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续命汤考略
2013-08-15余瀛鳌
余瀛鳌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续命汤是中国早期治疗杂病中风(主要是“中风痱证”)的名方。笔者在青年时期比较重视阅习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此书经宋代校正医书局在收集整理散佚的张仲景原著基础上,林亿等将之分编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两书,其中《金匮要略方论》有“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内有宋人所另增的后世“附方”,为“《古今录验》续命汤”(《古今录验方》是唐初甄权、甄立言撰著,原书已佚,现有辑佚本),书中谓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处方为“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上九味,以水一升,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
关于“中风痱证”,《灵枢经·热病》谓:“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所谓“痱”,此处音义同“废”,亦即中风病主证,主要表现为肢体症状(如手足偏瘫、肢体不用)或语言障碍,神志昏蒙等,这是杂病中风最常见的证候。嗣后,笔者有机会阅习古代多种临床医著,其中最早记述续命汤方当属东晋名医范汪的《范汪方》(范氏字玄平,曾任东阳太守,世人或称之为“范东阳”),《范汪方》原著已佚,其遗方散见于东晋以后的方书中,在历代若干医著中,又有颇多的变化与发展,甚至下迄清代《医宗金鉴》等书,仍以续命汤类名方作为“中风痱证”的主方。而其治疗案例,则可散见于古代的医案著作中。
1 续命汤类名方的历代变化
《范汪方》记述的续命汤与《金匮要略》“附方”所列之《古今录验》续命汤药味基本相同。全方共9味药,稍有区别,《金匮要略》“附方”续命汤用的是桂枝,《范汪方》续命汤用的是桂心。由此可见,续命汤应最早见于《范汪方》。
须予说明的是,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所列之“《深师》续命汤”,是隋唐以前南北朝的宋、齐间著名医僧“深师”的名方,其续命汤的方药组成是麻黄、川芎、炙甘草、黄芩、白术、桂心、防风、炮附子、白术、生姜,此方的药味数和方药配伍、组成已有所变化。在其后的唐、宋、元、明诸朝的医著中,载述了颇多续命汤的变方,包括药物配伍、组成和药味数的不同、方名的变异。如“大续命汤”、“小续命汤”、“续命煮散”等多种“续命汤系列方”。可见在中国早期的诊疗实践中,续命汤是最主要的中风名方之一,在续命汤系列方中,又以大续命汤、小续命汤最为著名。
迄于唐代,唐初有《古今录验》续命汤(见前)。孙思邈《千金要方》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方书,他将续命汤有所变创,拟订了大续命汤,他所拟订的大续命汤共有3方,其中有2方是主治杂病中风的,药物组成是:1)麻黄、石膏、桂心、干姜、川芎、当归、黄芩、杏仁、竹沥,治“肝厉风,卒然喑哑及五脏偏枯、贼风”。2)独活、麻黄、川芎、防风、当归、葛根、生姜、桂心、茯苓、附子、细辛、甘草,治“大风经脏,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痛痒不知……”
另有小续命汤,在《古今录验》、《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均有记述,但药物组成、配伍略有区别,其中以《千金要方》卷八方较有代表性,其方药组成是麻黄、防风、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川芎、杏仁、附子、生姜。该方主治中风,口眼㖞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语,或神情闷乱。
宋代医著以方书居多。其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该书引述小续命汤的主治较为详明。书中谓:“小续命汤治卒暴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目㖞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心情气乱,头目眩重,痰涎并多,筋脉拘挛不能屈伸,骨节烦疼不能转侧。”并提出“每遇天色阴暗,节候变更,宜预服之”。宋代妇科一代宗师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治妇人罹患中风,他拟订了一个通治方名“续命煮散”,其方药组成是防风、独活、当归、人参、细辛、葛根、芍药、甘草、川芎、熟地黄、远志、荆芥、肉桂、半夏,汗多不止加生牡蛎。其临床适应证为“治风气留滞,心中昏愦,四肢无力,口眼转动;或时抽搦,亡失津液,渴欲饮水。此方能扶营卫,去虚风,中风自汗或产后中风,尤宜服之”。故此方在内、妇科均有适应证。总之,小续命汤的临床应用更较广泛。故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强调:“治风良剂,小续命汤为上。”再者,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严用和《济生方》等,均选列小续命汤,并详述其加减用法,力求切合临床实用。
金元时期,张元素《医学启源》新增“花蛇续命汤”,方药为“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干)、全蝎(炒)、独活(去土)、天麻、附子、人参、防风、肉桂、白术、藁本、白附子(炮)、天麻、川芎、细辛(去叶)、甘草(炙)、白僵蚕(去丝)、半夏(汤浸、切)、白茯苓(去皮)、麻黄(去节、水煮)。三沸、去沫,细切,以上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
