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标题党”的危害

2020-12-15党刚

新闻传播 2020年20期
关键词:标题党新闻标题危害

【摘要】新时代的进步发展,让现阶段的信息量逐渐变得越来越大,抢占信息发布的时效性、阅读量、关注度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为了获取到更高的关注度,部分媒体和信息发布者会以不负责的态度拟制新闻标题,以此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这也是我们俗称的“标题党”。“标题党”的存在,会严重误导大众,影响到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导向性,因此,采取必要措施管制和约束“标题党”就显得极为迫切。在此,本文将针对该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标题党;危害;防治措施

纵观当前社会的发展可知,新时代的到来,让各大媒体承载的信息量逐渐变得越来越大,“标题党”作为大众传媒的产物之一,其带给数字媒体时代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目前,大部分媒体都会选择用标题来吸引读者兴趣,提高自身点击率。这一做法不仅严重忽视了新闻的内在属性,而且违背了新闻本就存在的道德价值。因此,加大对该内容的研究,并给出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1.“标题党”的表现形式

据调查,“标题党”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伪造新闻中不存在的内容。如:2012年的时候,网上某新闻窗口曾弹出这么一则新闻:郭伯雄说今年或有大事解放军听主席指挥[1]。单看这个标题就可明显发现这是一则耸人听闻的事件。而很多读者就会被这一内容吸引,十分好奇今年到底要发生怎样的大事。此时点开该则新闻一看,新闻中并没有郭伯雄描述今年大事的内容,而新闻的主要内容大都为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国防大学座谈中一直强调的内容。由于只是简单报道座谈内容很难吸引读者兴趣,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并提高新闻点击量,新闻播报人员随之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方式,制造了今年或有大事这一舆论噱头[2]。(2) -直追求三俗,导致读者被误导。在现如今的网络上我们不乏看到如:丈夫睡觉时喊情人名字被杀等新闻。这些不实的新闻标题往往会激发读者好奇心,但当读者真的点进去之后会发现,新闻内容与标题完全不同。除此之外,“标题党”们还会将很多年前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再次换个标题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而这一系列做法就是我们所谓的利用标题,恶意制造低俗噱头,误导读者。(3)将某个不重要信息故意放大,曲解事实。例如:吕丽萍后悔与张丰毅离婚,还称孙海英是二百五。这种利用影响力较大的明星做文章的新闻,无疑会让读者点击进去阅读。而且就从标题上看,一般人都会认为两人的婚姻出现问题。但点开这则文章可发现这只不过是吕丽萍开的一个玩笑。这种会让人误会的标题,不仅会给当事人吕丽萍的声誉造成了损害,而且这种曲解事实本意的新闻根本无法体现出新闻的本意[3]。

2.“标题党”的危害

在信息多到爆炸的今天,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都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即:读者在阅读某一新闻或文章的时候,往往先看标题,如果标题具有吸引力,那么读者将继续阅读下去。相反,若没有吸引力读者则不会选择继续阅读。也正是因为该现象的存在,使得“标题党”随之应运而生。所谓“标题党”,其主要指的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平台或者是媒体上发布有着巨大吸引力的标题吸引大众眼球,然而点进去之后发现内容与标题存在很大差异,但又合情合理。据调查可知,“标题党”带来的危害大致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误导读者。对于新闻而言,新聞标题好比新闻的眼睛,若眼睛不清晰,那么这个新闻的传播过程就是失败的[4]。然而当下在传统纸质媒体转向网络新媒体的过程中,因这一转变过程并没让有关人员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所以,网络媒体衍生出了很多不负责的“标题党”。在新闻播报中,“标题党”的出现不仅会误导读者,让读者产生错误的事实判断,而且会消耗读者宝贵的时间。(2)导致媒体公信力有所下降。不负责、胡编乱造是“标题党”所表现出的特征之一,也正是因为“标题党”的这一特征,长此以往媒体的公信力将有所下降,不仅使得媒体威信难以得到维系,而且虚假的新闻报道会使得人们陷入不知情的恐慌中。我们必须清楚知道,对于成熟的媒体机构而言,除了可通过阅读量这一外在因素提高核心竞争力外,还应对媒体机构本身的诚信及信息发布质量加以重视。好的新闻媒体必须用事实说话[5]。(3)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当前,大部分“标题党”为了获取到点击量,都无中生有,既便于当事人没有任何关系的内容也毫不犹豫、不加思索地纳入新闻标题。而人民群众则会在这种不负责的标题召唤下随意评论。这一做法无疑将给新闻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4)让人民群众的理性素养变得越来越低。网络媒体盛行的今天,监管力度的缺乏,给“标题党”腾出了极大的发挥空间。“标题党”的出现不仅会阻碍网络媒体的有序开展,而且会使得人民群众的理性素养变得越来越贫瘠。所谓人心不古,并不是指现在的人不如以前,而是指随着言论自由度的放大,社会逐渐透明化,一旦发生一点事情,没过多久社会大多数人都已经知道了,此时,“标题党”便获得了机会——“标题党”将在最大程度上削弱事件本身的公共意义,从众心理也将在某种程度上让人民群众的理性素养逐渐弱化。

