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验案举隅

2020-12-28贾晓雅劳闻文石立鹏杨德钱赵凤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血脂天麻白术

贾晓雅,劳闻文,石立鹏,石 林,杨德钱,赵凤林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临床很多见,目前治疗只能采用药物及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的加以控制,无特效药。高血压易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引起并发症;高血脂易损伤血管内皮,出现血管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影响各脏器的血液灌流及供氧,甚至斑块破裂及脱落引起心、脑等栓塞,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临床多见眩晕痰湿壅盛证,治疗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健脾祛湿、化痰降压,现总结如下。

1 从痰湿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病因病机

高血压、高血脂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以“眩晕”为多。眩晕最早见于《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为广大医家治疗眩晕的基础,同时指出眩晕与“风”与“肝”的关系。《全生指迷方》言“若头眩,发则欲吐……胸中如满,由胸上停痰,胃气不流,盘郁不散,气上腾入脑,脑满则眩,关脉沉弦,或谓之痰眩。”《丹溪心法·头眩》提到 “肥白人多痰湿” “无痰不作眩”。《医宗金鉴》云“眩晕者,痰因火动,盖无痰不作眩”。均指出眩晕的发作与痰的关系。痰一方面为致病因素,气血津液代谢异常而生痰,同时痰也为病理产物,脾为生痰之源,肝气侮脾,影响脾之运化,脾气之升发不足,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阻清窍,痰浊上蒙,发为眩晕。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发生与肝、脾、肾等相关,尤其与脾密切相关。喜食肥甘厚味,暴饮暴食,导致脾气受损,健运失司,水湿内生,聚而成痰,痰浊上蒙,发为眩晕。平素情绪波动大,肝气不舒,相克太过则横逆乘脾,脾失运化,运化无权,形成痰饮,上蒙清窍发为眩晕[2]。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气不足,运化失司,肾之先天濡养不足,髓海空虚,发为眩晕[3]。病机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窍,发为眩晕。治疗多以健脾祛湿,化痰降压为原则。

2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解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 《医学心悟》,由天麻、法半夏、茯苓、白术、甘草、橘红等药物组成,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效。方中天麻入肝经,平肝熄风止晕,可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等症;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两者相合,共为君药,为治疗风痰眩晕的重要药对。白术、茯苓为本方臣药,健脾燥湿,增强君药燥湿化痰之用。橘红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痰、祛湿、熄风之效[4]。《脾胃论·卷下》载:“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医略六书》载:“脾气大亏,痰食滞逆,不能统运于中,故厥逆头痛眩晕不已焉……此温凉并济,补泻兼施之剂,为气虚痰厥头痛眩晕之专方。”可补泻兼施、风痰并治、肝脾并调。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半夏白术天麻汤不仅可改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降低 血压、血脂及扩张血管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5]。

3 验案举例

患者,男,39岁,2019年2月25日初诊。因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故来就诊。刻下症见血压156/118mmHg,头昏,感头重,无头痛、视物旋转等不适,感精神不佳,疲倦易累,体型适中,口气重,体味不明显,平素喜食肥甘厚腻(火锅、肥肉等),食量大,夜寐佳,睡眠时间长,感不易醒,小便正常,大便质稀,不成型,易沾马桶。舌质暗,舌体胖大,伸舌满口,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平素身体健康,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余年,每日20支。平素少量饮酒。长期缺乏运动。血脂四项示总胆固醇(TC)4.3mmol/L、甘油三酯(TG)12.7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2.67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0.86mmol/L,血糖(空腹)5.2mmol/L,心脏彩超示室间隔增厚,腹部彩超示中度脂肪肝。中医诊断为眩晕,痰湿壅盛证。西医诊断为高血压3级,高脂血症,脂肪肝。治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健脾祛湿,化痰降压。药用(颗粒剂):法半夏10g,白术15g,天麻20g,茯苓30g,山楂20g,桃仁10g,红花8g,陈皮10g,川芎12g,大枣10g,甘草6g。5剂,水冲服,日3次饭后服用。并予以苯扎贝特片2片,口服,日1次;盐酸乐卡地平片1片,口服,日1次。嘱其规律服用降压药及调血脂药,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每日保持运动步数10000步以上,规律检测血压。3月3日二诊,血压151/105mmHg,头昏较前稍好转,精神一般,疲倦易累较前稍好转,每日活动后感四肢酸痛不适,舌质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在原方基础上加枳壳10g;15剂,水冲服,日3次。嘱患者注意运动,多饮水,规律口服降压药及调脂药。3月20日三诊,血压130/92mmHg。患者神清,偶见头昏不适,精神较前明显好转,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型较前好转,稍粘滞。舌质红,舌体胖大较前减轻,苔白稍腻,脉滑。在原方基础上加黄芪20g,党参10g;5剂,水冲服,日2次。嘱患者规律服药。3月26日四诊,神清,诉精神佳,无明显不适,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稍腻,脉平。复查血脂示总胆固醇(TC)2.5mmol/L,甘油三酯(TG)7.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2.03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26mmol/L;嘱规律服用苯扎贝特片1片,口服,日1次;盐酸乐卡地平片1片,口服,日1次;每日保持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其后断续就诊,血压控制可,症状控制可。

按:患者头昏,血压高,血脂高,既往长期吸烟饮酒,结合舌苔脉象及本地气候变化明确诊断眩晕痰湿壅盛证。《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门》谓:“晕者,头旋也。……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天麻、半夏为君,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化痰,去除治病因素;陈皮理气化痰、山楂健胃行气散瘀,为降血脂之要药;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半夏、天麻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茯苓、山楂可调节血脂,明显改善血液黏稠状态;黄芪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6]。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痰、祛湿、熄风之效。

4 小 结

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临床常用古方,无论在临床应用,还是在药理实验等方面均有效验。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作性质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日趋增多且趋于年轻化。半夏白术天麻汤温凉并济,补泻兼施,补脾燥湿,化痰息风,临床疗效较好。应注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平素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当合理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都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高血脂天麻白术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高血脂有哪些症状?有什么危害?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
高血脂和高血压,哪个更危险?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吃天麻后别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