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
2020-12-29于水华
摘 要:当下的社会是信息与网络的世界,信息技术教学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效果上都是被认可的教学手段,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建立起形象的数学体系。从信息技术教学与初中数学课堂的结合出发,指出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基本要求,提出初中数学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措施与实践方法以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效率
时代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步伐,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教学与初中数学课堂的结合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也是践行教育信息化的行动,同时也能丰富数学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应用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也可以优化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目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形式,补充教学资源,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明确两者结合的基本要求。
(一)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常见的资源是互联网的学习资源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这两者都是在社会进步中不断更新的,所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展示数学教学资料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与活跃度[1]。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料吸引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把握课堂的教学节奏,要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尤其在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时候,要合理通过信息技术的配合及时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师生沟通
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学习进度等基本情况之后再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资源,并且在信息技术教学的使用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在师生双向沟通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应用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应用也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理性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不能脱离教学目标独立存在,在教学方式的使用上要注重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本文从以下三个数学知识上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使用加以阐述。
(一)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板块,初中的数学知识已经由小学简单的算数计算过渡到函数知识的学习,而初中函数又是高中函数的基础,但是函数知识的抽象与复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积极为学生创设变量的情境,用具体化的变化过程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使学生对函数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以二次函数为例,传统的描点法很难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而几何画板的应用就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像随参数变化的情况,利用较短动画的过程取代学生复杂的描点过程,既弥补了传统描点法的图形数量少的不足,也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图形与几何
几何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初中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较为薄弱,而几何的严谨也使许多学生无从下手,几何不仅是数到形的过渡,其推理的过程正是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2]。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动态的几何知识只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讲授,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图形的变化,自然也无法系统深入地理解几何知识,也就更不用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了。而专业的几何画板、画图软件可以将图形的变化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动画与视频的播放也可以为学生建立形象的几何模型。
以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为例,普通的教具展示其展开与折叠的方式是单一的,而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猜想的基础上加以验证,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几何印象,也可以为学生建立形象的几何模型。
(三)统计与概率
当下的数据信息时代,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日益重要,初中数学的“统计与概率”虽然只包含简单的数据整理与处理计算过程,但是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而且这一部分知识也是数学知识中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但是这部分知识存在数据量大、计算复杂、耗时耗力的特点,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数据的收集、计算的偏差、数量地点的限制等,而信息技术教学的模拟实验与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都有着人工处理无法比拟的优势。
以抽样调查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进行课堂的抽签小实验,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无法呈现多种抽样方法,而教学软件的随机数法可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以及随机性,并实时展示多种随机抽样结果,同时面对大数据的平均数计算,计算机也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出计算结果,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既能使學生对抽样调查的多样性有直观的认知,同时在节省课堂时间的同时,也能保证计算数据的准确。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对初中数学这种抽象严谨的学科来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模拟数学的演变过程,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数学体验理解数学知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帮助初中学生打开思维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自信心,但是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不能只关注课堂的教学进度,也要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亚林.探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中华少年,2019(1):277.
[2]于治琪.基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9(4).
作者简介:于水华(1968—),男,汉族,甘肃省酒泉市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校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