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5年春河南省整顿初级社研究

2020-12-14

关键词:河南日报社长社员

李 贵

(郑州轻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整社的缘起

1953年夏,全国一度出现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10月份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开始对粮食进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销售。由于当时全国农户有一亿多,国家直接向一家一户收购粮食难度非常之大,于是,把分散的农户组成合作社就变得非常迫切。10月26日至11月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三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在会前和会议期间,毛泽东就农业合作化问题同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他说:“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可带动互助组发展”,“要分派数字”,“多了冒进,少了右倾”,“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纠正急躁冒进’,总是一股风吧,吹下去了,吹倒了一些不应当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倒错了的,应当查出来讲清楚,承认是错误,不然,那里的乡干部、积极分子,就憋着一肚子气了”。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16、117、119、120页。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会议制定了初级社发展计划。会后,各地开始把发展初级社作为互助合作运动的中心环节。12月,中共中央进一步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初级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经过一年的发展,到1954年底,河南省初级社达到27362个。②《中共河南省委员会指示各地整顿与巩固农业合作社》,《河南日报》1955年1月22日第1版。期间,在河南省委的领导下,各地对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包办代替等现象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纠正。但由于合作化处在大发展阶段,干部精力主要在办社,对整顿工作抓得不够紧,一些地区急躁冒进、建社粗糙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迫命令。如1954年11月,中共项城县七区区委派干部赵明文到冯营村领导建社。他走到村东头,碰见东头的农民张文广说:“西头的走社会主义哩,你们是走还是不走,快说!”张文广怕说“落后”,回答:“走嘛”。村东头的农民认为自己的地坏,和西头的成一个社,能沾点光(西头的地好),也都去申请入社。村西头的农民张书琴、张国均等去问赵明文:“咱们不是光西头的组织一个农业合作社吗?东头的农民为啥也来申请呢?”赵明文大发脾气,说:“看你们小农自发思想多严重,光兴您活着,叫别人死……”这样一训斥,不通的也“通”了。①高家典:《在办社工作中强迫命令造成的恶果》,1955年4月14日,第2版。荥阳县司马乡扩社建社时,对入社的表扬,不愿入社的批判,宣传不入社是自发势力,致使部分中农入社不自愿,生产消极。②马任平:《司马乡在巩固社的工作中是怎样贯彻阶级政策的?》,《河南日报》1955年2月6日,第2版。宜阳县五区王眷乡第一社转社时,四户中农有顾虑不愿转,乡干部威胁说:“统购就是鞭子,你单干不转社就多购你粮食,用鞭子赶着叫你转。”③惠明深:《中共宜阳县委不重视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河南日报》1955年1月27日,第2版。四户中农吓的无可奈何地转了。

(二)干部水平低,有松劲情绪,生产管理混乱。如长葛县刘庄乡的一个新建农业社社长程金牛,不知如何组织劳动力干活,苦闷地说:“在建社训练班中学习的卖完了,社建成了,就是410亩地,男女劳力几十个,指挥不开。”④张继光:《中共长葛县委召开新、老社长会议,集中交流巩固农业合作社的经验》,《河南日报》1955年1月28日,第2版。襄城县第一区方窑乡是该县合作化试点乡,全乡657户,1954年冬季新建了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加上原有的5个老社,全乡有394户入社。社建成后,正是“三九”天气,大雪初晴。工作组和乡支部普遍产生了松一口气的思想,说:“建社是大事,生产、巩固社是常事,社建成任务完成了,可该歇歇吧。”⑤李茂春:《要巩固社必须抓好生产——襄城县方窑乡巩固新建农业合作社的经验》,《河南日报》1955年1月28日,第2版。宜阳县一区石村乡第一社,209个劳动力冬季很少有人搞农业生产,却有八九十个劳力用将近90万元的本钱上山捉狐子,有8人用16万元买檩条、目椿架起凉子捉鱼。全社积肥6万斤的计划,却只完成了1.2万斤。⑥惠明深:《中共宜阳县委不重视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河南日报》1955年1月27日,第2版。

