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同学”发生了吗?
2020-12-21严林华
严林华
摘要:学习过程应包含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应突出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建立学生间的学习场。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并根据数据分析学生“同学”的情况。据此,改进教学行为,促进“同学”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同学 课后访谈 一一列举
教学过程应包含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不能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并且应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建立学生间的学习场。让同学成为“同学”,当成为课堂教学的追求。2020年6月23日,笔者观摩了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太湖校区胡晨义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围绕“课堂上,‘同学发生了吗?”这一主题,开展了观课活动,并利用设计的“课后访谈清单”,对这节课上的“同学”情况展开了调研。
本次课后访谈清单(见图1),设计了三个问题:(1)你向谁学习了?(2)你学到了什么内容?(3)你通过什么途径学习的?问题(1),主要了解学生的“同学”对象;问题(2),旨在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习的内容;问题(3),重点了解学生在这节课上“同学”的方式,给出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公众表现三个选项。这张清单在课后发给学生填写,随后汇总、分析。我们共发放清单45份,回收清单45份。
本节课,教师安排了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一共投了2次,可能得多少环?” 任务二:“现有‘9‘3‘6三张数字卡片,一共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数?” 任务三:“图2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统计全班45份课后访谈清单发现,关于“你向谁学习了?”一问,学生学习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同学和老师两类,向老师学习的有16人,占35.6%,向同学学习的有29人,占64.4%。从数据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同伴身上学习的反而更多,这是因为学生之间的能力水平比较接近,便于互相促进和吸收,用同学的方法去引导和解释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关于“你学到了什么内容?”一问,将学习内容分数学知识、解题方法、情感态度三类进行统计,发现学生通过“同学”学到数学知识的有18人,占40%;学到解题方法的有24人,占53.3%;学到情感态度的有3人,占6.7%。学到解题方法的相对更多,是因为一个人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而在“同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更多新的方法,收获新的启示,这也是“同学”的最大意义。
关于“你通过什么途径学习的?”一问,从数据可以看到,在“小组合作”中产生的“同学”行为较多,有23人,占51.1%;其次是“同桌讨论”,有19人,占42.2%,而在“公众表现”中产生的“同学”行为较少,只有10人,占22.2%。另外,有6人同时从“小组合作”和“公众表现”中产生“同学”行为,占13.3%,其中还有1人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和“公众表现”中均产生了“同学”行为,占1.2%(由于保留一位小数,所以数据有1%的误差)。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和“同桌讨论”均有利于“同学”行为的发生。在本节课的“公众表现”中,“同学”行为的产生较少。百分率总和超过百分之百,是因为学生的“同学”行为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也并非仅有一次,有些学生既在“同桌讨论”中“同學”,也在“公众表现”中“同学”。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同学”现象发生。
二、教学启示
(一)要创造“同学”的机会
从数据分析来看,小组合作与同桌讨论时发生的“同学”行为较多,说明学习范围的大小对“同学”行为的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学生学习的范围越小,越有利于“同学”。例如,教师在教学“任务二”时,就放手让学生完成。学生拿到题目之后,马上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到底是几位数?”“没有说就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都有可能。”大家意见不统一,求助于教师。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把问题再抛给其他学生:“有没有谁能解释一下?”有学生回答:“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都要写,因为题目没有明确写几位数,所以都要写。”听了这位学生的回答,大家都理解了题目的要求。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抛出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讨论,遇到问题也让学生互助解决。教师只是起牵引作用,促进“同学”发生。我们的课堂中,应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同学”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要明确“同学”的内容
从学生“同学”的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分成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三类。很多学生会单纯地认为只有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知识或者解题方法才是学习了,对于情感态度,大部分人都没有把它当成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做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光包括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还包情感态度。如在教学“任务三”时,有一位学生尝试了很多种方法都没有成功,有同学主动提出要帮助他,他都拒绝了,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并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全力学习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每个学生,让学生明白,知识仅仅是学习中很小的一部分,方法也局限于解决某一类问题,而学习精神将伴随自己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