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视角下推动助农取款业务发展的思考

2020-12-23谭侃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6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

谭侃

摘要:在我国农村当前的支付环境下,助农取款业务仍有存在的必要。近年来,助农取款业务面临着外部竞争和内部低效等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基于江西省若干服务点的现实案例,立足实际需求,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助农取款业务的现实处境和发力方向,并对推动业务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助农取款 农村支付 普惠金融

助农取款服务点设立的初衷,是作为填补支付服务空白、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在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指导下,银行机构曾以村村通为目标大量设立助农取款点。以江西省为例,最高峰时全省服务点数量曾多达3万个,随着无效服务点的清理,数量逐渐回落并基本稳定至2万个左右。

一、助农取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现实地位尴尬

随着被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业务的发展,助农取款业务在某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被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取代;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因缺乏现金使用场景,有些贫困村内仅有小卖部等消费场所,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往往只能在设有银行网点的镇上得到满足,村民会在需要购买物资的时候前往镇上,顺便办理银行业务,因此设在村里的服务点也失去了用武之地。两难境地下,助农取款业务似乎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同时偏离了其用于填补支付服务空白的初衷。

(二)成本收益倒挂

单从经济角度来说,助农取款点设立、维护成本高,手续费收益却微乎其微(大多数收单机构还要给商户业务补贴),对银行机构是绝对“亏本”的业务,似乎只能依靠政策指导和收单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来维持。调查显示,一个服务点的初始投入成本平均为7000元,后续每年维护成本约3000元;如果由收单机构依据市场化原则经营,则仅有17%的收单机构表示将保留所有服务点,有41%的收单机构只会保留一半及以下的服务点。收单机构缺乏主动性,导致助农取款业务在有些地方沦为“鸡肋”产品。

(三)风险隐患增加

由于服务点闲置率高,有些又地处偏远,收单机构的巡检频率根本达不到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服务点滥用机具违规办理业务的风险。曾经就有服务点利用部分银行对助农取款业务的特殊费率政策,通过频繁交易违规套取发卡行手续费;还有服务点利用助农取款机具开展非法集资、聚众赌博等,让助农取款业务成为农村金融的风险隐患。

(四)主观认识倒戈

因业务开展不顺利,不少业内人员开始认为,助农取款业务已不再适合当前的农村支付需求。其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移动支付的发展让农民都用上了非现金支付,减少了对现金的依赖;二是乡镇上的银行网点已经能够满足农民剩下的现金需求。此类“助农取款无用论”一旦在从业人员中传播蔓延,将大大降低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

二、江西省助农取款业务的实践

(一)正面案例体现助农取款业务的必要性

从江西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助农取款业务在不同地区、不同收单机构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有些服务点非常受欢迎,平均每月能办理上百笔业务,而有些服务点形同虚设,连负责人都忘记它的存在;有些地方的村民对助农取款业务依赖程度很高,小额取现、社保缴费都靠它,而有些地方的村民却毫不了解,以为只有镇上的银行能办理取钱、转账等业务;有些地方的银行网点对助农取款业务非常上心,时常会与负责人交流沟通,而有些地方的银行工作人员却认为助农取款业务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在农村没有业务需求。正是这种良莠不齐的现状,让我们看到助农取款业务在某些条件下仍然被需要的事实。

江西省开展助农取款业务的收单机构中,农商银行推动力度最大、设点范围最广。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省农商银行共设立服务点1.1万个,占全省服务点的60%。赣州市于都县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在赣州各区县排名第3,也是作为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示范县重点推进的地区,按“助农取款无用论”的观点来说理应对助农取款的需求不会太高。但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于都农商行在于都县设立的服务点办理的助农取款业务在赣州各区县排名第4,仅2019年1-2月就办理了13.7万笔业务。

基于助农取款业务发展参差不齐的情况,本文从服务点的环境差异、个体差异出发,挖掘“好的服务点”的优点,总结影响助农取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因素。

(二)现金刚需凸显助农取款业务价值

调查中发现,有些银行会特意将服务点设立在网点附近,帮助银行网点缓解柜面取款压力,成为银行延伸的柜台。于都县马安乡有2个服务点距离银行网点不足500米,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赶圩的农民都会在服务点取钱,业务量非常充实,尤其是春节前后还会出现少量排队的情况。这虽然与助农取款业务“填补金融服务空白”的目的有所不同,但也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需求,也便于管理维护。即使在离银行网点3公里以上的马安乡西汾村,当地的服务点也扮演着银行延伸柜台的角色,每月平均为农民办理业务80余笔。上述这几个服务点同时也都支持移动支付方式。

事实证明,目前农民对现金仍有强大的需求。究其原因,一是现金能给不少年纪较大的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摸得到的安全感”,而且在特定场景下给付现金(红包)才具有仪式感,这是现阶段农村难以跨越、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心理需求。二是简单直接的现金支付方式不依赖任何传输介质,在网络信号覆盖较差、受理设备陈旧落后的农村地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即使在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当下,助农取款服务仍然是解决农村农民现金使用问题的民生工程,其存在是合理且必要的。

(三)收单机构主导助农取款业务开展实效

在人民银行的政策引导下,深耕農村市场的收单机构在实际业务开展中能否主动作为、着眼大局、立足细微,是助农取款服务点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1.合作商户的选择至关重要。服务点是否可以持续开展业务,与合作商户本身的经营内容、商户负责人的品行能力密切相关,设点初期的选点、选人至关重要。

