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扬琴曲目的美学意蕴
——以《阳关三叠》为例
2021-01-04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
一、《阳关三叠》简介
(一)作品简介
古曲《阳关三叠》创作于唐代,是一首流传广泛的琴歌,歌词选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经后人改编在原诗句的基础上两次重复,形成完整歌词。《阳关三叠》作为我国传统乐曲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它的歌词是将原诗进行反复填充而成,乐曲创作灵感也来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句,歌词与乐曲密切融合、相互促进,同时增强了音乐和诗歌的审美意蕴。
(二)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在诗歌、音律、绘画等方面都具有惊人的天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和画造诣的高度肯定。王维的音乐修养极高,曾在朝廷中担任太乐丞一职,市井中也流传了很多他的诗歌。尽管历史上曾出现多个版本的《阳关三叠》,但词均采用的是王维所作《送元二使安西》。
二、结构图示与音乐分析
从该图式可以分析出《阳关三叠》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共分为三叠,其中第一叠是主题,第二叠与第三叠分别是对第一叠的重复,在演奏技法上与第一叠有一些区别。
第一叠(A 部B 部):分为两个部分A 部与B 部,F调贯穿始终,采用4/4 节拍,用行板的速度演奏,A 乐句为副歌B 乐句为主歌。副歌A 部由乐句a 组成,共7 小节,是4 小节+3 小节的非方整型结构,为收拢性结束。主歌B部由乐句b 组成,共8 小节,是3 小节+5 小节的非方整型结构。A 部与B 部之间有3 个小节的连接。开头是4 小节的引子,用泛音将整个主歌的精华以连续上行的旋律线条呈现出来。
副歌a 句可分为前4 小节和后3 小节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第一二小节与引子极为相似,最后三个音122 与引子的结束部分在音高和节奏上都保持一致,旋律线条由引子的斜线向上变成了波浪形,使得旋律有了起伏和动力。前半部分第三四小节在前半句的基础上产生了变化,旋律围绕徵音迂回,最终落脚于商音。a 句后半部分开始的两小节,旋律音为7 个音,其中有5 个是羽音,即以“羽6”为中心环绕,结束的三个音是“徵羽羽”566,这三个音呼应了第一乐句结束的“宫商商”122,在其下方四度进行模进。后3 小节的最后一小节是前半部分第一、二小节的原样重复,而且结束的三个音又回到了“宫商商”。最后一小节的连接与引子相呼应,这个连接结束落音在1 而不是2 上,纵观A 部分,这种起承转合的形式与王维的诗句分句完全统一,形成了完整的商调式乐段。
主歌b 乐句共8 小节,分为3 小节和5 小节,与副歌a 乐句的平稳进行形成强烈反差。从突出羽音的八度大跳开始,完全摆脱了商音,音乐跌宕起伏,句尾不再强调停在“商”上而是停在“角”上,好似西方的主属关系。后半部分的5个小节恢复到相对平稳的状态,围绕羽音缓慢下行,使音乐又归于平静。
第二叠(A1 部B 部):对第一叠进行重复,由A1 部和B 部两个部分组成,副歌A1 与第一叠相比变化较大,主歌B 与第一叠大致相同。副歌A1 是由a1 乐句组成的单乐句乐段,是4 小节+4 小节的方整型结构,为收拢性结束。然后紧接着是3 小节的连接,体现了叠歌即兴发挥的特点。结尾运用了泛音,使曲子多了一丝空灵之感。
第三叠(A2 部B1 部):也是对第一叠的重复,与第二叠相反,第三叠的变化集中在主歌B1 部。副歌A2 在结构上与第二叠A1 大体保持一致,在技法处理上更为活跃,乐思阐述从双手单音轮音发展至第三叠的八度轮音或两个八度轮音交替呈现,右手轮音在低音区与倍低音区互换,为左手中高音区音乐的进一步推动做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主歌的变化是在原有的b 乐句中,将原来以八分音符为主的旋律线变成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为基础的节奏型,就像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叙述和向往。然后随着速度逐渐加快,作者心情也变得急切,“我们什么时候会再见面?我内心充满无限的遗憾和希望。”伴随力度的极大变化,作者心中的呼唤和情感也变得越来越热烈,将乐曲推至高潮,这一手法既保留了原主歌的结构框架又结合了扬琴的特有技法,用扬琴的独特性将作者内心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声最后落于商音,与全曲商调式保持一致,又是对全曲商调式的强调,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阳关三叠》演奏的美学意蕴
(一)古琴技法的模仿,流动的音乐美学思想
