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学习的学习空间构建与应用

2020-11-28周叶

商情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习空间混合学习

周叶

【摘要】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将数字化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传统的学习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需求。本课题以《国际谈判英语》课程为例,以模块.项目.任务作为设计主线,对《国际谈判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并将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空间构架应用到课程设计中,为现代化教育提供支持。

【关键词】混合学习 学习空间 国际谈判英语

一、引言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课堂设计和固有内涵将随之发生变革,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打破,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自2015年起,连续四年都将“学习空间的重构”和“混合学习”作为驱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基于混合学习的学习空间的构建和应用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迎合了当下关于研究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整合教学资源、教学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趋势。将混合学习应用到《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让学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观看线上教学资料,在课堂中愉快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实际操作等综合能力,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标。

二、混合学习和学习空间的概念

混合学习(Blended Leaming)的概念是由印度NIT公司于2002年在《Blended Learning白皮书》中提出的。书中指出,混合学习是一种包括面对面、实时网络学习和自定步调学习的学习方式。通常情况下,混合学习也被用来描述多种传输媒体、智能学习导师和多种技术的混合应用。它既要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监督学习过程的作用,也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空间是一种能让学习者开放获取、自由参与、互动交流的环境。学习空间试图将教育理论与学习环境联系起来,包括物理学习环境设计与认知学习理论、新技术的开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物理空间和新技术的整合等。混合学习是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学习介质、学习环境的混合,而学习空间是教育理论和学习环境的结合,因此混合学习和学习空间有相通的契合点。

三、国际谈判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多于实践

国际谈判英语虽然是一门偏实践的课程,但是其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绝大多数都重理论轻实践,如投石问路、戒急用忍、沉默寡言、控制情绪等谈判策略,人事分开等谈、着眼利益而非立场、坚持客观标准谈判原则等。一方面,学生要在掌握理论和相关英语表达句型的前提下,才能进入到实践步骤。另外一方面,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时,有限的课堂时间将理论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纸上谈兵,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对他们来说如空中楼阁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二)师资力量有限

国际谈判英语的授课老师大多是英语专业的老师,英语语言功底扎实,但是缺乏实战经验。高职院校虽然鼓励老师去企业挂职,但由于挂职时间受限,只能接触到一些皮毛,并不能真正地深入企业去一线接触商务谈判。因此,授课教师只能照本宣科,从口语表达句型等人手,无法透彻地诠释课程内容。

四、基于混合学习的学习空间构建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理解商务沟通以及谈判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基本策略,同时使其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和掌握基本的沟通方法、技巧及其沟通艺术,了解商务活动的相关礼仪,并尽可能依据自身的性格心理特征,初步形成自己的沟通与谈判风格,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够分析案例,解决现实问题,平衡处理沟通过程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风险、策略.利益关系等。

(二)教学内容

本研究对《国际谈判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以模块一项目一任务为主线分成不同的知识单元,确定知识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课程团队对《国际谈判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统筹规划,最终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然后将不同模块划分为4个项目,最后将项目分为13个任务。如图所示为《国际谈判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图。

(三)学情分析

本研究的对象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在分析学习者特征时,除了考虑研究对象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问题等,还要重视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技能要求及相关认知心理特征。在《国际谈判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时,本研究团队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多媒体网络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等,还关注学生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好奇心及自我调控能力等。

(四)教学设计

本研究团队在长期探索混合学习的基础上,以《国际谈判英语》课程为例进行实践教学,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的正式学习空间中主要起到组织、引导和监督学习过程的的作用。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精讲留白、随机抽检、分配任务、集中答疑。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框架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随后进行深度学习,有能力的学生还能延展创新。学生不仅要在正式学习空间里进行课堂学习和线上学习,还要利用非正式学习空间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拓展学习研究。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获取课堂知识,还掌握学习能力、锻炼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这些技能可以适用到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以“任务3-各国的文化差异与谈判风格”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理解文化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了解影响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如价值观,时间观等。教师为学生搭建了该任务的基本框架后,学生利用课本及教师提供的相关网络资源将框架内容进行扩展学习,即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将学到的重点、亮点和遇到的难点罗列出来。在接下来的小组协作学习中,每位小组成员分享学习心得,互相答疑解惑。随后,教师随机抽取各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检查自学效果。再者,教师给每小组分配任务,如美国人的谈判风格、法国人的谈判风格等,要求各小组结合所学内容,收集整合资料,展示成果。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讨论设计构架,分配成员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收集各类资料,挑选并整合,在课堂上与其他组成员分享学习成果。各小组在汇报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点评和补充,小组间也能互相学习和借鉴,即深度学习。最后,教师总结并集中答疑。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就本任务进一步拓展并研究创新。

(四)教学评价(作品展示评价表)

课程的评价综合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制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学习各个环节的考核量化标准,按量化指标对过程和结果实施考核。考核分为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三个部分,具体为:

同时,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对参与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加分奖励。

五、结束语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空间模式能为师生提供有效的教与学双向体验。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進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并将所学内容与同学分享、探讨。教学资源不光来自教师和课本,还有同学们收集整合的网络资源,这也为教师丰富课程资料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渠道。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的时候,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内化,也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有足够的把握,同时,教师也要合理利用学生评价,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等。

参考文献:

[1]Johnson,L.,Adams BeCher,S.,Estrada,V.Freeman,A.NMC Horizon Report: 2015 HigherEducationEdition[R]. Austin,Texas: The NeWMediaConsortium,2015.

[2]Adauis Becher,S.,Cummins, M.,Estrada, Y.,lteeman,A.,Hall,c.NMC Horizon Repott:2016Higher EducationEdition[R]. Austin,Texas:The NewMediaConsortium,2016.

[3]Adams Becher,S.,Cnmmins,M.,Davis,A. ,lreeman,A.,Hall Giesinger,c.,Ananthanarayanan,V.NMC HorizonReport:2017 Higher EducationEdition[R].Austin,Texas:The New MediaConsortirm,2017.

[4]Samantha Adams BeCker,MalCoh Brown,EdenDahlstrom,Annie Davis, Kristi DePauI,veronicaDiaz,and Jeffrey Pomerantz.NMC Horizon Report:2018 Higher EducationEdition[R].Louisville,C0:EDIcAIJSE,2018.

[5]陈慧.混合学习模式构建及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05.

[6]王继新等.非线性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创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9-20.

[7]陈向东.多显示学习空间的开发与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6):59-60.

基金项目:2018年度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混合学习的学习空间构建与应用”,课题编号:DF2017YB15。

猜你喜欢

学习空间混合学习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开放性学习策略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混合学习在高等教育:三类不同设计方法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对数学素养培养的认识
学习空间的参与式设计研究
浅谈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