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军从外风论治多发性硬化经验

2020-12-31傅泽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视物双下肢多发性

傅泽锋,唐 军

(1.贵州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贵州 贵阳 550002;2.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重庆 40002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简称MS)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MS的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病理特点为脑与脊髓的白质中散在多发性脱髓鞘和继发性胶质增生形成硬化斑块。常见的症状包括反复发生的肢体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肌无力、视觉症状、走路不稳、大小便异常、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痫性发作等,具有时间、空间多发的特点[1]。

1 病因病机

多发性硬化属中医“痿证”、“骨繇”、“痹证”、“视瞻昏渺”、“喑痱”、“风痱”等范畴[2]。外风致病思想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的诸多论述,如《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外风”是指六淫之一的风[3],六淫之邪太过不及相互转化,即可产生风,所谓六淫化风。因其“风从外生”故称外风。《素问·风论》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外风既可单独外侵伤人,发为外感病证,还可兼挟寒、湿、热等邪发为风寒、风湿、风热、风疹等病证。唐军认为多发性硬化与“外风”致病密切相关,存在诸多相关性:①多发性硬化属于神经系统性疾病,部位在头,而“风”为阳邪,轻扬易动,具有向上向外,飘飞升发的特点。《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②多发性硬化临床症状表现为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发性,其疾病部位、症状多变,起病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风”善行数变,风邪致病化多端,发病急剧,转变迅速,病位不定,游走多变,表现各异。高士宗说:“风无定体,至其变化。”因此,多发性硬化符合中医风的特点。③多发性硬化发病其临床表现上多有痰、瘀、湿、热等致病因素的临床表现,而“风”百病之长,《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治病可夹湿、夹热、夹火、夹痰等。张景岳说:“风之始入,自浅而深,至其变化,乃为他病,故为百病之长。”

多发性硬化为正虚外邪所致。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外邪所伤,或内伤劳倦、情志刺激,或疾病失治误治,或病后失养致正气虚损、气血及脏腑亏虚,筋脉失养,髓海空虚;外风侵袭,加之痰、瘀内生互结,阻滞经络清窍。肝肾亏虚则骨髓、筋脉、肌肉无以濡养,而见肢痿无力、麻木等,甚则筋脉拘急疼痛;肝阴血不足则视物昏渺,甚则青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清阳不升,化源不足,不能灌溉四旁,故四肢肌肉无力,痿废不用。多发性硬化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脏腑亏损,加以“外风”侵袭,夹痰、夹瘀所致。

2 治疗方法

外风的治疗,《备急千金要方·诸风第二》有小续命汤、大续命汤、西州续命汤、大续命散、大八风汤、八风散、小八风散等,另外《贼风》、《偏风》、《风痱》、《风懿》等篇也载录了治疗方药[4]。小续命汤是治疗“外风”的代表方。《医方考》曰:“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中风。中风而有头疼,身热,脊强者,皆在所必用也。人参,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用之以补气;芍药,川芎,四物汤之二也,《局方》用之以养血。中风而有气虚,血虚者,皆在所必用也。风淫未疾,故佐以防风;湿淫腹疾,故佐以防己;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阳淫热疾,故佐以黄芩。盖病下单来,杂揉而至,故其用药,亦兼该也。”小续命汤寒热并用,攻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乃攻补兼施之法,非是只外祛风寒之意。孙思邈对小续命汤推崇备至,认为小续命汤“大良、必佳,诸风服之皆验”。

多发性硬化病机为正虚外邪所致,正虚以气血亏虚为主、兼脏腑亏损,外邪以风邪为主兼痰、瘀血。而小续命汤之配伍亦旨在宣通阳气,开玄府,透伏邪,以辛温之性行壅滞之气机,畅痹阻之脉络,调和营卫。“小续命汤用多味入太阳经的药物平足太阳经之逆气,更以人参补气,附子、桂枝生阳、温经,芍药、川芎活血消瘀,黄芩清上焦之热,如此寒热相济、补消共施,使真气自生、邪热自清、逆气得平、经络以顺、气血得行。”[5]

