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两新” 应对新高考
——由2020 年江苏卷引发的思考

2020-11-23江苏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6期
关键词:两新四史医疗保障

江苏

所谓“两新”,一是指部编新教材中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二是指新形势下提出的“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笔者在分析2020 年江苏卷如何体现“两新”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明确并总结出应对2021 年新高考的对策,以求教于方家。

一、高度相似

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试题与新教材的一些表述基本相同,旧教材只涉及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等,对“州”“刺史”等内容阐述较少,相比而言,新教材的表述更有条理,用以回答题目更为合适。

这种情况并非只出现于2020 年江苏卷中,笔者在研读往年真题时发现,2019 年江苏卷已经出现了类似情况:

表2

除江苏卷外,山东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第19 题的材料内容为咖啡馆的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第2 课的“历史纵横”中介绍了“咖啡与咖啡馆”,从中可以看到该题的影子。

二、一反常态

表3 2020 年以前江苏卷对现代中国经济的考查情况

从表3 可以看出,以往的江苏卷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五”计划知识点考查较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是,2020 年江苏卷第22 题却一反常态,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了新中国在受封锁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和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该题第(2)问分值高达9 分,足见命题人对改革开放史的重视。

三、备考举措

(一)关注选择性必修教材

在2020 年的备考中,高三一线教师对《中外历史纲要》的关注较多,一些教师将其与原有教材进行对比,对出现的新观点进行详细梳理,但却忽视了对选择性必修教材的梳理和分析。虽然选择性必修教材也是以政治、经济和思想的专题形式进行编撰的,但其不同于旧教材的内容,以选择性必修二为例:

表4

对于每个单元,教师都可以利用教材内容或围绕其话题命制一些材料题,以“医疗与公共卫生”为例,笔者命制了如下试题: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 年,比利时人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近代西方医学开始兴起。17 世纪,英国人哈维发现血液循环。18 世纪,意大利人莫干尼使用显微镜等建立了病理解剖学。19 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啸倡导细胞病理学。19 世纪下半叶,法国巴斯德教授创立经典免疫学,在其研究所工作的俄国人梅契尼科夫系统阐述了某些传染病的免疫现象。19 世纪,叩诊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血压测量、体温测量等成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预防医学和保障健康的医学对策已逐渐成为立法和行政面对的问题。1860 年,英国南丁格尔创立护士学校,使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摘编自林成滔《科学简史》等

材料二“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曾设想提供政府医疗保险,但终因耗资巨大且牵涉太多资本势力而放弃;二战后,杜鲁门提倡国家强制性医疗保障,但因有“社会主义公费医疗”之嫌而作罢;继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则认为国家计划“根本行不通”。20 世纪60 年代,由于市场化的美国医疗体制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突出,覆盖弱势群体的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最终确立,但随着“滞胀”现象的到来,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此后的里根、克林顿、奥巴马医改在这二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摘编自高芳英《美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医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步履维艰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医改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1)特点:近代西方医学注重实验科学;依托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注重构建科学理论;教学、科研和临床相结合;注重疾病的定向预防和免疫;政府重视发挥公共卫生职能;护理学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特点:耗资巨大;覆盖面小。

原因:给政府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私人资本的阻挠;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体制带来的政策的不稳定性;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的影响。

(3)应注意的问题:坚持市场化与政府医疗保障制度并行的道路;医疗保障力度应适应社会发展水平;扩大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提高其有效性。

如果学生学习了选择性必修二第六单元的内容,解答该题目必然会游刃有余。2021 年江苏历史高考仍使用旧教材,但师生仍要极大关注选择性必修教材。高三一线教师最好在复习备考中使学生熟悉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内容,为每一单元命制一些类似的题目,以巩固和强化相关知识。

(二)关注“四史”

自2020 年开始,国家在党员中强调对“四史”的教育和学习,2020 年江苏卷第22 题的“一反常态”也是对国家政策的一种回应。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教师往往强调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命题集中在中国近代史部分,多考查1840 年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或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笔者认为,20 世纪90 年代初,中学侧重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不忘耻辱,努力学习。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强调学生应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强对“四史”的学习有利于“四个自信”的建立。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应强化对“四史”的深度复习,且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加强对党史的复习显得尤为必要。

总之,在2021 年江苏高考的备考中,教师要全面关注统编版新教材,特别是选择性必修教材,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其提高多维度分析史实的能力。另外,结合新形势,教师还应强化对“四史”的复习,关注考查重点的转移。唯有如此,方能从容备考,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猜你喜欢

两新四史医疗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诵读学传”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