于对照组,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肺气肿气胸胸腔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冬季治疗肺气肿的四大要点
气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什么是肺气肿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