(三)存在一些三类社。⑦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作时,常将工作对象进行分类、排队,以区别处理。通常分为三类,一类是好的,二类是一般的,三类是落后的,“三类”往往是工作的重点。三类社大都是在上级部门催促下匆忙成立的新社,基本不具备办社条件。如获嘉县368个新社中,有15个三类社。这些三类社的特点一般是:基础差,骨干弱,思想发动差,“四评”搞的粗糙,遗留问题突出。少数社基本没有建成,既不像社又不像组,大部社员入社不自愿。六区落安营第三社土地、牲口均未评议,农具虽然评了价,但社员又各自搬回家去了。集体做活时为了讲“厚道”,不进行评工计分。二区三位营一个社,副社长和部分社员已经到社外另找对象进行生产。⑧张明殿:《在整顿、巩固农业合作社中应特别加强对三类社的领导》,《河南日报》1955年3月23日,第2版。南阳县互助合作重点常庄乡,全乡除于新春社经过1954年秋收前整顿上升为一类社外,有9个二类社、2个三类社。二、三类社的共同特点是骨干少、弱,社员觉悟低,经营管理混乱,死分死记,社员生产情绪不高。三类社尚未树立起贫农优势,如第九社,13个管理委员中,贫农5人,中农8人,1954年种麦时,适宜种小麦的早茬地,种成豌豆大麦,麦播只完成计划的63%;账目也相当混乱。⑨李振华、苏中钢、张长义、李西坤:《南阳县互助合作重点常庄乡存在严重问题》,《河南日报》1955年3月31日,第1版。可以看到,当时对三类社的界定,除了一般的基础薄弱、管理混乱之外,也把领导成员的阶级构成作为重要参考指标。这与中共的阶级斗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在此前开展的改造落后乡运动中,毛泽东对此就有所阐释。①1953年9月,毛泽东提到:“梁漱溟又攻击我们的农村工作‘落后’,下级干部‘违法乱纪’。现在乡村里面,所谓落后乡确是有的。有多少呢?只有百分之十。为什么落后呢?主要是因为反动分子、宪兵特务、会道门头子、流氓地痞、地主富农混进来当了干部,把持了乡村政权,有些人还钻到共产党里来了。在严重违法乱纪的干部当中,这些人占了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其他还有些是蜕化变质的干部。所以,在落后乡,主要是打击反革命分子的问题,对于蜕化变质的干部也要清理。在全国,好的和比较好的乡是多少呢?是百分之九十。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心中有数,不要上梁漱溟的当。”参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14页。在此后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村整社中,从领导成员的阶级构成方面界定三类社将成为一种固定模式。

由于上述问题,一些农民要求退社,如淮阳县大张营乡8个初级社,有186名社员要求退社,占社员总数的25%。②中共商丘地委:《关于正确处理退社农民问题的指示》(1955年4月29日),商丘市档案馆藏,1-1-28。对于农民的诉求,一些地方并未遵守“退社自由”的原则,而是设置层层障碍来阻挠,如夏邑县韩守礼自发社中农社员韩文田,入社时牲口投资84元,出社时只准带走20元,轧花车入社时作价300元,出社时仅作价180元。③中共商丘地委:《关于正确处理退社农民问题的指示》(1955年4月29日),商丘市档案馆藏,1-1-28。个别地方直接把退社说成是“破坏社会主义”,甚至把要求退社的社员关起来反省。④《如何正确地对待要求退出农业社的社员》,《河南日报》1955年4月26日,第3版。这就侵犯了部分农民尤其是中农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安。与此同时,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也全面展开。由于1954年夏季全国许多地方遭受严重水灾,粮食生产计划没有完成,而粮食收购却比原计划多购了100亿斤,以至于有些地方(包括河南)挖了农民的口粮。⑤《邓子恢传》编写组:《邓子恢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3页。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致使1955年初农村形势骤然紧张起来,河南及全国其它地区的一些农民开始破坏性的宰杀耕畜和砍伐林木。

