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有效融入分析

2020-12-14陈友利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3期
关键词:数学史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陈友利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点有清晰的认知,同时还需要挖掘数学教学中的其他教育价值,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而对数学史的学习是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基础,因而初中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渗透,将数学这一学科发展中的故事与重要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内容  数学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3-0005-02

数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但是数学知识理论化程度较强,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体系仍然有待完善,因此经常有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师需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转变,丰富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数学学习。所谓数学史是数学这一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相关故事内容,其中包括各种数学方法、数学规律以及数学定理等知识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小故事。将这一数学史融入到数学课堂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发展阶段,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难,教师教学模式落后。现代数学教学体系属于抽象化、形象化的内容体系,并且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理论都是经过仔细地整合和处理之后所形成的,属于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是这也是因为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数学教师大多数还使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数学课堂过于模式化,无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部分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虽然也使用了PPT课件这一类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多数数学教师的教学课件没有进行及时更新。

(二)教师对数学史的认识不够。 数学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也是目前数學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教育行业开始重视改善教学内容,丰富数学课堂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也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数学史对于数学课堂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没有下意识的去融入数学史,降低了数学史在课堂中的价值和效果。教师没有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史的原因是由于教师自身能力不够,对于数学史的了解程度较弱,不能将数学史和数学教学进行有机融合。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只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备课,忽略了对数学史和课外知识进行分析和准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有效融入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渗透。数学史是指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学生透过对知识来源等方面的背景考察,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部分,利用背景文化的渗透,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他们对课堂的专注力[1]。当前,数学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数学史相关知识的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开始引进各类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特别是目前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的智慧教室,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就可以接受到数学教学。在数学课前可以制作有关于数学史的课件或者微课视频,在其中添加人物形象或者和数学史有关的图片,通过在数学课上播放课件或者视频,可以更好地还原数学史发展过程,对于学生了解数学史、学习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二次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函数历史等方面的文化渗透,如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函数的由来”这一知识视频,包括函数的起源、发展、成熟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充分了解函数最早产生于德国的数学家菜布尼茨,后来由18世纪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在此基础上对函数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在19世纪由法国数学家黎曼准确地提出了这一定义。此外,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历史背景中涉及的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以课堂上的实际行动投入到对函数的学习中。

(二)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 对于数学史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本节课要学习的相关知识内容呈现出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渗透,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2]。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学史内容,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准备数学史讲解时,首先需要理清数学史的来龙去脉,保证讲解的内容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使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史从中获取有关于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提升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对于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时,就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了解到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数学史有哪些,然后从中选取与本节课的知识点相关的小故事,为学生进行故事的讲授。如有的教师在了解到相关的数学史后,为学生选取了“丢番图年龄”的数学史故事。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这一故事的讲解,会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并引起他们对丢番图的实际年龄的好奇心,并在课堂上试图以自己的知识计算出丢番图的年龄。在看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教师就要积极为学生讲解丢番图的年龄算法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这样再为学生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时,就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能让他们带着这个疑问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三)课堂授课时适当穿插故事。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虽然这一时期他们思维较为敏捷,但是往往在课堂上的专注力不够,难以认真听教师讲课,学习效果不佳。这时,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穿插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数学史的小故事,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瞬间兴奋起来,进而提高他们的课堂专注力。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很难将精力集中在整节课堂上,是由于数学学习内容较难,学生学习精力不够,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整节课的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增加数学史之后,可以在讲解数学史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学习情绪,还能够为后续的讲解提供良好的氛围。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史故事时,需要注意故事的趣味性和人文性,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对数学史有详细的了解,并且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语言风格,使用更加幽默的语言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提升数学史在数学课堂融入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搭建有效的桥梁。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为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后,还可以再加一句:这一定理又被称作“毕达哥拉斯定理”,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于教师提到的这一公式,必然会追问:为什么同一定理会出现两个名称?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运用数学史解释其中缘由,学生也会逐渐理解缘由:原来这是因为我国发现勾股定理要早于西方两千多年。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还增强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最终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课外及时巩固。初中生对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还要利用课外的自由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的相关知识为学生进行巩固,以创新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数学作业的布置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起到巩固知识、强化数学知识记忆力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主要是由教师为学生布置数学训练习题或者数学试卷,利用题目训练的方式,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种作业布置形式,导致学生将数学作业作为一种任务,影响了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效果。并且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作业抄袭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数学作业过于枯燥、机械,无法激起学生的数学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作业中增加有关于数学史实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后主动了解和知识点有关的数学史实,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后,要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而课后作业的内容可以是让学生自己查阅与不等式相关的数学史知识,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为其他同学阐述自己在课下搜集的知识点,如不等式所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等等。在数学不等式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多个著名的不等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有关于数学家的著名不等式。如赫尔德不等式可以揭示Lp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去探究赫尔德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如著名的杨氏不等式。赫尔德不等式对于初中生来讲理解难度较大,但是在数学作业中让学生去探究有关于著名不等式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接觸到更多有关于不等式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不等式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会加深自己对公式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史的掌握能力越来越成为了学生基础水平、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需要不断提高数学文化的意识,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阮征.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剖析——让数学史在课堂中“飞”一会儿[J].数学教学通讯,2018(14):22-34.

[2]商波.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

猜你喜欢

数学史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上)
歪写数学史:孤独的贵族阿基米德(下)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