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段亚亭治疗月经过少经验

2020-12-28张利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经血宫腔活血

张利梅,黄 方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016)

段亚亭国医大师行医6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现将段老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探求病机,分清标本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量明显减少,少于平时正常经量的1/2,或不足30mL,或行经持续时间仅1~2天,甚或点滴即净,连续2个周期或以上[1]。若未进行及时的诊治,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可发展为闭经,严重者可导致不孕。发生在更年期可逐渐发展成绝经。月经量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以及女性生殖器官是否正常发育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临床宫腔操作的增加,宫腔粘连的发病率明显升高[2]。宫腔操作的主要月经变化表现为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3]。治疗宫腔粘连常用方法有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宫腔镜下分粘,或放置扩张球囊等。

月经过少属中医“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范畴。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调经门》认为月经过少分为虚实两端并提出治法为“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段老概括其以虚证或本虚标实证为主,虚者以肾虚、血虚为主,实者多为气滞瘀血或痰湿阻滞。治疗重在补肾养血,活血调经,根据兼证不同治以理气活血、祛湿化痰。

肾精不足,精血亏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提出“治病必有求于本”,此处“本”是指病因病机,段老认为月经过少的基本病机以肾精不足,精血亏虚为主。《医学正传》曰:“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枯。”。《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于肾,肾水足则经量多,肾水少则经量少。”段老分析指出肾为先天之精,若先天禀赋不足,精水亏虚,或堕胎、房劳伤肾,肾气亏虚,精血不充,天癸至而不盛,血海不满,则经行量少。《妇人大全良方》提出“妇人以血为本,以血为用”,张介宾《景岳全书》载“然虚者极多,实者极少,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滋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由此可见,若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虚气血化源不足,血海枯竭,或大病久病伤血,致营血亏虚,均可致月经量少。《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经血之源,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泄于肾。”脾肾又有先后天关系,肾精充养,赖于脾之健运,脾阳运化离不开肾阳之温煦,故肾占有主导地位。肾藏精,为生殖之本,寓元阴元阳,为气血之始,肾气盛,天癸充,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因此,治疗月经过少时应注重益肾填精,培元固本。

本虚标实,内阻胞宫。段老指出现代女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是月经量少的重要原因。《女科经纶》曰:“百病皆生于气,而于妇女尤为甚,……妇人以血为海,妇人从于人,凡事不得专行,每多忧思、忿怒,郁气居多。”唐容川《血症论·脏腑病机论》曰:“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气行则血行,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血亦结,结逆于脏腑经络,经血不畅则引起月经量少。《万氏妇人科调经章》言:“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水也。”由此可见,平素饮食不节,好食辛辣生冷之品,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痰湿内生,气血不畅,阻滞胞宫,点滴而下则发为月经过少。常见患者舌淡红、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或因压力较大,肝气不顺,郁结日久,气滞胞宫,日久成瘀,瘀阻胞宫导致经血不畅,量少,舌脉常表现为舌暗红苔腻,脉弦。治疗月经过少应补泻兼施,以益肾调经为主,根据舌脉辨证辅以理气活血,或祛湿化痰,方可奏效。

2 辨证选方,匠心独运

段老根据月经过少以肾精不足、精血亏虚为本,兼气滞、夹痰、夹瘀的病因病机,自拟补血汤加减方,力求标本兼顾,补虚泻实,取得显著疗效。方药基本组成为生晒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精、制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山茱萸,有益肾填精、活血调经功效。生晒参有大补元气,健脾益肺之效。《神农本草经》把黄芪列为“上品”,《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寓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使气旺血生,以资化源。当归养血活血调经,其味甘而温,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寓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药理研究表明,当归有抗血小板凝集,升高外周血流量,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4]。黄精味甘,性平,质滋润,具有补气养阴,润肺益肾之功。熟地黄甘、微温,《本草纲目》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调经血。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子甘平而润,性滋补……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研究证明[5],枸杞子提取物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大鼠脑垂体和卵巢的重量,增加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诱发排卵等。女贞子性凉、味甘、苦,《本草经疏》记载:“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山茱萸性酸、涩、微温,为滋补肝肾、调经养血之上品。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填精、活血调经之功。段老在临床应用上,四诊合参,根据临床症状、舌脉,辨证选方,灵活加减。若舌质紫暗,经血暗红、有血块,性格郁郁寡欢者,配柴胡、郁金、香附理气解郁,三棱、莪术、水蛭、益母草活血通经;若形体偏胖,痰湿较重者,配以苍术、白术健脾燥湿,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化浊。若平素四肢不温,经期小腹凉,则加入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以温补肾阳。

与此同时,段老采用中西医结合之法,仔细询问病史,结合孕检、性激素全套、妇科彩超等检查结果,考虑妊娠、人流术、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因素的影响,谨慎处方,科学用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针灸、按摩、贴敷等法,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3 典型案例

李某,女,28岁,2017年9月1日初诊。2年前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5天干净,前两天每日2个卫生巾,湿透大半,后3天每日1个护垫,平素四肢冰凉,经前乳房胀痛,经期小腹冷、腰背酸胀,伴有轻度痛经、少量血块。既往健康状况良好,人工流产1次,无其他手术史,无其他疾病,无过敏史。性格较内向,易生气,余无特殊。12岁初潮,经期4~5天,周期29~32天,末次月经为2017年8月20日。无特殊家族史。查体示形体偏瘦,舌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2017年8月18日辅助检查示尿HCG阴性,性激素全套未见明显异常。妇科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子宫内膜8mm。西医诊断为月经失调,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肾虚兼气滞血瘀证)。治以补肾调经、行气活血为法,方用补血汤加减。药用晒参15g,黄芪30g,当归20g,熟地15g,黄精20g,制何首乌30g,枸杞子15g,枣皮15g,菟丝子15g,女贞子30g,香附15g,郁金15g,莪术10g,红花10g,水蛭3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炙甘草6g。15剂,水煎,日1剂,分3次服。嘱暂时避孕,忌辛辣、油腻、寒凉食物。2017年10月8日复诊,服药后,2017年9月19日月经来潮,月经量较前稍增多,血块减少,乳房胀痛、腰膝酸软症状明显减轻。辨证同前,效不更方,嘱月经干净后继续口服中药15剂,注意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2017年12月10日三诊,近2个月经量明显增多,基本达到既往正常经量,月经周期正常,经期未诉特殊不适,嘱停药。

猜你喜欢

经血宫腔活血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后雌激素干预宫腔再粘连危险因素分析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UHPLC法分析补肺活血胶囊中12种指标成分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武立胜
超声宫腔水造影在宫腔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经血发黑怎么回事
经血颜色发黑是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