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度”视角的一轮复习
——以人民版教材为例

2020-11-23陕西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度人文精神笔者

陕西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需要通过通史和专题内容之间的整合构建知识体系,简单重复教材内容难免会使学生有乏味之感,针对高频考点开展的课堂教学也显得单一与机械。如何在紧张的课堂复习中达到最佳效果呢?笔者认为,基于历史视角的四个维度,即广度、深度、高度和新度,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可以让学生有“常学常新”之感。笔者试以人民版教材为例,探讨如何从“四度”视角深入挖掘教材,进行一轮复习。

一、借助多元史观以提升高度

高中历史教材选取的内容均为典型事例,是历史进程中的“点”,属于微观的范畴。教师在一轮复习中要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形成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以《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为例,本课内容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下图:

在传统教学中,借助史观范式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表1

结合本课内容和专题主旨,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思考:

(1)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后,传统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世界格局如何演变?

(2)现代化是否仅仅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应用和技术的发展?

(3)世界市场交流的内容只有商品吗?世界市场的成熟如何体现?

(4)如何看待文明的交汇?

(5)专注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评价是否合理?

于是,笔者和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了重新评价,形成了如下结论:

表2

更新后的史观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补充和提升,使学生对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世界格局演变形成全新认识,而非仅仅局限于世界市场。

二、渗透核心素养以凸显广度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三复习更具实效性。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而言,在复习必修一专题四第1 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时,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近代中国的宪政历程:

表3

通过整理近代中国宪政的广阔历程,学生自然而然可得出结论: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三、解读历史概念以体会深度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一般、本质属性的反映,在进行历史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以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为例,本专题的核心概念是人文精神。教材专题导语部分对这一概念的解读为: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它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沉淀。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解读,于是,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如下分析:

(1)概念中最频繁的词语是什么?人——人文精神的指向和主体是人。

(2)人文的含义是什么?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何为精神?以“五四精神”“万隆精神”为例进行体会——内涵。

(4)何为人文精神?人类文化的内涵——重视人。

(5)如何看待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感性和理性、价值等——人、人性、人的价值。

(6)如何理解起源与发展?类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动态的过程。

(7)中国文化中是否具有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存在于所有人类文化当中,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

经过上述分析后,笔者又设计了如下任务:归纳不同时期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表4

通过对比,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并掌握本专题的知识,还可以举一反三。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等专题复习都可以用历史概念作为引领。

四、联系社会热点以发现新度

随着高考评价体系的完善,社会热点也成为了高考材料的来源或切入点。2019 年9 月17 日,习近平在郑州就黄河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保护进行调研,这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使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受到关注。2020 年全国卷Ⅱ第41 题对永定河的考查便是对这一热点的折射。因此,结合生活,发现历史与现实的接触点,可以增加复习的新度。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例,其形成可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时期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樊树志指出:在全球化贸易的背景下,最早来到中国的葡萄牙商人、西班牙商人、荷兰商人,以及一向在中国东南沿海活动的日本商人,他们和中国沿海的商人联合起来进行走私贸易,出现了官方“海禁”和民间“反海禁”的斗争。双方较量的结果是朝廷做出让步,在隆庆元年(1567 年)宣布开放“海禁”,允许中国商人出海到东洋和西洋,与外国人进行贸易。政府允许在开放的港口设立海关,承认人民出海贸易是合法的。这一说法明显与教材不符,教师可补充相关史料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思辨性。

再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中国古代已有成例。据《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因俗而治”长期被作为处理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中央和边疆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意识形态上为“一国两制”的确立准备了条件。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史料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借助多元史观、渗透核心素养、解读历史概念、联系社会热点等形式分别指向历史视角的高度、广度、深度、新度,教师只有做到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复习实效。

猜你喜欢

四度人文精神笔者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做有“四度”的电视民生新闻
谈评课的“四度”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