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高中新教材应把握五个关键词
——以《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为例

2020-11-23河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干新教材辅助

河北

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很多地区开始使用新教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学习新教材时都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把握五个关键词,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 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为例,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进行详细说明,以求教于方家。

一、《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方向,是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具体备课与教学设计之前,需要先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以准确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课程标准》,以使其明确教学目标。

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确定本课的重点:通过了解隋唐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隋唐民族交融的新成就。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再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线

“主线”即每一课贯穿的历史线索,几乎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贯穿了较长的历史时期,这就决定了抓住每一课的历史发展线索与脉络是教学活动所必须强调的重点。这一过程也是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出时间轴(找出历史时间段落与阶段特征),标出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历史发展趋势,本课的历史发展线索如图1:

图1

三、简约

“简约”即非重点知识处理过程所体现的删繁就简。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每一课的内容较多,知识含量较大,知识点密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面面俱到。为此,在突出主干知识、保障历史发展线索清晰、脉络完整的前提下,适当取舍、删减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删繁就简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认真考量与斟酌的,不能轻易删除某一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一)保证整体线索与结构的完整

保证每课历史发展线索与脉络的完整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能为了减轻负担而随意删掉某个子目。《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共有三个子目:“隋朝兴亡”“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虽然主干知识是第二个子目,但另外两个子目无论哪个被删掉都会影响整体历史发展脉络,所以,三个子目均需要保留,以保证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的完整性。

(二)删繁就简

非主干知识和非重点知识不应简单地“删”,而应是“化简”,如第三个子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的具体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概括、归纳、化简为图2 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系统:

图2

(三)找出非主干知识中有特色的内容

为了使非重点内容更好地体现简约化,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应尽可能找出其所具有的特色。主要思路如下:一是常规历史知识分类的思路,即按照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分类;二是时空观念的思路,可以从时间或空间地域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概括;三是以名人的经典言论为分析和归纳的思路;四是按照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学习聚焦”所提示的重难点思路进行概括和归纳。本课第一个子目“隋朝兴亡”可借用司马光《过洛阳故城》的“欲知天下兴废事,请君指看洛阳城”一句概括出知识结构与指示系统,以达到简化的处理效果。

图3

四、辅助

“辅助”即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辅助内容。新教材的辅助内容主要由单元概况、课前引言、学习聚焦、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思考点、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学习拓展等九个部分构成。这些辅助部分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和教师完成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教材的辅助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单元概况、课前引言

这类内容是知识的概况介绍和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与切入点,教师用好这类辅助内容可以使教学的导入环节和小结提升环节效果更好。

(二)学习聚焦、学思之窗、思考点

该类内容是引导学生自学与预习的提示内容,可以提示学习重点与难点的问题,教师用好这类辅助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三)历史纵横、史料阅读

这类内容是教材的补充资料,对这类辅助内容的运用既是充分利用教材的具体体现,又是挖掘教材的重要手段。史料教学不必舍近求远地到教材之外找材料,把教材提供的“史料阅读”运用充分就可以满足史料教学的需求。

(四)问题探究、学习拓展

这类属于课后拓展的延伸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重要资源。教师若能把这部分辅助内容用好,便可以实现对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挖掘与深化。

(五)历史示意地图

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在体现学习历史的直观性方面尤为重要。历史文字信息可转换为历史图片信息,历史图片信息也能强化历史文字信息。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应用本课历史示意地图《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时,注意引导学生标注并归纳出图4 的文字信息:

图4

五、主干

“主干”即凸显主干知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处理应该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主干知识;第二,较为透彻地分析、归纳出主干知识的知识结构与指示系统。

第二个子目“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是本课的重点,就整课来看,这个子目的内容处于本课的中心位置,属于唐朝前期的社会状况;从教材正文部分来看,它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唐朝前期的政治,另一个是唐朝的民族关系。此外,教材辅助部分的内容体现了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历史纵横:曲辕犁、唐三彩)和唐朝中外关系的情况(插图:《职贡图》),再适当借用第8 课的“中外文化的交流”的相关内容,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指示系统:

图5

教师通过把握以上五个关键词,基本可以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充分运用教材的前提下实现对教材重点知识的把握,达到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挖掘,渗透对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主干新教材辅助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矮砧密植苹果园动态修剪效果好
倒开水辅助装置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寓美于物理力学主干知识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