二、整社的过程

面对被毛泽东称为“生产力起来暴动”⑥1955年3月中旬,毛泽东听取邓子恢、杜润生等汇报农村互助合作和粮食征购情况时说:“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生产力会起来暴动。”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55页。的严峻形势,1955年1月4日,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向中共中央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制订一个全国性的章程,明确农业合作社的半社会主义性质,以规范干部行为,消除群众顾虑;二是合作化运动转向控制发展、着重巩固阶段。⑦《邓子恢传》编写组:《邓子恢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4页。中共中央采纳了邓子恢的建议,于1月10日发出了《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通知》指出,在1954年新成立的合作社中,“有相当部分是无准备或准备很差的条件下成立的”。因此,“整顿和巩固这40几万个社,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河南已决定从5万个社减为4万(1955年合作社发展计划——引者注),这是适当的”。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一九五八—一九八一)》(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277、278页。随后中共中央又连续发出《关于大力保护耕畜的紧急通知》、《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河南省委积极响应中央决策,于1月17日发出了《集中力量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要求各地、县委集中力量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2月5日至26日,省委又召开了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检查了1954年秋季以后,大部分老社中存在的盲目扩大偏向和新建社不巩固等情况,要求整社工作,应发动社员制定切合实际的增产计划,改善劳动组织和评工记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杜绝贪污,保证增产。①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共产党志》第13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4页。

3月22 日,中央农村工作部发出《关于巩固现有合作社的通知》,指出:“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60万个,完成了预定的计划。不论何地应停止发展新社,全力转向春耕生产和巩固已有社的工作。”“有些地方怕数字减少,百分比下降,就不敢贯彻自愿原则,这是不对的。”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一九五八—一九八一)》(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308、309页。此后,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转入停止发展、全力巩固阶段。5月4日,河南省委也再次发出《关于大力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做好整社工作。

可以看出,短短几个月内,中共中央和河南省委多次发指示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农业社的巩固问题,这一方面反映了党对整社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农村形势确已非常严峻。

按照中央的指示和省委的部署,河南各地着手对新老农业社进行整顿。1955年1、2月间,郑州、新乡、安阳、南阳、洛阳等5个专区和64个县先后召开了有新、老社长、驻社干部等参加的巩固社的座谈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具体布置如何结合生产做好巩固社的工作。信阳、商丘、许昌3个地委也都召开了巩固社的会议,许昌地委还组织了经验报告团,到各地传播巩固社的经验。安阳地区各县还特别注意了对三类社的整顿提高,配备了295个较强的县、区干部,帮助做三类社的巩固工作。③《我省各地继续贯彻省委第三次互助合作会议精神,开始重视新老社的整顿巩固工作》,《河南日报》1955年2月3日,第1版。以下是几个整社的具体案例:

