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高考真题 把握意识的能动性

2020-11-18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0年4期
关键词:客观事物现实性能动性

四川

思想政治学科一轮复习,需要研究高考思想政治真题,弄清试题的切入点,掌握考点内容及其纵横联系,抓住知识本质。意识的能动性是近年来高考的高频考点,笔者通过剖析高考真题来把握意识的能动性这一考点。

一、高考真题剖析

【例1】(2019·北京卷·28)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画在了纸上,展示了人们对邮寄方式的幻想。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 ( )

A.科学幻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幻想变为现实

C.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

D.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

【选项分析】“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D 正确且符合题意;实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A 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B 错误;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将想象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C 错误。故答案选D。

【点拨】意识的能动性不等于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把意识的能动性等同于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学生此题答错的主要原因。

【例2】(2019·江苏卷·28)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认识具有无限性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选项分析】材料没有涉及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A,C 排除;不少人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犹如故事中的小鱼一样,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即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B 排除,D 正确。故答案选D。

【点拨】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例3】(2019·全国Ⅰ卷·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本题为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本题可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等角度加以分析说明。注意要联系材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克服错误观念,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

【点拨】意识的能动性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把握考点内容

1.意识能动性的内涵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反映。

2.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而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体现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类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因为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的)。

3.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意识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正视现在、预见未来。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从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看: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外界的作用)。

意识能够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正确的思想和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和意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

②从意识与人的关系看: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对自身的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三、弄清易混知识

1.正确区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根据人的需要而进行的,是有的放矢的活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侧重于基于自身的需要作出选择;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侧重于创造、归纳、总结、提升、追溯、预见等。

2.意识具有的能动性不等于实践具有的直接现实性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即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但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以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客观现实的东西。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能动作用不等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积极作用

(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能动作用,即在认识世界时不是停在现象表面,而是深入到事物本质;在改造世界时不是消极地适应世界,而是在意识指导下改变事物的具体形式、满足人们的需要。

(2)意识有正误之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积极作用,是指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人们成功地改造世界,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4.运用比较的方法,弄清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注意从外延方面关注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简单说就是“想”和“做”);意识的反作用仅指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表现(简单说就是“做”);主观能动性除包括意识的能动作用外,还包括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如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和精神的激励等(简单说就是“想”“做”与“精神状态”)。

总之,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要分析高考真题,找准高考试题的切入点,把握知识内容,弄清易混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复习效果。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现实性能动性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