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创走向体育核心素养的“学习情境”
2020-12-24王秋瑾
王秋瑾
摘要:体育学科素养是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课堂通过巧妙创设不同“学习情境”,学习技能、游戏、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深受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喜欢。因此,恰当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情景中快乐高效的学习,必将提升儿童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学习;情境;困惑;思考
一、营创体育学习情境的现实价值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体育学习情境创设是“上活”体育课的一个“法宝”
这样的体育课堂不再是只讲技术的体育训练课。我们所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情感丰富”,教师如果在自己的体育课中“寓情于境”,学生会在快乐学习中提升体育欲望。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体育学习情境创设是“激情”体育课的一个“催化”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情景:故事情景、语言情景、场地情景、想象情景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中,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激发学生们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加速理解掌握体育技术的方法。这样的体育课必将在情感的刺激下,愉悦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得体育课上得实实在在。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体育学习情境创设是“上位”体育课的一个“符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关注情境创设,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眼中有学生更多些,关注了学生“人的发展”。以生为本的体育课,自然深受小学生青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技术技能学习有时比较枯燥。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正如,滚翻动作如果能想象孙悟空那样叱咤风云,可能就会兴趣大增,更加勇敢,不畏困难;如立定跳远模仿像小青蛙或小白兔,课堂气氛就完全不同;跑步能模仿在电视里看到的国内外“跑步”名将,可能就会一鼓作气地坚持跑完;障碍练习模仿成“快乐的拓展活动”,他们就会充满好奇而跃跃欲试。只要老师能够看到学生的“存在”,并根据学情创设情境,体育课一定是“上位”的好课。
二、营创体育学习情境的的“误解与误用”
情景教学创设不能只考虑其“华丽”的外在气氛,它应该同体育课的本质结合起来,让体育课的情境创设体现“自然不做作、务实近学情”特点。然而,我们常看到很多教师在体育课上错用和滥用情境教学,以致看似热闹非凡,其实没有效果。原因是他仅仅关注的是情境本身,而忽视了体育课的主体,忽视了人的存在,这样的课当然不能算是好课。
(一)误解、误用之一:情境只为开头让学生想动
教师在设計情境中,必须有开始有结束。然而很多老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时,有头无尾,让情境没有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案例1】设计的情境没有做到“有头无尾”。如:一节立定跳远课,教师设计:小朋友,今天我们开了汽车去郊游好吗?接着,在草地上看到青蛙、小兔子等,就模仿动作导人到学习立定跳远的本领,然后唱唱跳跳结束。以此例看情境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已然结束,学生还在草地上呢,这样感觉情境就不完整了。
点评:这个情境的创设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活动的欲望,然而老师没有很好的运用这个情境。其实,可以将学生分组:兔子组、青蛙组……进行针对性训练与评比,情境贯串全程,让学生始终处于快乐学习中,效果定会加倍。
(二)误解、误甩之二:情境只是为了模仿
选择的情境缺乏真实性,与学生从事的活动没有联系。不是什么情境都适用于体育教学的,情境教学中的情景是需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并和学生的生活有某种联系的。比如“搬运伤员”中的各种人体搬运活动、“冲过火力网”中的躲避和疾跑,就是有一定真实性的情境。这些活动与情景相互交融,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感情,因此,就可能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案例2】选择的情境不真实。为了创设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设计了“抗洪抢险”教学情境,让学生穿着迷彩服,扛着轻飘飘的海绵包,甚至七八个学生扛着一块体操垫子,来体现抗洪的危急情境,让学生去体验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的感受,这与“抗洪抢险”的真实情境就大相径庭了。
点评:这样的情境用意非常好,然而“抗洪抢险”教学情境学生肯定没有经历过或仅仅是电视上看过,学生没有体验与洪水搏斗的真实感受,同时又不能实现提升身体素质的体育课目的。
(三)误解、误用之三:以为情境创设多多益善。
体育课上创设情境我们必须明白重要的一点:体育课就是体育课,不是情境课。创设情境只是为了让孩子爱学、体育课更有趣味、体育课可以更灵活一些,但我们不能偏离体育课的本质——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增强孩子主动运动的意识。
如果在体育教学中过于频繁地运用情境教学,即便这些情境是恰当的、合理的,那么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好。因为体育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情境,如竞争的情境、合作的情境、战术的情境、矛盾的情境、激战的情境、感动的情境等,这些情境对学生都具有很大的魅力,是学生追求体育、热爱运动的本原性动机。我们只能是在学生还不能理解这些情境,或由于教材的因素这些情境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时,才运用一些其他情境来辅助教学。如果我们一味地、过于频繁地运用体育以外的情境,让这些情境充斥课堂,那就牵强附会了,学生也会反感。
三、基于以上案例对体育情境教学的思考
【思考一】情境创设要结合学习内容创设“真情境”。
情境也有“真情境”和“假情境”之分,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所谓“真情境”是情境和学生当前的学习活动有着某种真实的联系,具有真实感。例如,学生练习耐久跑时身体非常劳累,气喘吁吁,此时让学生想想解放军战士与敌人抢占高地的情境,就比较真实。因为此时学生也是气喘吁吁,解放军战士也是气喘吁吁,两者具有相似的情景和相似的感受(只是解放军面临的情境更加生死攸关),用这种的情境去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和平的环境下去体验发展耐久力和意志力的重要意义,去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学生们就有可能去一鼓作气地跑完全程,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假情境”是情境和学生当前的学习活动不具有某种真实的联系,缺乏真实感。用这种情境能激励和锻炼学生什么呢?
【思考二】情境刨设要根据儿童个性创设“好情境”。
在体育教学中,情景教学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合理运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如心理拓展训练中的“四米逃生墙”练习,其所需要的勇敢、智慧、团结、合作、责任和信任等品質都是真实的,都是完成情境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样的情境教学是可以辅助思想品德教育。相反,如果情境教学不需要学生真正的良好行为表现和心理意志努力,只是空洞的口号和虚无的说教,那么就不可能真正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例如,让学生用近距离投皮球来学习解放军的苦练杀敌本领精神与勇敢、英勇行为,是不可能获得真实的效果的。
【思考三】情境创设要根据教学过程创设“短情境”。情境教学法不是新主张,但可以活用,它的运用有一定的特定要求。短情境,可以结合学情、学效,随时创设,而没有严格的“要求”和“约束”。短情境,根据需要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多长就多长,但不花里花俏。判断情境教学法运用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运动技术学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合理巧妙的用好情景教学法是体育课堂一直的追求。在发展神速的网络化时代的体育课堂更是如此。
四、营创走向体育核心素养的“学习情境”的操作要点
一些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以体育核心素养为标准,充分考虑教学实情,让儿童在体育课上得到真正的体育素养的提升。创设情境仅仅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巧于运用,必将上体育课锦上添花。
(一)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
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青蛙找妈妈”导人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青蛙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猴子、小松鼠、大公鸡、大象、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二)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
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
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四)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从以上运用来看,情境教学是一种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生理成长特点的教学方法。它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在教师的设计下,把教学内容故事化,师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并融人角色中进行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学生随教师讲述故事情节来演练各种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陶冶其情操。
营创体育核心素养下的“学习情境”对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合理运用对于培养学生从小对体育学科、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有着不同凡响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人民日报出版社.
[2]毛振明:《体育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体育教学》2001( 04).
[3]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情境教学的困惑》[J],《中国学校体育》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