就经营内容而言,营业时间稳定、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小额高频交易的合作商户,助农取款业务往往经营得更好。相比之下,有些设在乡村医生、乡村水电工个人家里的服务点,虽然负责人在当地声望很高,但他们工作繁忙,没有固定、空闲的时间办理助农取款业务。靖石乡有个设在汽车修理店的服务点,负责人因事务繁忙、主营业务收入较高,对助农取款业务不上心,久而久之这一业务就成为了摆设。还有一些在村委布放的服务点机具,由于“访客”较少,也缺乏宣传,变得无人问津。调研发现,较为成功的选点,通常是人流量大的小卖部、手机通讯营业厅、小型服装店等。

就负责人品行能力而言,其办理意愿、口碑声望、业务水平等都会影响服务点业务发展。一是该负责人对助农取款业务及其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好处有充分认识,认可并重视这项业务。如马安乡几个业务量大的商户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助,农取款业务可以提高客户进店率,形成口口相传的宣传,不仅有额外的业务补贴,更能为自身的主营业务带来人气。有了这一意识,经营者才会主动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客户口碑,维持业务存续。二是该负责人品行端正,洁身自好且有足够声望在金钱交易中维护自身的名誉。一些年长的农民对金钱敏感度高,对普通小贩从事金融服务存在天然的不信任因素,调研中不少商户表示农民总会有钱变少了的错觉,这需要商户本身有可靠的信用背书。三是商户负责人的经营能力,包括宣传能力、业务能力等,优质服务点负责人能主动维护客户关系,认真做好业务知识的解释工作,并且有意识的引导客户在办理业务后在店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2.持续运维管理不可或缺。一是维护服务点后续运营。收单机构对服务点的维护包括机具维护和商户维护,如果服务点设立之后收单机构不管不问,就可能造成有的机具被滥用,有的机具被荒废。于都县银坑镇是当地最繁华的镇,金融服务齐全,镇上共有6家银行,但是由于在镇上设立服务点的银坑镇农商银行重视程度不高,对服务点指导关心不够,因此服务点业务反而非常稀少。而马安乡农商行不仅对服务点提供服务补贴,还会主动持续维系关系,了解并解决合作商户的业务问题,形成良好的银、商互动,有力促进了业务的开展。二是积极宣传服务点业务功能。作为“非正规”金融服务,助农取款业务先天的知名度并不高,如果缺乏宣传,就会导致很多农民根本不知道村里设有可以取款的服务点。于都县农商行马安乡通过举办金融夜校,大力宣传助农取款业务,当地农民基本都知道服务点的功能,所以当地不管在圩上还是村里的服务点都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三是引导客户办理业务。调研中,于都县靖石乡有两个服务点都在圩上,且都离银行网点不远,但其中一个服务点的业务量明显大于另一个服务点。经了解,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主动引导客户去其中一个服务点办理业务,因此客户逐渐对该服务点更加了解和信任。

三、推动助农取款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支付服务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

支付业务的活跃程度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关,贫困地区相对缺乏支付需求,如果设立助农取款点仅仅单纯“等业务上门”,在贫困地区自然难以为继。在经济欠发达、缺乏其他经济驱动的地区,应大力发挥助农取款服务点作为普惠金融“前哨站”作用,将助农取款点打造成集购、销、运于一体,融合电商、物流、电信、公用事业缴费等多种业态,自成循环生态的综合站点。综合站点可以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程度,带动当地经济整体提升,以支付便利性助力当地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反哺支付业务的活跃。

(二)提高对助农取款的准确认识

要改变对助农取款点覆盖率“一刀切”的考核标准,正视并灵活调整助农取款点的角色地位,立足农村实际支付需求,以保障性支付服务为基础,逐步推进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应用。引导涉农收单银行发挥好主导力量,切实转变只算经济账的短视观念,充分认识到助农取款业务不仅是履行回馈社会、服务三农的义务,还能为银行带来无形的潜在收益,既释放柜面现金业务压力,换取临柜人员高收益业务的工作时长,也能够减轻高密度业务时点的排队问题,优化网点业务环境,更能扩大本行卡片的受理面,提升用户口碑。要抓住当前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的现金业务刚需,切实强化助农取款业务的实效落地,进一步把助农取款服务做深做实。

(三)强化实事求是的调研考察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考察调研,切实了解村情村况,针对每个行政村不同的风土人情、经济状况、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改变“摊煎饼式”的布局思路,强调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支付服务供给方式。涉农银行机构在设立服务点之前更要加强选点考察,通过上门了解、走访村委会、村民访谈等方式,综合考察合作商户的主营业务经营模式、人员配备、口碑声誉、业务能力等,选择最佳合作对象设点。服务点设立后还应持续跟踪考察,加强对交易量、客户群体的分析,对合作商户的问题和困难、村民的反响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加强接地气、重实效的宣传引导

要发挥金融夜校、“金融知识进乡村”等宣传平台和银行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站等站点的宣传作用,通过日常引导普及、重点宣讲灌输,扩大助农取款服务的“知名度”。利用传统节日、红白喜事、社保集中缴存等业务高峰期进行分流引导,让村民对助农取款业务从知晓到了解、从了解到体验、从体验到信任、从信任到习惯。同时,提高合作商户的思想认识,使其认识并体会到开展助农取款业务不仅可以带来奖励性收益,还可以增加进店人数、维系客户关系,在对助农取款业务宣传的同时也是对商户主营业务的宣传,同样能带来更多潜在客户,让商户愿意办、乐意办、主动办。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withdrawal service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TAN Ka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ural withdrawal service faces problems of external competition and internal inefficiency, which restrict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under the current payment environment in rural China, the service is still necessar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cases of several service points and the actual needs in rural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ervice from a micro perspective, and provides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service.

Key Words: Rural Withdrawal Service;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 Inclusive Finance

(作者單位: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
关于校园资金互助平台模式的研究
普惠金融的研究进展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小额信用贷款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建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