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包头方言衬词在地方民歌的运用

2021-01-04

戏剧之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衬词长调乐段

(包头师范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一、内蒙古西部民歌产生的地理环境及人文资源

包头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包头境内以阴山山脉为主轴,呈现中间高、南北平缓的地势特征。阴山以北属于蒙古高原一部分,中部属于山地,阴山以南属于华北平原一部分。“早在战国时期设置九原县,历来以其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和扼守边陲的军事要冲之一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850 年以后,包头的地理位置逐渐突出。到了1923 年,京绥铁路通车到包头,包头成为我国西北重要的商业重镇。”20 世纪20 年代,山西中北部地区以及部分陕西北部地区的商人和生活贫困的农民迫于生活压力,大量涌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现象。晋、陕文化的融入,使这一地区的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特征。

“历史上这里曾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地。”2012年,根据考古工作的发掘证实,包头北部达茂旗的“敖伦苏木”曾经是元朝除了元上都之外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这个地区又汇聚了蒙古民族文化、草原文化、阴山文化等多种文化。

从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收集到的包头地区民歌来看,包头地区民歌整体上具有中国民间歌曲的共性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区文化个性特征。这种多元化的民歌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与本地区地理环境以及人文资源密切相关。包头地区的民歌是聚居地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并在此基础上孕育了爬山调、山曲等艺术形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不同地域特征、不同民间风俗、不同语调方言等元素,可以说是当地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

二、衬词运用

(一)衬词在乐句中的运用

如,包头土默特右旗民歌《毛蓝布衫衫》的唱词:

毛蓝布衫(来那个)子(哇)裂开一道怀,

高粱红裤(来那个)子(哇)啊呀呀呀牛鼻鼻鞋哎。

白市布衫(来那个)子(哇)大领领高,

前影影看(来那个)见(哇)啊呀呀呀后影影好嗷。

从以上这段民歌来看,如果仅从句子结构来看,衬词的加入,并不符合汉语书面表达逻辑,然而却极大地留存着民间方言的语言韵味。因此,衬词的加入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点,而且语言亲切,富有艺术感染力。衬词的加入势必打破乐句的方整性结构,造成乐句结构的不对称,但是在音乐和语言的结合上更显完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乐段结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散文般的“形散而神不散”特征,其间蕴含了多种音乐艺术表现可能。蒙古族民歌在此基础之上经过伸展、重沓、重组、变形等手段还可以产生更复杂的结构。如,蒙古族民歌中的呼应性衬词,既能出现在句子中间,也能出现在句尾。衬词作为后缀加入,能延长句式结构,增强了语言节奏的弹性。如,蒙古族民歌《都达古拉》中唱到:

东方升起的一轮红日(嗬),(啊嘿达嗬)

照得那沙滩亮堂堂(嗬)。

咱旗的姑娘都达古拉(嗬),(啊嘿达嗬)

照得那帐篷亮堂堂(嗬)。

(二)衬词在音乐发展上的运用

包头土默特右旗小曲《五哥放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地方小曲。从整个乐段来看,衬词不仅运用虚词,而且还重复了部分实词。运用了变化音重复、级进相结合,增强了艺术效果。扩充部分旋律完全重复了第三、四乐句。扩充部分的衬词运用,对于整个乐段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使乐段充分发展并完满终止,还将整个乐段情绪的发展推向高潮,提升整体的表现力。扩充和缀入部分产生重复是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整体艺术表现力。

