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与掌侧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0-12-04李开春王江华孙宏斌陈朝平

大医生 2020年1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桡骨

李开春 王江华 孙宏斌 彭 超 陈朝平 周 兴

(曲靖市中医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

在目前医院骨科患者疾病治疗中,由于老年患者受骨质疏松等情况影响,增加了患者出现骨折的概率,影响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其中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活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采用科学的骨折复位治疗方法,确保患者腕关节功能正常。本研究深入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与掌侧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曲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60~76 岁,平均年龄(69.68±4.03) 岁;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1.45±3.54)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首先依据患者X线检查结果,相应确定骨折部位及病症情况,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后,将患者上肢由助手握紧或选择其他固定方法后,由医生握紧患者手掌,并将双手拇指并列与骨折远端背面位置,其他手指靠近患者腕掌部位。完成上述环节后,确定骨折定位准确,持续牵拉患者手掌直至矫正复位重叠异位后,将手掌屈腕关节部位,患者骨折远端向背侧部位开展按压,以实现腕关节尺偏。完成后复位后将患者肘部恢复正常,并将前臂调整至旋前屈肘形状,保持角度垂直,并使用小夹板外固定,使用绷带将患者前臂下端捆扎后固定腕关节。

观察组采用掌侧钢板固定方法,指导患者将患肢外展在手术台上,依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全身麻醉或患肢臂丛神经阻滞并常规消毒铺巾。当麻醉起效后,自患者经桡侧弯屈肌腱鞘入路,并沿腱鞘体表做一长度适宜的纵向切口,并向远端以“Z”字形延伸并越过掌侧腕横纹,牵引桡侧腕屈肌向尺侧,切开桡侧腕屈肌深层,并分离拇长屈肌肌腹与肌腱,暴露并分离旋前方肌,充分暴露桡骨远端掌侧面。完成上述环节后,清理患者骨折部位碎骨及血肿后,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并依据实际情况放置钢板,并做好固定处理,同时使用C型透视仪观察复位情况,确定复位无异常后,锁定钢板螺钉,最后冲洗并缝合,给予患者常规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完成手术治疗。

1.3 评估指标

2组患者完成相应治疗后,使用X线检查患者骨折治疗情况,依据检查结果,患者X线检查结果分为良好、一般、无效。其中良好是指骨折与解剖部位对位接近,复位效果显著;一般是指患者关节面平整,骨折基本解剖对位;无效是指患者X线检查存在异常,手术治疗无效果。采用患者自我评价腕关节问卷(PRWE)及本院自制治疗满意度量表,对比分析2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腕关节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其中PRWE分值越高,患者腕关节恢复情况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X线检查评估对比

2组患者采用不同骨折治疗方法后,患者X线检查评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照组良好17例,一般33例,无效10例;复位有效率为83.33%(50/60)。观察组良好39例,一般18例,无效3例;复位有效率为95.00%(5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1,P=0.008,P<0.05)。

2.2 2组患者腕关节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

2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患者腕关节评分对比具有较大差异,其中对照组PRWE评分为(18.39±5.23)分,患者满意度为(68.36±4.84)分;观察组PRWE评分 为(11.46±3.28)分,患 者 满 意 度 为(69.89±5.24)分。2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8.695),而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99,t=1.661)。

3 讨论

在当前医院临床骨科患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受外力冲击或其他因素影响,各类骨折创伤情况发生率不断增加,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老年患者受身体机能下降与器官功能退化情况影响,增加了患者出现各类骨折情况,其中以桡骨远端骨折较为常见,对患者日常活动造成影响,需要及时介入相应复位治疗,确保患者生活质量[1-4]。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方法主要是指依据骨折部位X线检查结果,在不采用有创手术基础上,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治疗。采用该类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患者骨折情况,实现骨折复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采用手术治疗方法造成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5-8]。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该类骨折复位效果存在较大缺陷,不利于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并造成复位治疗效果不显著现象。

而采用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能够最大限度上提高患者骨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具体而言,采用该类治疗方法,医生可以直观患者的骨折情况,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有效且精准的复位治疗。在这基础上,继续使用钢板固定,有效确保患者复位治疗效果不受影响。与此同时,采用该类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增强患者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本研究中,采用掌侧钢板固定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X线检查评估明显优于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的对照组患者的评估结果(P<0.05),采用掌侧钢板固定的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的对照组患者更加理想(P<0.05),而2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相对于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方法的结果,采用掌侧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其治疗效果优于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而两种治疗方法患者满意度相同。可依据患者需求选 择。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桡骨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