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比效

2020-12-04

大医生 2020年1期
关键词:离子通道普罗洛尔

塔 娜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症状即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症状会加重患者病情,引起心力衰竭,严重者还会引发死亡。临床上对该症状只能选择药物治疗,选用的药物大多为抗心律失常药物[1],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很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停药后还会复发,因此需要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方案。近些年,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在心律异常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这两种药物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中,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2组,每组50例。A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30±2.32)岁;其中心肌病15例,冠心病22例,慢性心肌炎13例。B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8.02±2.46)岁;其中心肌病14例,冠心病20例,慢性心肌炎1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检查存在心律异常。

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肝肾等脏器疾病,对实验药物过敏。

1.3 方法

对照组(A组):选用的药物为普罗帕酮片(药物来自石家庄中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670,规格:50 mg×100片),初次使用剂量为 150 mg,3次 /d,均为饭后用药,接受1周治疗后没有明显效果,则每隔5 d增加一次单次服用量,有效果后停止加量,每日使用剂量不超过900 mg。

观察组(B组):选用的药物为索他洛尔片(药物来自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38,规格:80 mg×24片),开始时每次用药量为 40 mg,2次 /d,均为饭后服用,接受1周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则每间隔5 d增加一次单次服用量,有效果后停止加量,每日使用剂量不能超过120 mg。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最小Q-T间期、最大Q-T间期、Q-T离散度、血清中细胞因子IL-8和TNF-α水平。其中Q-T间期用18导联心电图测量,Q-T离散度为最大Q-T间期和最小Q-T间期之差。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则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Q-T间期及Q-T离散度比较

A 组 最 小 Q-T间 期 为(367.70±22.86)ms,最 大Q-T间期为(417.22±28.19)ms;B组最小 Q-T间期为(418.46±27.60)ms,最大 Q-T 间期为(445.19±36.42)ms。B组最小Q-T间期和最大Q-T间期均高于A组(t1=10.370,P=0.001;t2= 9.886,P=0.001);A 组Q-T离散度为(48.61±3.92)ms,B 组 Q-T 离散度为(35.70±2.59)ms,B组Q-T离散度低于A组(t=8.319,P=0.002)。

2.2 2组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A 组 患 者 IL-8水 平 为(101.70±13.52)ng/L,TNF-α水平为(2.11±0.80)μg/L;B组患者IL-8水平为(60.23±10.16)ng/L,TNF-α 水平为(1.50±0.47)μg/L。B组 IL-8和 TNF-α 水 平 均 低 于 A组(t1= 10.008,P=0.001;t2 = 7.642,P=0.004)。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一类症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相关研究[3]发现,心脏电信号由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电流传导,其中必须保证心肌细胞的钙、钠、钾离子通道都处于开放和动态平衡状态,才能确保心脏正常工作。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就是钙、钠、钾等离子通道出现异常,失去平衡,从而使得心脏电信号传导紊乱。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因此,药物的选择是保证良好疗效的关键。

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以及心功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例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以及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等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于较严重的心律失常,例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患者发生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晕厥、甚至猝死的可能。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存在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各种心律失常都能够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监管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引起心肌缺血的情况较少。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各型的心律失常均能够诱发心肌缺血,主要体现在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等。(2)不一样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脑血流量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不同。对健康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障碍则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假如脑血管产生病变,可能造成脑供血不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严重可出现失语、瘫痪等永久性症状。(3)患者心律失常后,其肾血流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常临床上表现为少尿、蛋白尿以及氮质血症等。(4)在患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时,会降低其血流量,以及产生肠系膜动脉痉挛,进而导致胃肠道缺血的症状,例如腹胀、腹痛等,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出血、溃疡以及麻痹等情 况。

临床上用于心律失常治疗的药物多种多样,但大多数用药后一旦停药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近些年,随着普罗帕酮和索他洛尔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普罗帕酮属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阻滞钠离子通道,抑制钙离子的内流及心肌的慢反应,用药时还可以保证细胞膜的稳定,房室结、心房、心室的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也得到延长;同时还可以改善心肌传导系统的阻滞情况,延长其不应期,从而提高心肌阈电位,其兴奋性降低,该药物针对各类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律失常反应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普罗帕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在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中并不适用。而索他洛尔属于一类合成得到的外消旋体混合物,具有非选择性,可用于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适用于Ⅱ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用药后结合β受体,对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降低离子通道中儿茶酚胺的升高速度,有效刺激心肌的收缩,有效延长心室、心房的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其抗心律失常症状的效果十分显著,而且索他洛尔也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曹希成[4]等的研究也证实,相比于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中反应的Q-T间期可以判断机体生物信号处理情况、心脏电生理等,Q-T间期的长短直接反应心室的复级时间及传导时间,Q-T离散度则可用于判断心律不齐的高危性,Q-T间期、离散度均可以判定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Q-T离散度越大,说明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越差,患者停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IL-8属于一种趋化因子,主要是由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可以和相应受体结合,参与到机体的生理、病理等过程,可调节机体炎性反应,TNF-α属于一类小蛋白分子[5],主要有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分泌,可以和干扰素起到协同作用,直接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各类相关的细胞因子也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对本院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采用普罗帕酮和索他洛尔治疗,将Q-T间期、Q-T离散度及以上两种细胞因子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表明索他洛尔治疗效果优于普罗帕酮,建议可将该药物作为有效考虑的治疗方案[6-8]。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B组患者最小Q-T间期和最大Q-T间期均高于A组,且B组患者Q-T离散度低于A组;B组患者IL-8和TNF-α则低于A组。以上各项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结果比较可以充分证明,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普罗帕酮。

综上所述,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两者相比索他洛尔在疗效方面更占优 势。

猜你喜欢

离子通道普罗洛尔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价值体会
爱吃辣的树鼩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研究进展
高考生物常见失分点
房颤的危害不能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