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同学成为“同学”:观念、行为与文化
2020-12-21张菊荣
摘要:“同学”不仅仅是指一种身份,同一间教室里、同一个课堂中的同学,应该成为共同学习的“同学”。让同学成为“同学”,需要更新对“同学”的认识,使其“想同学”;需要升级行为,使其“会同学”;需要建立“同学文化”,让“同学行为”能持续进行。“同学成为‘同学”应该成为智力激荡、精神共鸣的美妙的神奇的风景。
关键词:学习关系 同学关系 课堂文化
同坐在一间教室、同处于一个课堂的同学,真的是共同学习的“同学”吗?根据我们长期的课堂观察,答案不容乐观。我们非常重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却很少关注、更谈不上推进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而这,无论对于学生的學业成长,还是人格形成,都是极为重要的。让同学成为“同学”,应该成为新观念,应该成为新行为,应该成为新文化。
一、建立“同学”观念:解决想不想的问题
同学能不能成为“同学”,前提是同学想不想成为“同学”。因此,建立“同学”的观念,正确认识同学成为“同学”的意义,十分重要。
(一)从学习者的角度,认识“同学成为‘同学”对于“每个人的学习”的意义
实现“每个人的学习”,是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但这个题中之义如何实现,却是一个难题。在一个班级有四五十甚至更多学生的情况下,如果要求教师与“每个人”公平互动,无异于要求教师“挟泰山而超北海”,非不为也,实不能也。那么,这个“每个人的学习”如何实现呢?我们以为,要充分开掘“同学成为‘同学”的意蕴。当每个学生都可以向同学学习、与同学共同学习的时候,“每个人的学习”在大班额班级授课制中才能成为可能,教育公平所追求的“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才能在教室里实现,亦即佐藤学所说,“学习共同体”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儿童成为“学习的主权者”。同学成为“同学”,成为相互成就的学习者。
(二)从学习场的角度,认识“同学成为‘同学”的泛在学习意义
未来的学习是泛在的学习,但是,泛在学习并不是只要建设好学习资源就行了,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学习场的存在。在一个充满学习气息的学习场中,学习才会更自觉。而在一个缺少学习气息的场域内,哪怕布满了所谓的学习资源,那些资源也只是沉睡的资源。能够激活资源的只有学习者。当一个班的同学成为共同学习者的时候,想学的学习气息就丰富起来,学习场就形成了。我们一直向往的良好班风、良好学风也随之形成了。在这样的学风、班风、学习场、学习气息中,泛在学习才会真正展开。同学成为“同学”,构成的是泛在学习的学习场。
(三)从素养目标的角度,“同学成为‘同学”本身就是素养目标的必然内涵
无论怎样分类,核心素养的核心要义总是不变的,简而言之,就是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必须拥有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未来会有太多的情境,是我们前所未遇的,是教科书上固化的知识无法解释的;未来会有太多的难题,是我们前所未见的,是依靠标准答案无法解决的。那依靠什么?依靠核心素养。未来的情境,未来情境中的难题,将没有办法仅仅依靠个体的“单打”独立解答的,因此,同学成为“同学”,理所当然地要被纳入核心素养导向的目标范畴。事实上,在21世纪初开始的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把“合作”作为主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中,要将“同学成为‘同学”引申出来的种种含义,直接作为目标的要求,要将“能一起解决”“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互助”“同桌互问”等具有“同学成为‘同学”色彩的要求明确地写到目标中去。
二、创生“同学”行为:解决会不会的问题
同学能不能成为“同学”,关键在于会不会“同学”。因此,我们就要创生必要的“同学”行为,创造必要的“同学”机会,帮助同学成为“同学”。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呼唤“同学”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也要考虑合作互学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所有的学习任务都不需要“同学”,那么久而久之,在同一课堂里的同学也就很难“同学”了。事实上,“独学”与“同学”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促进,没有独学就无法共学,好的共学一定能引发更好的独学。笔者曾经参与一次数学课堂的学习任务设计,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其中有一项学习内容: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以计算其面积、周长。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就是课本上的相关习题,这是一节典型的“做作业课”。我建议将“做作业”变为“设计作业”,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用5分钟时间,设计能转化成规则图形的不规则图形,并计算其面积和周长,看你能设计出几个;设计后给同学看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你的设计意图。这样的学习任务,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必须依靠同学的“同学”,同学的“同学”有助于提升学习的品质。
