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0-12-14张成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3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张成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家庭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留守儿童有所不同,他们的生活条件较差,享受的教育条件也相对较差,加上农村地区独有的社会问题,对农村家庭教育工作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家庭教育也随之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本文着重谈论农村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家庭教育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农村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方案。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教育问题  教育策略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ww(2019)GH238)。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3-0001-02

就农村家庭而言,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恐怕脱离不了“留守儿童”这一词汇。那么为什么会在农村小学中具有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现象呢?这与农村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家长对儿童的管理理念、具体方法以及运用模式等诸多内容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城市务工,他们的子女交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维护留守儿童自身权益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有利于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下面,笔者就从分析影响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农村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家庭教育工作的重心就是孩子,但是就农村地区来说,其中不乏有留守儿童,单是留守儿童管理这一项就已经让农村家庭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也成为了农村教育中的大问题。

那么,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首先,农村经济条件较差,许多父母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这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最为主要的问题。很多家长的工作十分繁忙,一年内与孩子见面的时间不多,导致留守儿童未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个人成长中出现问题。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由学校负责,因此在家庭教育上不够重视,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在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其次,家长的教育管理措施不当导致留守儿童在身体和心灵上遭受严重伤害,已经有很多留守儿童选择了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这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最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往往对留守儿童采取打骂式教育,未能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思想变化情况。很多家长认为只要保障孩子的良好物质条件就万事大吉,因此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与良好人格塑造。隔代教育中会出现种种问题,例如爷爷奶奶的放纵和宠溺、思想代沟等让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养成正确而积极的行为,容易做出害人害己的糊涂事,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老年人在教育理念上较为落后,而且也未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无法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开展教育工作,也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最后,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接入了互联网后,网络文化中的糟粕文化会对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往往沉迷于电子游戏等,从网络虚拟世界中获取现实世界无法给予的快乐,对于个人思想和心灵造成腐蚀。家长对于留守儿童的行为未能进行及时制止,认为只要孩子保持健康和安全就可以,导致留守儿童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

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分析,相关的家庭教育策略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施行家校共育制度

1.家长定期和老师联系并了解情况

留守儿童的家长长期外出劳务活动,无法尽到监护责任,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家长是合法的第一监护人。因此家长应该明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落实自己对他们的监护责任,并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管理义务,无论自己所从事的外出劳务活动多么繁忙,作为孩子的父母都应该抽出部分时间,通过老师详细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在孩子没有异常情况的前提下,也需要每隔2~3个星期向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近况,比如可以通过与老师视频通话来了解孩子的近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近况,将孩子的教育作为“大事”放在自己的心上。

随着信息交流便捷性的提升,家长和老师、学校的沟通联系也会更加密切,可以通过微信和QQ等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同时,家长也可以与老师共同制定教育方案,针对孩子的个性发展特点实施教育工作,确保家校共育制度可以有效落实并执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環境。

2.部分在本地工作且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也可以成为关爱农村其他留守儿童的源泉

这就需要老师在召开学生家长会之际,向这部分家长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与每一位家长展开详细交流与沟通,在家委会的带领下为学生家长们制定互帮互助方案,与所有学生家长达成共识并与他们展开相互合作,一起行动起来关爱班级中缺少亲情呵护的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弥补他们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关爱和温暖。农村地区的学生相对较为质朴,因此在农村学校实施此方案相对较为容易,对解决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也会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通过互助式儿童关怀,能够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局限性问题,实现资源高效化利用,真正从家长的角度对留守儿童时时关怀与照料,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问题,从而在心理和思想上进行正面引导,防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家长要自行安排时间,抽空回来看看孩子

对于处于留守状态的儿童而言,他们的心理状态与正常家庭条件下孩子的心理状况是完全不同的,孤独、无助充斥着孩子幼小的心灵,无时无刻不伴随在孩子的生活中,甚至情况严重时还会遭到他人无情的嘲笑,并对留守儿童进行戏弄,给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带来无法愈合的创伤。为了能够改变现状,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家长必须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夫妻双方提前安排好休假,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去看看孩子。尤其是在节假日当中,学校往往会组织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参与到活动当中,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可以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特点,确保家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多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认识到家庭教育之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现实意义,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二)家长要学习科学的教育引导方法