图1

衬词在蒙古族长调牧歌中的运用也很广泛,即“诺古拉”现象。“诺古拉”在蒙古语中是“褶皱”的意思。“诺古拉”装饰的华彩句,高亢嘹亮,气息宽广,节奏自由,旋律音程跳动较大。“蒙古族民歌的调子往往拖得较长,句末多用‘啊、呦、咿嗬、啊哈咳’等衬词,这不仅鲜明地表现人们的心理活动(喜、怒、哀、乐),而且能够集中反映蒙古族人民粗狂、奔放、豪迈而开朗的性格,甚至于能够展现出民族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长调民歌与草原游牧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蒙古族自由歌唱抒发感情的自然产物,也是蒙古族重要的民族特征之一。音乐学者潮鲁先生认为,“蒙古族长调牧歌没有强弱周期交替的节拍要素。因此,规律性的音值组合就在于节奏的特点。核心节奏型是分析蒙古族长调牧歌音值组合的重要方法,也是蒙古族长调牧歌旋律发展的规律性之所在”。显然,长调衬词因为没有节奏的束缚,民间歌手可以自由地抒发情感,因此对于音乐结构的展开有更多的音乐想象空间。在朱宗文校订的《蒙古字韵》中,序里称“字与声合,真语言之枢机,韵学之纲领”。显然,蒙古语的字韵是与其声韵是相合的。因此,对其乐段的划分还需要借助于歌词的意义加以断句。

(三)衬词的色彩性的运用

图2

上图为包头土右旗爬山调,这段乐曲第二、第六小节次强拍位置的辅助音的运用,形象贴切地将口语化的感情色彩巧妙地移植在旋律之中,造成调式在色彩上的变化,既符合旋律发展的客观规律(即所在旋律的级进下行趋势)又自然流畅,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同样,《打酸枣》是一首商调式乐曲,其中A 音与E 音形成调式的主干音框架,第一乐句后运用主干音框架形成逆行呼应。第二乐句在主干音框架中加入了色彩音D 音,并且运用切分节奏强化了色彩音的地位,形成综合性的呼应格局。衬词作为前后呼应的乐句,如果没有衬词段落,那么音乐语言就要苍白很多。

(四)双声叠韵的运用

包头地区的方言中,形容词的运用常常采用双声叠韵,如,“路畔畔”指路边,“朝阳阳”指向着太阳,“白手手”指手臂的肤色白皙等。双声字中第二个叠韵字汉语读音常被强调,反映当地人浓厚的生活气息。包头土默特右旗小曲《送哥哥》中唱到,“我送哥哥到清河,临河岸上两只鹅,前面公鹅格格叫,后面母鹅叫哥哥。”其中“咯咯叫”和“叫哥哥”既形成呼应又产生对比,形象地再现了日常生活场景。全曲共8 小节,第一乐节(2小节)与第二乐节(2 小节)完全重复,加深了旋律印象;第三乐节进行了转折,第四乐节进行变化重复呼应了开头,这些音乐语言的运用都与刻画人物和场景密切相关。“双声或者叠韵”这种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本地区,对于民歌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增强音乐的感情色彩。比如包头土默特右旗小曲《为啥妹妹不爱我》中,双声的运用加强了方言的口语特征,不仅形象而且准确。这种两句式结构,前一句是重点陈述的内容,后一句多以衬词衬腔,形成了先领唱后呼应、再领唱再呼应的形式,把男女主人公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矛盾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在多元文化繁荣发展的背景下,融合了其他民族元素。原有的汉族农耕文化随着晋、陕的人口迁入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实现交流,并逐渐融合和发展起来。衬词在蒙古族民歌中也是重要的情感表达手法,无论是蒙古族长调还是蒙古族短调民歌都有双声或者叠韵的运用,说明衬词在民歌中不但起到润色添彩的作用,而且在抒发情感中具有重要意义。如长调歌曲《走马》中所唱“枣红的走马呦唉咿呵,向往的地方呦唉咿呵……”显然,语言中的衬词在该地区民歌中的存在,对于音乐的构成、发展和色彩性变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蒙古自治区汇聚了蒙古民族文化、草原文化、阴山文化等多种文化,蒙古族民歌元素与不同地域特征、不同民间风俗、不同语调方言等元素相融合。该地区民歌整体上具有中国民间歌曲的共性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区文化个性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但民歌的流传与发展始终同宗教、历史、文化、艺术、思想、风俗等相关联,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交融共同孕育了地方民歌,并逐步发展成为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衬词对本地民歌的音乐影响具有特殊意义,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各民族文化互融互通在民歌中的鲜明体现。

猜你喜欢

衬词长调乐段
草原的长调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草原长调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长调
长调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