襄城县第一区方窑乡的13个初级社建社遗留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各种组织不健全,思想比较混乱。社员有三种情况:少数社员特别是妇女产生了依赖社的思想,她们说:社建成了,有社长有委员,可用不着咱操心了,社里叫咱干啥就干啥。有的看到社里生产没有头绪,认为还不如自己单干时生产搞得好,思想动摇。方林寺社社员方群说:“我看社里乱七八糟,明年光等吃照顾粮了。”大部分社员积极要求搞好生产,社员方方说:“社建成了,不赶快搞生产,明年可有着急的时候了!”工作组和乡支部摸清了这些情况后,首先召开了党支部会,总结建社成绩,评选模范,鼓起干劲。然后针对存在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扭转松劲思想。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四查、四算、三找”,讨论搞好生产的办法。四查:查人力——当前全乡1102个男女劳力没有全部投入生产;查畜力——全乡有290头牲口闲着;查肥料——全乡6500车粪没有送地;查农具——春耕生产需用的农具未修好。四算:算增产——全乡6590亩麦子,每亩上两车追粪,可增产四十斤,全乡共可增产26360斤,可买双铧犁200部;算时间……“三找”,运用村算大账,社算小账,户算细账的方法,扭转了干部和群众的松劲情绪和社员的混乱思想,鼓起了大家搞好生产的信心。在普遍开展宣传发动的同时,工作组干部和党员分头深入到13个社,组织社员开展冬季生产。以党员王书江所在社为例,该社首先召开社务委员会,进行农活站队,研究送粪和积肥的具体办法,修订了冬季生产计划,将全社97个男女劳力组成送粪、积肥、撒粪、检查农具、副业等小组,开展竞争。第二天,男女社员都积极行动起来了,一天送粪14车,积肥15车,积尿1500斤,积草木灰120斤,掏鸡窝粪500斤。④李茂春:《要巩固社必须抓好生产——襄城县方窑乡巩固新建农业合作社的经验》,《河南日报》1955年1月28日,第2版。

长葛县到1月10日,已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468个,其中大部分是冬季新建的。1月28日,中共长葛县委召开新、老社长会议,将新老社混合编组,相互解答问题,交流巩固农业社的经验。先进第二农业社社长王振法介绍了如何当好社长,共同第一农业社社长孙小狗介绍了经营管理经验,光明第一农业社社长马福海介绍了如何确保增产,东方第一农业社社长王国福介绍了如何管理好财务工作等。罗庄乡新建金星第四农业社过去死分死记,两个人一天只铡草300斤,担煤没人去,社干部不负责任。社长马喜周听了老社介绍经验后说:“俺社生产搞不起来的根,就是没建立责任制,死分死记,不能奖励劳动,回去后把劳力组织成队,社干部分工负责,实行按件论工,我再深入生产过程检查。”经过相互交流经验,每个老社都和周围的两三个新社建立了联系。①张继光:《中共长葛县委召开新、老社长会议,集中交流巩固农业合作社的经验》,《河南日报》1955年1月28日,第2版。

当然,各地整社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也有不太成功的例子。同样的政策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干部们的领导水平和工作方法不同。襄城、长葛等地整社干部通过深入调查,了解了社员群众的思想,采取疏导的方法交流经验、化解矛盾,使农业社巩固了下来。平舆县红星农业社负责整社的主要领导则作风蛮横,用强迫手段打压退社群众,虽然暂时稳定了农业社,但问题却愈积愈多,矛盾愈积愈深,为以后的乡村治理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三、结语

总体而言,1955年春河南省的整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收缩减少了247个不成熟的初级社,其中多半转为了互助组。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一九五八—一九八一)》(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401页。截至6月份,全省4.4万多个初级社经过整顿的达到3.1万多个,占总社数的71.9%。经过整顿,一些社管理混乱的情况得以扭转,三类社数量大大减少。据南阳专区对整顿过的431个社的统计,整顿前,一类社占38.7%,三类社占18%;整顿后,一类社占62.9%,三类社仅为3.2%。③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河南农业合作化运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同时,河南省的农业社还到国家多方面的扶持。中国人民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在1955年上半年给予全省农业社近2000亿元的农业贷款,平均每个社得到500万到700万的经济援助。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为农业社准备了大批春耕生产资料,双铧犁比1954年多供应了7000多部,水车增加了好几倍。省各级农林部门替农业社训练了20万名农业技术员、双铧犁手和会计人员。④《我省四万多农业社受到国家多方面扶持》,《河南日报》1955年2月3日,第1版。农业社的发展逐步转入健康轨道,大多数社都增了产,社员也增加了收入,河南省农村的紧张状况随之缓和了下来。

猜你喜欢

河南日报社长社员
如何讲好河南故事
十八大以来《河南日报》时政报道创新路径探讨
酬道平社长
借力重大主题,形成媒体融合发展新突破
社长大人和他的FANS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社长/总编荐书录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