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可划分为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打击乐四大类。扬琴属于弹拨击弦类乐器。作为弹拨类乐器它的长延音没有办法自如控制时长,并且属于乐器里的“直嗓子”,在演奏传统型乐曲时会受较多限制,现在虽有止音器可以帮助扬琴更好地止音,但是在表现中国传统乐曲时还是不能堪称完美。为了更好地弥补扬琴这一局限性,使扬琴完美展现《阳关三叠》这一中国传统乐曲的艺术风格与特点,曲作家桂习礼先生在乐曲的三叠中分别加入了扬琴特有的演奏技法,使乐曲既保留了古曲的原汁原味又体现鲜明的扬琴特色,从而更好地展现了扬琴曲《阳关三叠》所带来的独特美感。
乐曲引子部分用泛音演奏,泛音是古琴中常用的演奏技巧,关于泛音的解释是:在击弦的同时,用另一手指指尖浮触琴弦,在有效弦长内以1/2 点泛八度、1/3 点泛五度演奏。这里采用的八度泛音是保留了原古琴曲中的技法,泛音空灵、朦胧、温润的音效,非常适用于表现宁静、悠远又带有淡淡哀怨的氛围。运用了右上滑颤,用右琴竹弹完1 后顺势向上滑颤至2,有效还原了古曲的韵味。在第一叠中采用了轮音这一弹拨类乐器特有的技法,对乐思进行陈述,低音区的轮音第一句就使氛围平静下来,让听众感受到诗意和深邃的意境,深沉的声音在振颤中生动地展现了朋友离别的情感,平稳的音乐进行使旋律无限拉长又富有缠绵感,情绪平静却哀伤。除了模仿古琴的泛音技巧外,在改编的《阳关三叠》中还采用了很多模仿其他传统乐器技法的演奏技巧,对它们的音效进行仿效,从而让人们在弹奏中感受到了美学的意蕴。
(二)线性旋律,浪漫的音乐美学思想
我国传统乐曲一般都是以“线性思维”为指导,主要表现方式就是通过不断变化的流畅旋律线来表达古人“天人合一,物我两相忘”的思想。扬琴虽然属于外来乐器,但经过在中国长久的发展,俨然已变成地道的中国民族乐器,所以在表现“线性思维”上可以凸显出足够的优势。
在乐曲第三叠,将原本的四拍改为六拍,随之节奏也变得更长,更能表现出人物心中的不舍和牵挂。众所周知,乐曲拍子的模式不同其所传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就传递着不同的思想情感,一般来说抒情乐曲都采用四拍子的模式,在抒情乐曲中四拍子模式的乐曲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是抒情乐曲中的一种典型代表,这种拍子模式能有效地表达出人生感想及生活理想。在《阳关三叠》四拍子的结束部分,富有规律性且相互交替的节拍能将节奏平稳下来,从而让人的内心也感觉到平缓,并逐渐把人带到沉静的思绪之中,人们似乎能从略带雀跃的曲调内领略到悲伤的气息。
(三)独特的结构,唯美的音乐美学思想
扬琴曲《阳关三叠》采用了重复主题三次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设置是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发展起来的审美意识,构建了一种富有唯美感的音乐思想。
古曲《阳关三叠》的歌词原本是一首七言绝句,经后人配曲,为使乐曲与原诗句表达的思想形成高度统一,在原诗结构上相互层叠,前后共反复三次,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扩充与改编。这种改编手法可以有效地将作者内心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传达给听者,并随着乐曲一步步推进让听者对作者内心的感受有越来越深刻的把握。开头4 小节的引子部分是乐曲的浓缩展现。一叠表现送别友人时不舍、平静却哀伤的情感,这种离别使作者的心颤抖;二叠开始情绪逐渐复杂,有对友人离开的不舍,还有内心深深的哀伤,其情让人回味,同时还有哀怨社会的声音;三叠作者开始表达在残酷社会制度下对友人离开后的深深担忧,却在担忧中又希望国泰民安,同时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希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唯美却复杂,在大致相同的旋律线条中表达不一样的情感并对此进行升华,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真挚又细腻的情感,才使得乐曲能够直达听者内心深处,让大家在思想上产生高度共鸣。由此可见,后人富有个性化的结构改造使全曲都浸润着唯美,把古代美学思想与王维的诗歌进行了完美融合。
四、小结
音乐和诗歌的创作方式是不同的,但两者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根据古曲改编创作的扬琴作品《阳关三叠》在我国扬琴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美学地位,音乐层层发展,情感朴素简约,可以说是对我国悠久民族文化和审美思想的传承。演奏者在演奏此曲时应先树立我国传统民族思想中的音色意识,而后进行创新。在学习这些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要对原作品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音乐结构等进行深入的挖掘,另外,还要对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运用自如,全面掌握古曲演奏时所需的技术,并熟练掌握五声调式以及民族性音调,在演奏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我国传统美学思想,并以它为指导,如此才能深刻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民族个性和鲜明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