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从确定主题开始
2020-12-21陈大伟
陈大伟
摘要:课堂教学研究为什么要有主题?观课议课的取向决定了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主题从何而来?问题即主题,困难即主题。主题为什么需要协商?首先,时间有限,一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其次,协商主题体现了对参与者的尊重;再次,协商本身意味着取得一致,有利于培养观课议课教师的负责意识,提高观课议课的质量。为了使活动有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方向,还要对主题进行方向性分解。
关键词:观课议课 主题 协商 分解
在了解平常如何组织和实施教研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校都在经历这样的过程:教研组长下发通知,让大家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听课;听课结束后,首先是授课教师说课,接着是参与者各自发表意见;最后,教研组长通知另一位教师下一次上教研课,活动就结束了。
“活动之前知道要讨论和研究什么问题吗?”
“不知道。”
“参与的教师进教室之前有自己的准备和期望吗?”
“没有。”
“进入课堂有没有想过重点观察和研究什么?”
“沒有。”
“那交流的时候说什么?”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会那么认真?”
……
这一问一答中,凸显出很多学校、教师听课评课的常态。我认为,这更是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由于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就不集中;因为缺乏共同的话题,讨论往往缺少共同的基础,评课时,你说东我说西,各扯一头,难以引起深刻的对话和反思。因此,观课议课,应该从确定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开始。
一、为何要有主题
美国的教育学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学心灵》中说:“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我们人类也与非人类形式的事物互动,它们与人类同等重要、一样强大,有时甚至比人类更重要、更强大……我所指的伟大事物,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主体——不是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也不是关于它们的课本或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这些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诸如此类的伟大事物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聚集点。正如原始人一定曾经聚集在火堆周围,透过聚集在它们周围尝试去理解它们。我们成为求知者、教师和学习者。若我们处于最高境界,表现出色,那就是因为伟大事物的魅力诱发我们的美德,赋予教育共同体最佳、最优的状态。”
观课议课的团队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也需要一个“伟大事物”来聚集,观课议课是参与者围绕这个“伟大事物”“互动和共舞”,并且在其中获得成长和进步。这个“伟大事物”就是观课议课的主题。提出主题,围绕主题展开对话和交流,以获得对这个主题的理解,这是观课议课这种教学研究活动的“教研目标”。
二、主题从何而来
观课议课的取向决定了主题的选择和确定。如果想在议课中得到肯定的评价,选择主题时就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展示自己。相反,如果是出于研究和解决问题、实现自身发展的目的,主题的选择就要指向实践活动中的困惑和困难,或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
(一)问题即主题
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笔下,人是被话语控制的主体,话语结构具有规训和约束人的思想、精神乃至身体的力量。观课议课提倡以发展性为取向,为此,建构了用于询问主题的话语:“你确定的主题对你和其他教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在这样的结构里,授课就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当然,主题既可以是授课教师个体的问题,也可以是同学科教师群体的困惑……
因此,问题即主题,这是观课议课主题的一个来源。但很多教师缺乏问题意识,如果你问他:“你在教学中有什么问题?”他往往以警惕的眼光看着你:“你怎么来找我的问题?”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竖起自我防卫的盾牌,有一句演讲词说得好:“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谁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呢?我和校长交流,我说:“校长如何关心教师的成长呢?应该见面就是一问——‘你最近在思考和解决什么样的课堂教学问题?是否需要帮助?校长的习惯可以培养教师的习惯,当教师为了回答校长的询问,心中时刻装着自己的问题并不断琢磨,何愁不进步?”不过,校长不可能天天问你,你也不必等着别人来问,最好的方式是自己经常问一问自己。
(二)困难即主题
一位教师执教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确定的观课议课主题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上课结束,我问授课和参与议课的教师:“‘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文意是不是你们教这篇文章最大的困难?”他们都摇头:“我教这篇文章,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处理理解作者原意与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开展个性化阅读的矛盾。”“我的困难在于让学生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我和他们开玩笑:“你们太大公无私了,明明自己有这么多困难,而且时间又很宝贵,但你们却没有解决自己的困难,而是去讨论别人的问题。为什么不学着自私一点,把自己的困难作为观课议课的主题?” 困难即主题,这是观课议课主题的第二个来源。
(三)实践即主题
在我参与的成都市地理骨干教师研修班上,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刘朝升老师这样思考他的观课议课主题:“我对思维导图有一些研究,我很希望把思维导图引进课堂。这节课,我将在这个方面做出尝试,我希望大家观察和研究思维导图怎样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了,请大家看一看,研究研究。这是观课议课主题的第三个来源。
三、如何协商主题
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都希望能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研究和解决自己思考的问题。一次观课议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节课中讨论既不现实,也无可能,这就需要选择和放弃。有了多个主题以后,如何进行协商呢?
我们在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观课议课时,这个学校的教师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研究精神。教导处的马主任希望主题能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低年段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和方法”;一位执教高年段的观课教师的兴趣点是“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而授课的顾老师则说:“‘看拼音读课文识字这种类型的内容是第一次教,希望讨论这类教材的合理教法。”出于尊重授课教师的考虑,我们最后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处理‘看拼音读课文识字的教学”,并建议在以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研究另外两个有价值的主题。
这就是有了多个主题以后,大家坐在一起协商的案例。协商主题体现了对参与者的尊重,能使大家意识到自己的意见和问题得到了重视和尊重,从而愿意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者,协商本身意味着取得一致,意味着参与者需要对自己答应的事情尽到责任和义务,这有利于培养观课议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观课议课的质量。
四、如何分解主题
为了使观课议课活动有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方向,我们主张对观课议课主题进行方向性分解。
例如,我们在四川省绵竹市紫岩小学观课议课,主题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一首诗的诗情”。分解方向为:(1)围绕特定主题在课前对教材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诗中蕴含了哪些情感?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情感是什么?可以落实在哪些文字和段落上”;(2)在课中观察和研究特定目标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观察研究“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情时,安排了哪些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表现了哪些行为”;(3)观察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体会诗情的过程、状态和收获。
分析后可以发现,方向(1)是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研究;方向(2)是对教法的观察和研究;方向(3)则是对学法和学习效果的观察和研究。这样的分解使观课议课的主题最终落实到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身上,从而使观课议课具备可操作性。
另外,因为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而且每一位观课者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需求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观课过程中极有可能会生成新的主题。议课时,可以先讨论预先确定的主题,再讨论课堂上生成的其他有讨论价值的主题。讨论生成的主题时一定要先做价值判断。比如,这个主题有没有普遍性?有没有共同讨论的价值?如果讨论的时间不够,生成的问题就可以成为下一次观课议课预定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