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学何以成为“同学”

2020-12-21邱惠芳

关键词:任务驱动同学策略

邱惠芳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全面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或手段。让同学成为“同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自然产生的“同学”现象,无意而生,缺少自觉性;散而不聚,缺少序列性;广而无序,缺少持久性;盲目而行,缺少引领性。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的策略有榜样示范、实践操练、任务驱动、养成习惯。

关键词:同学 自然产生 策略 任务驱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全面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或手段。让同学成为“同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前一个“同学”,是指“同师授业的人”,后来也扩展为“同伴”;后一个“同学”,是我们对“同学”这个词进行的新解读,赋予的新内涵,即“同而不同,学而有学”。我们追求的“同学”,是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是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一、自然产生的“同学”现象,有什么特点

(一)无意而生,缺少自觉性

日常课堂上,某位同学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其他同学就会模仿学习;操作活动中,组内某位同学的操作方法简便易懂,让人一下子就能有所感悟,其他同学就会模仿学习;小组交流时,某位同学的想法比较独特,让人眼前一亮,其他同学也可能模仿学习;课堂练习时,展示的同学的思路和自己有所不同,其他同学还可能模仿学习……无论课上还是课后,学生预先并没有学习的意愿,只是因为刚好听到了、看到了、想到了,有所触动,“同学”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了。这往往是大脑一瞬间的反应,并不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强烈一些,形成“同学”;微弱一些,可能马上就消弭于无形。

(二)散而不聚,缺少序列性

自然产生的“同学”现象,可能是散乱的。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表扬了发言声音洪亮、表达完整的同学,他(她)有所感触,想向这位同学学习,于是形成了“同学”;到了明天,老师没有表扬,或者虽然也表扬了,但他(她)却不想向同学学习了,那就形不成“同学”;再到后天,老师请同学到黑板前做计算题,做得正确、书写端正的同学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她)又萌发了学习的愿望,于是又产生了“同学”;等等。这样的“同学”很多时候都是兴之所至,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觉得不错的、好玩的,正好又产生了学习的意愿,就有可能形成“同学”。这样的“同学”,缺乏主旨,形不成序列。

(三)广而无序,缺少持久性

“同学”现象经常能自然地产生,但并不能长久地维持。课堂上,看到同学由于坐得端正被老师表扬,他(她)马上也跟着坐端正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可能就松懈了;老師在班级内展示同学的作业,字迹工整、页面整洁,觉得极好,他(她)也想写得工整一些,可写着写着,忍不住又潦草了;听到同学由于发言声音响亮、表达完整受到老师的表扬,他(她)也学着大声说话,完整表达,但是这次做到了,下次又不一定能做到了……尽管“同学”经常发生,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能力的限制,加上缺乏意志力,大多数自然产生的“同学”现象都很难持久——随时可以产生,随时可能结束。

(四)盲目而行,缺少引领性

“同学”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也有负面的、消极的。积极的“同学”推动学习,促进思考,学生共同进步;消极的“同学”阻碍学习,影响思考,使学生停滞在原地,甚至出现倒退。例如,有的人看到同学课间在认真地学习,毫不放松,他也收拾起玩乐的心思,努力学习,这是正面的“同学”;也有的人看到在小组学习中,个别同学只等着其他人去探究、去思考,“坐享其成”,觉得这样很轻松,就有样学样,这是负面的“同学”。缺乏了正确的引领,自然发生的“同学”现象令人喜忧参半。

二、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有哪些策略

通过对“同学”现象的常态观察,我们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同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同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同学”思维,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往往都是从互相模仿开始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正面的典型,甚至主动树立一些正面的典型,及时予以肯定、表扬,并在班级中推广,使其他同学都能关注到,知道应该“向谁学,学什么”,进而或被动或主动地去模仿。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中的“20×3”,要引导学生说清算理:20表示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就是60。教学例题时,教师请学生来说说:“计算20×3可以怎么思考呢?”大力表扬回答完整的同学。这种表扬,带有某种暗示性。然后追问:“谁还能这样完整地表达呢?谁愿意再来试试?”于是,第二位同学模仿着说,第三位同学继续说……这一位一位同学的发言,恰为其他同学提供了“同学”的榜样。

(二)实践操练

“榜样”毕竟只是少数,且“榜样”的高度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更何况,“知道”和“掌握”是两回事。“知道”了,再加上适量的操练,才能逐渐“掌握”。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同学”的实践操练机会。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中的“认识二分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这里,突出“平均分”,突出每份是占这个“蛋糕(它的)”的二分之一。学生示范表达以后,其他同学是否真的掌握了呢?同桌互学就有了用武之地。教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一个蛋糕的1/2”所表示的含义。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一来一去就是两遍。再请同学来说,这时请的同学就不仅是示范,还包含着一层检验的意思,发现没有说完整,就再练习。掌握了“一个蛋糕的1/2”所表示的含义,那么一张纸的12呢?物体变了,分数变了,学生还会不会说了?之前老师的示范,同学的示范,是否真正形成了“同学”?在这样的“同学”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含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同桌互相说,小组内学习说,让学生再多一点实践操练的机会。有榜样,有操练,“同学”也就在这样的训练中慢慢成形。

(三)任务驱动

课堂为学生创造了“同学”的机会,但是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否一起动手操作、认真思考、相互表达呢?如何保证“同学” 的实现呢?这就需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助推学生一步步去实现“同学”。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单元,学生初次接触质量的计量单位。这一内容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于质量的具体体验和感受,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体会1千克和1克分别有多重,初步形成千克和克的观念。与之前的长度单位不同的是,这种体会与感受,无法比画,难以表述,有点说不清、道不明。让学生真实地去体验,并在小组学习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師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去推进。

教学“认识千克”时,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千克,分三个层次设计学习任务。(1)拎一拎自己带来的1千克的物品,想一想是什么感觉,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与小组中的其他同学交换,再来拎一拎,说说又有什么感受。(2)掂一掂老师提供的1千克大米,说说自己的感受;一手拎大米,一手拎自己的1千克的物品,和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3)估一估,1本数学书比1千克轻,还是比1千克重?几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称一称来验证。

学生按照教师的任务要求一步步来体验1千克,不断加深对1千克的感受,对1千克的感知逐渐具体、深刻。一次次体验、表述、修正,“同学”不断发展。

(四)养成习惯

知识的教学只是一个方面,此外,还有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升等。同学成为“同学”,是一种学习意识和习惯。研究表明,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这就需要教师的常抓不懈。

例如,一年级的学生课堂发言时,教师的要求是把一句话说完整。每一节课教师都会强调这一要求,学生渐渐也就习惯了回答问题时把话说完整。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生课堂发言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从“一句话”到“一段话”,从“说完整”到“有条理”再到“有自己的见解”,定会有一部分学生感觉有点吃力、跟不上。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互相学、互相教、互相督促,不断发挥“同学”的作用。一次次的训练,长久的坚持,学生慢慢地能把话说完整了,把话说得更有条理了。在长期的“同学”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全面细致地观察,学会了缜密思考……学会了寻找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了虚心向他人学习。不仅同学成为“同学”,师生亦成为“同学”。

当然,“让同学成为‘同学”也不能走入误区。我们希望通过“同学”,让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优者更优,弱者进步”,但并不是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

“同学”,是教学中的常见现象,是教学应该追求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人的一种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同学”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挖掘“同学”资源,创造“同学”机会,培养“同学”意识,更要在一次次的“同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形成“同学”思维。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同学策略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Passage Four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