(二)学习时间的安排利于“同学”
同学成为“同学”,是需要时间的。根据长期的课堂观察,我们发现课堂上的完整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课堂上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连续时间少得可怜,因此,我们提出了“整块学习时间”的课堂理念,即在课堂上应规划出“整块学习时间”,而不应让课堂成为碎片学习时间的“马赛克”。同学成为“同学”,也需要保证“整块学习时间”。如上述案例,用5分钟时间去设计,继而让同学猜自己的设计意图,这就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学习时段”,如果没有“整块学习时间”的安排,“同学”就无法展开,最后只能是走过场。我们观察课堂的时候,到处可见低质量、表面化、形式主义的“同学”,所谓小组讨论、同桌商量、前后桌交流,都是匆匆忙忙,没有深度共学的任务与时间,没有从同学那里得到启迪与受到感染,同学怎么可能成为“同学”呢?
(三)学习反思的开展聚焦“同学”
要学会“同学”,必须经历反思。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反思“同学”行为。让同学成为“同学”,需要我们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聚焦“同学”行为的反思。比如,反思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向谁学习了,我向谁学习了什么,谁是怎样的思考,谁的什么方面值得我学习,我从谁的哪个地方得到了启发。当这样反思的时候,我们对于“同学”的认识就会逐步加深,同学之间的“同学”,不仅仅是同桌之间的“同学”,也不仅仅是小组之内的“同学”,而是在场的同学之间的“同学”,一个坐在第一组第一排的同学,与坐在第四组最后一排的同学,同样可以“同学”。当观念中有了“同学”,行为上有了“同学”,学习就是泛在的。
三、建设“同学”文化:解决能不能持续的问题
同学成为“同学”,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习的重要内涵。让同学成为“同学”,不是一时的时尚,不是偶尔为之,而应该成为一种学习文化。唯其如此,同学成为“同学”,才能持续。
(一)制度改进稳固习惯
我们需要建立一些新的课堂管理制度来稳定“同学成为‘同学”的习惯。这些习惯应该包括:把“同学”纳入目标的框架、设计“同学”的学习任务、运用“同学”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同学了吗”的反思,以制度化的要求稳定“同学”行为。
(二)持续跟进改变行为
我们强调“同学成为‘同学”,并不是为了“同学”而“同学”,而是基于学习需要的有意识安排,这种安排并不是机械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必须以“同学”的方式进行,而是强调持续性、经常性。因为只有持续性、经常性的跟进才能改变“学”的行为,让“同学”的行为成为一种常态。以下行为,要成为常态:一是“疑义共析”,作为同学,要一起经历那些挑战性任务的解决;二是“心得共享”,课堂上,要把“共享”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环节,“人不能独自成长”,正如钟启泉先生一直在呼吁的“从个体学习到协同学习”;三是在每个学习单元结束后都要安排“是否‘同学了”等问题的反思,学生的观念不断更新,“同学”的现象就会不断出现。
(三)长期坚持形成价值
制度性改进、持续性跟进,都是为了让“同学成为‘同学”成为一种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当学生在行动改变中真正体会到“同学”对于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育素养的意义,刻骨铭心地认识到“疑义共析”“心得共享”的“同学”文化之于学习、之于人生的价值时,同学就不仅是同一场域、同一时空的具身在场,更是智力上的相互激荡、精神上的相互映照,课堂将会成为智力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合唱,并且在合唱中打开每个人的智慧,滋养每个人的精神。同学成为“同学”,将是课程改革的一道美妙、神奇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解码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 张菊荣.课堂需要“整块学习时间”[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