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作为治疗杂病的权威性名著之一,他亦赞赏小续命汤主治中风(方药组成与《千金要方》卷八同,但朱震亨去原方中之生姜),并详列该方的临床加减用法。朱震亨谓(中风)“随人虚实与所中轻重加减于后”。“若热者,去附子,入白附子亦可;筋脉拘挛,语迟脉弦,加薏苡仁;若筋急,加人参,去黄芩、芍药以避中寒,服后稍轻,再加当归;烦躁,不大便,去附、桂,倍加芍药、竹沥;如大便三五日不去,胸中不快,加枳壳、大黄;如语言謇涩,手足颤掉,加石菖蒲、竹沥;若发渴,加麦门冬、葛根、瓜蒌根;身体痛,加羌活;抽搐者亦加之;烦躁多惊者,加犀角、羚羊角;汗多者,去麻黄。”朱丹溪的小续命汤加减法,将中医的辨病与辨证相融合,使临床医生选用小续命诊治中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迄于明、清,对于续命汤类主治中风,又有一些新的见解。如明朝缪希雍《医学广笔记》云:“西北土地高寒,风气刚猛,真气空虚之人,卒为所中,中脏者死,中腑者成废人,中经络者可调理而瘳。治之之道,先以解散风邪为急,次则补养气血,此真中外来风邪之候也。其药以小续命汤……”缪希雍的小续命汤,其方药组成为麻黄、桂枝、生附子、熟附子、羌活、独活、防风、白芷、胆南星、甘草之属。缪希雍认为在“大江以南”多属“内虚暗风”,又以阴虚者多见,故法当“清热顺气、开窍以求标;次当救本,阴虚则益血,阳虚则补气……设若误用治真中风药……则轻变为重,重则必死。”这是缪希雍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南、北方气候差异予以阐论,分析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的不同。而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又从历代名医对中风病因、病证总的情况加以分析,并提示其治疗大法。因为他认为古人对中风强调的是“因风而致之者”,所以用续命汤类方药治之。接着他又说:“但近代(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三子者出,所论始与昔人有异。河间主于火,东垣主于气,丹溪主于湿,反以风为虚象,而大异于昔人矣……以予观之,昔人与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猜疑而不能决……”须予说明的是,徐春甫根据中风续命汤不同的主证和兼证,除列述续命汤、大续命汤、小续命汤外,他还根据倡言“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金代名家张元素所运用续命汤经验,并根据临证所见不同的六经证候,提出以下的“续命汤系列方”及其主治,如麻黄续命汤(治中风无汗、恶寒)、桂枝续命汤(治中风有汗恶寒)、白虎续命汤(治中风身热无汗,不恶寒)、葛根续命汤(治中风身热有汗恶寒)、附子续命汤(治中风无汗、身凉)、桂附续命汤(治中风有汗、无热)、羌活连翘续命汤(治中风无形证、或肢节挛痛不仁)等。如此众多的续命汤变方,在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和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中,亦有类似载述,可王肯堂在不同形证的多种续命汤方治外,均加入针灸治法,以体现针药并用的诊疗风格。清代吴谦等主编的《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在阐述中风治法时,亦选用小续命汤等法。
以上所述,说明续命汤作为较早时期的中风名方,它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治疗方剂。直至清朝道光年间,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中风病应以益气通络等法为主的治疗大法,立补阳还五汤等方后,他的变创治法影响深广,临床多用。但现今医家仍应以辨证、辨病相结合,以考虑临床的选方。
2 续命汤加减方治例
20世纪80年代,北京福利中心偏瘫医院聘请笔者和广安门医院谢海洲教授担任该院的诊疗顾问,每隔一周去医院对中风疑难病证进行会诊,其中多属脑梗死、脑溢血患者,应该说当前运用续命汤类的方治所占病例已明显缩小,但也有一些中风病证,用续命汤类施治获效,今试举一例如下。
患者,男,68岁,于1989年10月患脑部右侧颞叶多发性脑梗死,证见神识昏朦,头晕眩,身觉乏力,左侧肢体偏瘫、发麻,不能下床和翻身,语言中度謇涩,腑行稍偏干结。会诊时已是11月中旬,病房内暖气温度22℃,但患者盖被仍觉肢体不温,畏风冷,脉势偏于滑弦,血压稍偏高[146/85 mmHg(1 mmHg≈0.133 kPa)],苔薄,微腻,证现外感风邪,脑络瘀滞,阳虚气弱,治宜祛风、疏表、通络、温阳,兼补气血,以续命汤加减法治之。
麻黄 5 g(先煎),桂心 3 g(后下),当归 10 g,川芎 15 g,杏仁 12 g,生黄芪 50 g,太子参 10 g,干姜6 g,制附子 6 g(先煎),僵蚕 6 g,地龙 12 g,炙甘草6 g。
上方连服4个星期,诸证悉减,肢体运动逐步改善,言謇渐除,肢体已无畏风冷现象。其后根据患者主证、兼证的变化予以适度加减。当年12月中、下旬已能下床行走、散步,血压已趋正常。出院后数月来电告称,已基本痊愈。
续命汤作为是古代中风名方,当前中医期刊亦或有临床报道。须予说明的是,现选用此方已远不如古代频繁,当前医家运用王清任方更多,说明临床医学对诸病的证治也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但在历代丰富的医著中,续命汤及其系列方,还是选用最多的古代名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