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角度浅谈科研实力的构成
2020-12-23代亮贾爱琴
代亮 贾爱琴
摘 要:文章简要阐述了专业技术研究所科研实力的构成部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企业文化)及其相互关系,详细描述了基于技术要素的科研实力的构成,并对每一种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专业研究所;科研实力;管理要素;技术要素;企业文化
1 概述
科研实力包含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的要素。管理要素指的是让已经具有的能力发挥出来的措施和保障条件,制度则是为了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体条条框框,体制机制只是某种特定管理方式的表征。技术要素指的是企业本身已经具备的科研能力。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实力,在专业研究所它就是一种科研实力,但企业文化本质上属于管理要素在文化、精神状态以及道德、人文环境等层面上的体现和外在表现。
技术要素是基础和前提,管理要素是保障。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科研实力。本文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科研实力的构成。
2 科研实力的技术要素构成
从技术角度讲,科研实力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技术基础积累;二是技术传承;三是技术支持支援;四是个人能力(包含专业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责任心、协作精神),五是论证和规划能力,六是对科研程序(程序文件)的理解和掌握。
2.1 技术基础积累
技术的基础积累往往能够反映一个研究所的专业方向。基础积累包括已掌握特定专业的关键技术或者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在国际、国内、行业、区域所处地位(支配、领先、从属),使用这些技术的设备、装备的市场占有(保有)情况以及在关键、特殊岗位的使用情况等。
技术基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够形成所谓的优势专业。继续长期不懈地加以发展,就能够形成所谓的传统优势专业。技术的基础积累是紧紧围绕关键技术或者核心技术进行的。因此,如果一个专业不搞关键技术或者核心技术研究,那么绝对不可能形成优势专业。
技术积累是一项艰苦、细致、长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以取巧、沽名钓誉、糊弄或其他不负责任态度开展工作的,其结果都会比不开展工作更糟糕,影响更恶劣,不仅仅因为它消耗了资源,还因为这些行为消费了别人对你的信任,其结果与“一锤子买卖”并无二致,会直接“封堵上一扇门”,甚至可能殃及“池鱼”。如果你感觉今天的技术积累不够,那么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若干年前你没有“开始”进行技术储备,二是若干年前你没有“认真”进行技术储备。
2.2 技术传承
积累可以由单一的个体或团体进行,传承则指的是个体与个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行为。从传承的结果看,它属于技术要素;从传承的过程讲,体现更多的则是非技术要素。对所有专业,特别是传统优势专业,毫无疑问,技术传承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技术创新。在传承基础之上深耕广植才能发扬光大,要实现技术传承,老同志的豁达与年轻人的虚心、上进心,缺一不可,二者实际属于胸襟问题。这其中,前者显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后者对前者的互动,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传承的进程,并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这涉及到人性的弱点。在没有配套制度的情况下,不可否认,“心胸”对技术传承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
技术传承搞不好,就会出现人走专业断崖的现象,它会直接导致优势专业的丧失;即便不出现断崖,由于人们通常会选择听话和实力不如自己的人,这种情况下,也会一代不如一代,最终走向没落和消亡。
2.3 技术支持支援
技术支持支援包括设施、场地、设备、仪器、情报、资质等,也包括关联专业的技术积累和储备,还包括单位内部人员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与外单位或上级机关之间的互动情况(良性、非良性,补台、拆台)。最后一项多少属于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范畴。其中,关联专业的相互支持要引起关注,因为大多数系统工程都是多专业和跨专业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此体现得非常真切。现实中常常可以看到,實力强的单位似乎关联专业都很强,且越来越强;实力弱的单位每个专业的确都很弱,且越来越弱。不同专业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持支援。一般来讲,一个单位的技术支持支援一定时期内是相对不变的,在此情况下,专业数量越多,每个专业可以得到的支持支援就会越少。
2.4 个人个体能力(包含专业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责任心、协作精神)
由于技术独有的专业性,决定了“多个臭皮匠叠加出一个诸葛亮”绝无可能,换句话说,人海战术对于创新是无效的。所有个体创新能力的统计和,就是一个单位的创新能力,它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后续研发能力。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每个单位都在着力培养专业技术带头人。
无论是新兴专业的发展还是优势专业的发扬光大,一般来讲,有着超强自身能力的个人(或组)往往起关键甚至决定性作用。推而广之,对一个新课题、新专题、新关键技术,选择有着超强自身能力的个人(或组),往往就意味着课题朝着成功的方向。每个人毕业时的专业技术素养,是他(她)以后开展工作的基础。基础越好,起点越高。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学习能力等同于创新能力。责任心和协作精神,同样是个人能力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情商和修养的成分。
2.5 论证和规划能力
论证和规划能力包括对中长期专业发展方向的把控能力,以及大系统大项目的论证能力。大系统大项目往往能够衡量和表征一个单位在行业乃至国家的地位。参与这个团队的人员,必须要同时具备两个必备的素养:专业的工作能力、积极的工作意愿。二者缺一不可,前后次序似乎也不能颠倒。这个团队需要务虚,更多的则是要务实,不仅仅是担负某种职责,比如指导、评判别人的职责。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避免“江湖化”。
论证阶段常常会出现两类问题:一是没有经过论证、脑袋一拍就开展工作,对研究对象的四性(先进性、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没有最基本的考察;二是论证不充分,领导反而不敢下决心开展进一步的工作,以至于贻误时机,丢掉任务。论证阶段是一个反复优化、反复迭代的过程。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简化或去除优化的过程,没有评审或评审形式化,注定会为后续工作埋下隐患。
2.6 对科研程序(程序文件)的理解和掌握
所有专业或技能都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程序。对一个专业研究所,就是它专门编制的程序文件所描述和规定的内容。对一名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来讲,科研程序就是清晰的行动路线,它可以帮助少走弯路,进而促进科研工作。科研程序绝非可有可无,任何的无视、轻视、不尊重科研程序,都会造成人、财、物和时间成本的极大浪费。因此,对科研程序的理解和掌握乃至执行,同样是科研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宣传和贯彻程序文件实在是事半而功数倍的工作。
3 结语
以上从技术角度浅谈了科研实力的构成,研究这些构成要件,有助于决策者和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而从技术角度提升本单位的科研实力。
参考文献:
[1]张超.大型勘测设计企业科研管理组织架构[J].人民长江,2017, 48(15):91-95.
[2]杨庆根,胡伟家.新时期技术市场发展途径的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06(09):154-155.
[3]付小连.对企业文化功能的思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01):66-68.
[4]毛亮,邓木生.轨道交通行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04):145-146.
[5]杨利军,方德英.国际企业文化理论沿革与国内企业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07):105-107.
[6]石玉.浅谈数控机床的特点与维护[J].科技经济市场,2009(03): 15-16.
[7]李兵,史琳,魏阙,等.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比及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