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

2020-12-31杨欢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初中

杨欢

【摘  要】  践行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是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任务和课题,我们需要在常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并结合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促进核实素养的逐渐提升。

【关键词】  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初中;渗透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并存的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以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为导向,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方向性,让学生在教师系统的指导下逐步形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从而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让学生成长为综合型的人才。在本文中,笔者从理性思维、社会责任,以及法治意识等方面出发,提出开展辩论活动、实践活动,以及融入社会元素等策略,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开展辩论活动,形成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性思维,具体表现在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逻辑性,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对事物给予正确的判断。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中,就对学生提出了理性思维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属于个性的独立性思维,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看到变化事物背后的本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辩论活动的开展,给予学生进行思考的机会,落实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教学来说,为了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可以实施辩论比赛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思维的碰撞。在课堂中,让学生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创新的价值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应当时刻将创新放在第一位,从而摒弃传统事物吗?”的问题。随后,针对上述问题,教师为学生设定“正方”和“反方”,让学生围绕辩题展开讨论活动,促使学生在表述自己思想,倾听对方辩友思想中,逐步进行头脑中的思辨,从而形成对上述问题的正确看法,在认识到创新重要性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创新和继承。在学生进行辩论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进一步形成理性思维。

可见,教师通过辩论活动的开展,能够给予学生进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不断进行辨析中逐步找到其中的本质,从而在建立理性思维中,完成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有效学习。在参与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随之深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辩论中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效果更是显而易见。

二、创立实践活动,增加社会参与

社会责任意识强调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在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中,与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内容的教学相比,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更能强化学生的印象。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所以,教师在对学生教授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时,也应当为学生创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知识,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形成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形成保护社会环境卫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超市等地方,让学生对环境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在公园、道路上捡垃圾,使得学生能够以自身的行为,说明如何进行环境的保护。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中去宣传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能够爱护好社会环境,主动担当起宣传爱护环境观念的责任。

显然,教师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内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创建,能够让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中,主动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职责,共同促进社会的美好建设,对接生活实践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科价值和学科魅力,真正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融入社会元素,建立法治意识

随着近些年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教师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培养已经初见成效。所以,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之余,建立法治意识,教师应当充分地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效地结合生活元素,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建设法治中国》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社会热议事件的引入,促使学生逐步建立法治意识。在本节课中的主要教育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法治的作用和要求,认识政府的作用和宗旨,引导学生了解重视法治建设的标志,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等内容,在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本節课的内容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营造课堂中的法治氛围,让学生透过专题片当中的内容,逐步认识到我国目前现行的法治思想以及法治精神等内容,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随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我国通过网络安全法的事件,让学生逐步认同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形成法治思想。

显而易见,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政论片,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制法规事件引入课堂中,能够有效地营造课堂中的法治氛围,让学生将“法”与生活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总而言之,基于辩论活动、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元素,能够有效地落实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确切地落实对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策略的创新,从而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经验的积累,以便在形成教育体系中,更加系统地落实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渗透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