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12-04郑宏伟

大医生 2020年1期
关键词:肱骨成功率钢板

郑宏伟

(北京普仁医院,北京 100062)

骨折的发生可为非正常运动时受到过大外界作用力导致,或骨质量随骨密度下降而降低,应力范围缩小导致正常运动下发生骨折。前一类骨折多见于车祸、机械事故、高处摔落,后一类骨折多见于老年群体,以骨质疏松病患最为常见。骨骼作为人体负责支撑的重要组织,骨折发生后失去正常支撑能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当及时予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其主要指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质不完全或完全性段断裂,发生率占全身骨折5%左右[1]。此类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群,骨密度下降为骨折发生的高危因素。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显著上升,临床有关治疗方案遂受到重视[2]。当前此类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固定效果欠佳,患者易发生二次骨折。为促进患者骨愈合,临床多采用内固定术为多种骨折治疗中常用手段,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多采用锁定钢板完成内固定治疗,本次研究着重分析锁定钢板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普仁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5.13±4.97岁),观察组32例,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65.85±4.76岁)。病情显示:重物压伤23例,车祸撞击35例,坠落摔伤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无严重免疫功能异常;(2)凝血功能正常;(3)年龄< 90 岁;(4)非骨质疏松性骨折;(5)将 CT、X线等多项检查确定满足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条件;(6)患者知情此次治疗方案后自愿加入且愿意接受随访。

排除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2)随访失联;(3)合并全身性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4)患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5)纳入标准有1项或多项不满足。本次研究已获北京普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措施,采用手法复位或牵引复位,采用夹板固定。观察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从三角肌、大胸肌间沟入路,常规分离后充分暴露患者骨折端,在尽可能不剥离骨膜的情况下对其骨折周边血肿进行清除,检查肩袖是否合并损伤,进行复位操作,并通过C型臂X线机观察复位效果并适当调整,选取长度适宜的锁定钢板,在患者肱骨大结节下5~8 mm处及结节间沟外后方2~4 mm位置进行固定,再次检查确定复位情况,观察螺钉是否超过关节面并进行调整。

1.4 观察指标

收集2组患者肩关节评分、疼痛情况,记录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治疗效果。(1)以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Neer)完成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估,总分为100分,获得分值越高,则表明功能越好。(2)通过视觉模拟法(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情况。(3)并发症包括感染、肩关节疼痛、畸形愈合、关节黏连。(4)治疗效果是指患者随访2年后进行骨折断端复查,分析患者治疗成功率情况:患者骨折断端处愈合较好,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Neer、VAS评分情况对比

对 照 组 Neer评 分(64.12±9.36) 分、VAS评 分(3.76±1.25)分;观 察 组 Neer评 分(83.69±6.52)分、VAS 评分(1.04±0.31)分;(Neer:t=9.063,P=0.001;VAS:t=11.930,P=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Ne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对照组骨愈合时间(106.63±12.15)d、住院时间为(13.47±2.85)d;观察组骨愈合时间(86.74±10.67)d、住院时间为(9.25±2.14)d;(骨愈合时间:t=6.860,P=0.001;住院时间:t=6.620,P=0.003),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患者并发症以及治疗成功率情况对比

对照组感染2例、肩关节疼痛3例、畸形愈合2例、关节黏连1例,并发症发生率26.67%(8/30),治疗成功23 例,治疗成功率76.67%(23/30);观察组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3.13%(1/32),治疗成功32例,治疗成功率 100%(32/32);(并发症:χ2=6.915,P=0.009;成功率:χ2=8.417,P=0.004),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车辆的增多,以及老龄化人口基数的增长,使得骨折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而肱骨近端骨折属于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人体肱骨近端部位解剖位置较为复杂,临床治疗的难度较常规四肢骨折更高[3-4]。既往保守治疗虽可避免患者受到二次手术创伤,但易发生关节黏连、肩痛等并发症,尤其是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保守治疗局限性较大,因而临床上推荐此类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优先考虑。

锁定钢板为一种临床常用固定装置,于21世纪初逐步开始在临床应用,其以肱骨近端解剖结构为设计依据,具有成角稳定性[5-6]。锁定螺钉在患者骨骼内形成三维稳定,可有效维持骨折端稳定,且具有良好包容效果,给予患者锁定钢板固定后所形成的包夹效应可帮助肱骨头关节面解剖复位[7]。同时锁定钢板在复位困难时,利用其解剖形态优势或者杠杆作用,起到复位作用;缝合肌腱止点的缝合线穿过钢板周围的缝合孔,可以起到张力带作用,稳定肩袖结构的作用。在白捷等人的研究中发现[8],锁定钢板实际应用时与骨面留有一定间隙,可见消除钢板与骨重压接触时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改善患者血供,利于骨膜生长,相较于保守治疗方法,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患者预后骨恢复效果更好。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Ne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此类骨折中给予锁定钢板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肱骨骨折治疗中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缩短其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肩功能,使整体疗效确切,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肱骨成功率钢板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