3 验案举隅

例1:瞿某,女,28岁。因“颈部酸胀伴双手掌麻木半月”于2017年9月2日住院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见颈部酸胀,伴间断双手掌麻木,每次出现约3~4次,每次持续约5~6min,可自行缓解,无其余不适。查双上肢远端手掌浅感觉减退,余肢体感觉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对称1+,双下肢腱反射对称2+。辅助检查头颈部MRI示双侧额顶叶、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散在斑点及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考虑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小部分病灶轻度强化,提示活动期,双侧脑室旁间质区脱髓鞘改变。颈2-3椎体水平颈髓斑片状等T1稍长T2信号影,符合多发性硬化。予以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好转后出院。于2018年5月21日因“麻木1年,加重1周”来门诊就诊。症见右下肢阵发性灼热感,舌尖木感,视物模糊,四肢麻木,间断右手发木感,纳眠可。舌质淡红尖红、苔黄厚,脉细弦。查颅脑MRI示双侧额顶叶,左侧颞叶,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须1~5椎体水平颈髓偏左侧多发异常信号影,增强后部分病灶轻度强化,考虑多发性硬化活动期可能。诊断为风痱(气血亏虚,风痰瘀滞证)。用小续命汤加减。药用白芍15g,人参片10g,白术15g,茯苓15g,大枣10g,当归15g,生地黄15g,黄芪30g,防风10g,石斛20g,桂枝15g,桃仁10g,红花8g,酒川芎15g,山茱萸15g,盐菟丝子15g,炙甘草10g,枸杞子15g。2018年6月4日二诊,下肢灼热痛消失。视物模糊,四肢麻木,头昏,行走踩棉花感,尿频,睡眠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去红花、山茱萸、枸杞子,加黄芪45g,僵蚕10g,附片10g(先煎),木瓜10g,石膏30g,细辛5g。2018年6月14日三诊,视物模糊,上下肢麻木好转,行走正常,多梦,少汗,怕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去石斛、木瓜,加益母草15g,黄芩15g。2018年6月28日四诊,视物正常,双手指麻木,下午手指紧绷感,多梦,少汗,怕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去益母草、石膏继服。2018年7月12日五诊,视物正常,双手指麻木,左手麻木好转,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前方加黄连10g继服。后多次随访,病情稳定。

例2:颜某,女,29岁。因“肢体麻木、无力1周”住院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见肢体麻木、无力,以左侧肢体为主,伴全身蚁走感,部位不定,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伴气喘,持续数秒好转,发作时间不定,口干,双脚出汗。住院期间予以营养神经、激素冲击抗炎治疗,护胃、补钙,调节情绪等,症状好转后出院。仍有下肢麻木不适,偶有双下肢虫钻样感觉,四肢皮屑多,右眼易疲劳,记忆力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于2019年1月14日门诊就诊。中医诊断为风痱(气血亏虚,风痰瘀阻证),用小续命汤加减。药用桂枝15g,白附片15g(先煎),当归15g,白芍15g,茯苓15g,酒川芎15g,防风10g,炙甘草10g,大枣15g,党参45g,生地黄15g,酒黄芩10g,桃仁10g,黄芪30g,白术15g。服7剂,2019年1月21日二诊,下肢麻木不明显,右足出汗异常,双下肢束缚感,肩部冷痛,头闷痛,偶有双下肢虫钻样感觉,四肢皮屑改善,右眼易疲劳,记忆力差,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前方去白芍继服。2019年2月18日三诊,双下肢束缚感好转,无双下肢虫钻样感觉,肩部冷痛好转,全身乏力感,余症状同前,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前方加细辛5g,僵蚕6g。2019年3月7日四诊,全身乏力改善,偶有双下肢束缚感,头痛改善,舌木感,胸闷,左膝部灼热感,余症状同前。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前方去桂枝、细辛加附片10g,蜈蚣1条,地龙6g。2019年3月20日五诊,左膝部灼热感好转,无肩部冷痛,偶感下午全身乏力,右足出汗改善,余同前。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前方去附片、黄芩加蒺藜20g、杜仲15g、石斛20g。后多次复诊,症状皆有所改善,未加重。虽每次用药有不同,皆以小续命汤为基础而随症加减。

猜你喜欢

视物双下肢多发性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常用电脑,眼镜度数不宜过高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请您诊断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