3.“标题党”的防治措施

由上述可知.“标题党”的危害十分巨大。为保证新闻传播及网络生态秩序,提高新闻或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必须即刻采取措施杜绝和防治“标题党”。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首先,需要强化互联网立法,用严格的法律法规打造规范的互联网,避免“标题党”现象随意出现:其次,需要依照相关规定对网络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同时通过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技术与方法,杜绝“标题党”[6]。(2)强化新闻标题的舆论导向性。对于新闻舆论而言,其不仅是反映与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更是指引社会公众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新闻宣传和传播事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此时改善行业作风,提高网络媒体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极为重要。对此,在新闻标题舆论导向的强化上首先需要加强舆论监督,切实解决标题失范引出的实际问题,在维护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其次,新闻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自身职业道德,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与发布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自觉排斥错误观点,杜绝虚假新闻。只有这样才能在避免“标题党”的同时,带给人民群众正确的引导。(3)培养人民群众的理性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对于“标题党”而言,其受众对象为普通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社会大众。而大部分群众之所以会被“标题党”带偏,其原因大都源于群众的理性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强。对此,要想避免“标题党”的危害,就必须注重对人民群众的理性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不在错误的信息中迷失自己,维护好自身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合法权益。(4)从技术层面着手加大监管力度。纵观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可知,互联网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微信、QQ等社交媒体手段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在这些新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我国有关网络监管的技术却并不理想,难以实现对不规范新闻标题进行高效管理。再加上,网络具有互动性强等特征,而且每个受众均可在此过程中充当传播人员的角色,即便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打击网络谣言的法规,但管理力度仍有待加强[7]。面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网络执法人员和网络技术手段的“火眼金睛”,利用网络方式,对“标题党”的关键词进行筛选,并对“标题党”的传播渠道进行依法控制。

以上就是“标题党”的防治措施,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视,避免“标题党”现象出现,准确无误地传播每一则新闻和信息,给予读者正确引导。

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标题党”的存在不仅会误导读者、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而且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降低人民群众对事物的判断力。为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必须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强化新闻标题舆论导向监管等措施,坚决杜绝“标题党”,促进网络生态良好可控、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侯俊豫.微信公众号“标题党”的危害及对策探究[J]传媒论坛,2019,2(18):168-169.

[2]刘刚,试论网络新闻“标题党”的危害与治理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8):137-138.

[3]石柳江,网络新闻“标题党”的危害与对策Ul.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2):42-44.

[4]黄利平,浅析微信公众号“标题党”现象的危害[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1):112.

[5]马智龙.浅析“网络标题党”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视听,2017(02):149-150.

[6]王艳平,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的危害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5(09):125-126.

[7]张志杰,“标题党”现象的危害及治理研究——以新媒体对湖南产妇死亡事件的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5(03):123-124.

【作者简介】党刚,汉中广播电视台助理记者。

猜你喜欢

标题党新闻标题危害
2018世界杯英文体育新闻标题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互联网新媒体中“标题党”现象探析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杜绝网络“标题党”向传统媒体渗透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试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独特性
“标题党”恶意制造坑人噱头有点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