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辐射小学的情感教育

2020-12-31吴燕华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家庭幼儿园

吴燕华

【摘  要】  大班是幼儿在园的最后阶段,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让孩子健康、顺利地升入小学,本文将通过多种途径在家长与教师之间搭建一座情感交流的彩虹桥,提出以“家园同步”教育的方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共同承担起幼小衔接的重任,使孩子轻轻松松地走进小学。

【关键词】  情感教育;幼儿;家庭;幼儿园

情感教育是首位的,它是育人之情的教育,在幼小衔接中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我们实施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情感适应,让幼儿快快乐乐地进入小学!

一、从幼儿园入手,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引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

1.参观小学,萌发当小学生的积极情感

幼儿园与小学手拉手,让幼儿走进小学,参观小学升旗仪式、测量小学生身高,认识小学生学习文具,戴红领巾、背书包、坐小学生的课桌椅、和小学生一起上一节课,近距离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萌发幼儿当小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他们在思想、情感方面做好入学准备,激发他们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向往。

2.开展讲座,缓解家长焦虑情感

幼儿园通过专题讲座、幼儿园园报、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宣传途径使家长与幼儿园统一认识、统一方法,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引导家长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调整好家教计划,与家长共同探讨高效率的解决方法,消除焦虑情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二、從教师入手,引导幼儿轻松走进小学

1.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与小学联系,与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加强理论认识,多阅读“幼小衔接”的文章,更新观念,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的心理过渡。

2.调整课程,与幼小衔接

教师注重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某些知识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学动机和良好的学习心态,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1)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如教师围绕小学的话题,问他们“你们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现在你们是怎么样的心情呢?”有些孩子说“我很盼望早点进入小学,这样我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让我变得更聪明。”“要进入新的环境,认识新的老师同学,我怕与他们不能很好的相处,让我很害怕、很担心”等话语。面对崭新的环境,幼儿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

(2)对幼儿进行生活卫生习惯和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小学必备的素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综合性活动,教育幼儿认识图书和文具,学会翻书、认识书页,会用硬纸包书皮,学会削铅笔、摆放文具等本领,使幼儿入学后能顺利地学习。

(3)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愿望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安排一些主题活动,如幼儿亲眼看到哥哥姐姐在学校的各种活动后,会情不自禁地说:“看,他们多神气!真了不起!我也要当一名好学生。”幼儿表现出非常羡慕的心情并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开展“学习要专心”“做个好学生”“长大做什么”,积极帮助幼儿养成爱看图书、做事认真、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等,让幼儿受益一生。

三、从家长入手,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

1.带幼儿熟悉小学校园环境

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到即将就读的小学熟悉熟悉校园的环境,告诉孩子学校的食堂、饮水处、操场、厕所等地及它们之间的路线,缩短和小学环境的距离感。同时通过家长鼓励积极的话语介绍,让孩子在心理上去除恐惧心理,觉得能上小学是一件非常自豪而高兴的事情。

2.创造机会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小学生

幼儿对小学生都有一种打心底里的崇拜之情,对他们的一些言行有很强的模仿动机。如:哥哥姐姐每天回家认真写作业的样子,孩子会觉得好玩,就在旁边学着写;哥哥姐姐当上了小组长什么的,他们也会有羡慕的情感,想做个好孩子。因此家长要多创造机会与哥哥姐姐接触、交流,请他们讲一讲小学里的一些新鲜事与高兴事,说一说在小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生活,增强入学的愿望。

3.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快乐,消除他们的忧虑,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家长可拿出自己上小学时候的照片,和孩子分享你们上小学时的事情,讲讲你以前遇到过的一些困惑与问题。听了你们的讲述,孩子就不会感到焦虑,会很有信心地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4.家长关注生长增强幼儿的体质

家长要关心幼儿的生长发育,多关注身高和体重;其次是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营养和每天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保证其体格与智能发育正常,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最后让幼儿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幼儿在家与学校的作息时间尽量保持一致,让孩子逐步适应,以免因突然改变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而影响孩子的健康。

总之,家庭教育资源的整合,帮助了教师不断改进修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达成有效的家园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并发挥其作用,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幼儿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走进小学。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幼儿园)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家庭幼儿园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恋练有词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寻找最美家庭
想念幼儿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