1.家长要和留守儿童平等沟通,以心换心

对于处于留守状态的儿童,家长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以任何理由或借口进行搪塞,而是要秉持高度负责的教育态度,与孩子进行深刻的交流与沟通,以将心比心的方式对孩子们付出真情,使孩子们能够对自己吐露心声,让他们能够发自内心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关心,才能够获得留守儿童的真心认同,使留守儿童能够敞开心扉让家长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家长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认识到与孩子的平等关系,从朋友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遇到的問题并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建议,使其能够敞开心扉与家长沟通交流。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肯定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良好表现,从而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态度。

2.家长要为留守儿童指明前进方向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从不缺乏认真学习的本领,而是源自内心的排斥学习,所以家长要根据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儿童的具体情况展开全面剖析,寻找孩子们不喜欢学习的真正原因,比如留守儿童由于内心的自卑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环境,与其他同学不能融洽相处而感到无助,只有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正确指导。家长也需要从教师和学校那里获取反馈信息,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情况,从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留守儿童坚定信念。增强留守儿童的是非判断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对错,防止出现违法犯罪等行为。

3.绝不可采取冷暴力、体罚等方式

家长亦师亦友,是孩子们灵魂的铸造师,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长是他们未来道路中的灯塔。所以,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家长绝不可以采取冷暴力或体罚的方式对待,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权威更是错上加错,那样不仅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表现行为,同样也会使效果适得其反,情况严重时,还会将留守儿童逼上绝路。家长应该克制自己的行为,为留守儿童做出良好的榜样,通过正面引导与熏陶的方式使留守儿童自觉发现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家长的鼓励下进行改正。家长应该认识到留守儿童在心灵上的脆弱性,多对其进行关怀,使其感受到家庭和亲情的温暖,实施情感教育。

(三)预防隔代教育问题

1.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

在对留守儿童进行隔代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因为受条件限制,他们的文化程度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不能在学习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指导,甚至也不能给予他们任何帮助,但是他们却非常关爱孩子们,甚至这种关爱常常会转变成为对孩子们的溺爱,不能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中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纠正。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应该及时且详细地了解留守儿童们的家庭状况,而这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们与爷爷奶奶的相处状况,从而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状况实施正确的教育策略。应该定期对留守儿童开展家访活动,通过与孩子爷爷奶奶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全面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分析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等等,确保做好全面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全方面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可以与社区进行联合,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成长。

2.让爷爷奶奶培养孩子的某一良好的兴趣爱好

作为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并不是完全没有教育责任,相反,爷爷奶奶伴随留守儿童的时间仅次于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与孩子们的爷爷奶奶相互沟通,根据他们的具体状况采取特定的“措施”,以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比如教孩子们学下象棋、剪纸等。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生活和学习中才能逐渐找到方向与目标,避免在生活中浑浑噩噩、颓废度日。应该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使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学校得到展示,从而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四)消除现代网络的不良影响

1.培养留守儿童的文明上网意识

只有让留守儿童在上网时具备明确的认知态度和文明意识,才能让他们对网络秉持正确且冷静的认知态度,才不会为逃离生活中的困难而选择沉迷网络。对于孩子们的家长而言,培养他们正确的上网意识,让他们摒弃网络中的糟粕内容,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家长要自己学习一些实用的网络管控办法,例如远程操控电脑的启动时间、远程监控孩子的网络行为等等。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使其能够在网络中分辨是非对错,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合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提高自我。对上网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置儿童模式,鼓励孩子走向现实生活中获取快乐。

2.修习传统文化,提高思想品质

优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因为受到不良内容的影响,导致他们缺乏优秀传统的熏陶而养成了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此,家长需经常与老师沟通,向他们请教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并在节假日和孩子生日的时候给他们带一些传统文化学习用品,对于这些东西,留守儿童会将其视作珍宝,也定会努力学习,从而可以将注意力由网络转向传统文化的修习,提升思想品质。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可以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等进行熏陶与感染,使其在开展先进文化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全面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而实现帮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束语

家长都需要认识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诸多盲点和难点,并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的家庭教育方案,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教师的力量解决教育难题。当然,上述的诸多分析只是笔者根据近些年来农村家庭教育状况的真实反映,帮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所总结出的一些常用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农村地区的各位教师和家长能够具有部分帮助作用。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田倩倩.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榆次区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5-109.

[2]郑奎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6(49):290.

[3]袁凤琴,袁真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2):82-84.

[4]张礼,蔡岳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8(07):64-66.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