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应用心理契约,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

2020-12-31张菊红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契约班级管理小学

张菊红

【摘  要】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的契约关系,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在主动履行“契约”中,打造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学习环境,从而逐步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质量。

【关键词】  心理契约;小学;班级管理

有效的班级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依据,但是,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为学生提供各种管理条例和制度,期望学生在服从管理规定中,提升班级整体管理的质量,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刚性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无法真正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所以,将心理契约引入小学班级管理之中,能够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从而逐步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抓住时机,强化契约意识

引导学生建立契约意识,是促进学生形成心理契约的前提,因此,为了在学生形成心理契约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发展契约意识,认识到个人的行为不单单关乎个人的利益,也关乎班级中其他人的利益。此外,班主任也应当让学生认识到收获和付出之间是存在因果关联的,以及当自己犯了错时,应当主动地承擔自己的责任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班级中的良好秩序。

例如,在日常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学生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冲突,班主任就可以抓住冲突发生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契约意识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契约的形成,让学生自主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如在班级大扫除时,两名学生发生争吵,班主任及时制止学生的行为,并向学生询问事情发生的原因,在得到学生反馈的情况后,教师对没有完成清扫任务的学生给予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够共同维护好班级的卫生,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这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班级利益之间的关联性。同时,班主任也对另一名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以后能够以更正确的方式提醒其他学生。

显而易见,班主任抓住学生发生矛盾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契约意识,从而主动地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动,让班级保持良好的秩序。

二、转换角色,实现期望相容

阻碍班级有效管理的一大因素是学生和班主任所处的位置不同,学生很难理解班主任制定管理条例的目的,也无法直接认可学校立场和实施各种管理政策的意义,而为了让学生也能够主动地遵守班级规定和校规校纪,班主任可以与学生进行身份的互换,让学生成为“代班主任”,体验班主任一天的生活,从而逐步理解班级当中各项管理规定设定的意义。此外,班主任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项班规的制定,在增强学生参与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理解。

比如,班主任可以设定“代班主任”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地站在班级中指导者的位置,开展班级中管理规定的制定活动。班主任让学生自主地对班级中发生的各种现象,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班级中有人总是随便扔垃圾,“代班主任”与其他同学进行商讨后,制定出“垃圾应入筐,不应随便弃”的规则,基于这一过程,学生也能够认识到班级管理制度上不让随地扔垃圾的这一项要求,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遵守这一规定。

显然,让学生站在班主任的视角上进行班规的制定,能够加强学生对班级制度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自觉地遵守班级中的各项制度,共同打造良好的班级。

三、差异对待,体现人本理念

在与学生之间建立心理契约时,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学生和学生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如果班主任尝试按照一套模式建立与班级中所有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那么最终的收获定会甚微。所以,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成长需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主动地维护班级利益,承担自身的责任,班主任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心理契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与关怀,继而在调动自身积极性中主动地建立起心理契约。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部分家长不再是全职照顾学生,而是会将自己的一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以至于疏忽了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得这部分学生呈现出敏感的心理状态。而针对这类学生,班主任应当采用“沟通”“交流”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等,使得学生从班主任的温言细语中体会到爱和温暖,拉近与班主任心理上的距离,信服班主任做出的决定,从而主动地维护班主任提出的班规和制度。

从上述案例中可见,班主任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指导,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从心底信服班主任,从而主动地调整自身言行,服从班级管理规定。

总而言之,“刚性”的管理模式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则能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所以,班主任应当主动地应用心理契约,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激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动机,从而让班级形成良好的秩序。

【参考文献】

[1]陈荣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25.

[2]鲁茂森.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7):12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契约班级管理小学
心理契约破裂与酒店员工离职意向的相关研究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