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2020-11-13董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6期
关键词:性病变灵敏度胰腺

董伟

(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CT室,山东济南,271103)

胰腺囊性病变主要是指发生在胰腺上皮、间质组织的囊腔病变,可为良性肿瘤也可为恶性肿瘤,因此及早确诊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干预治疗方式是使此类患者获得更理想预后的前提[1]。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影像学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在不断进步,那么对于各种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选择CT或是核磁共振是否合理呢。本次研究将就这一问题,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55例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手术病理、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检测,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探究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在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疑似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8.24±9.10)岁。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多层螺旋CT

检查前嘱患者禁食禁水8h,在检查前饮水1L左右,保持胃肠道的充盈。选择西门子公司的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螺旋CT作为检查仪器。检查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160mAs,层厚1.26mm,重建层厚3.0~5.0mm,重建间隔3.0~5.0mm。增强对比剂选择碘海醇,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剂量为1.5mL/kg,速率 2.5mL/s[2]。

1.2.2 核磁共振

检查前嘱患者禁食禁水8h,选择GE公司的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开展核磁共振的检查。检查参数设置,视野:36cm×29cm~32cm×42cm,行轴位T1WI(LAVA序列:TR/TE/TI=2.7ms/1.3ms/5.0ms,层厚为 5mm,层间距为 2.5mm,矩阵 270×224,NEX=0.72),T2WI(脂肪抑制 FSE 序列:TR/TE=6316ms/90ms,层厚:6mm,层间距:2mm,矩阵 320×224,NEX=2),MRI胰胆管成像(MRCP,2D厚层SSFSE序列:TR/TE=6000ms/1000ms,层厚:40~60mm,矩阵320×288,NEX=1)[3]。增强对比剂选用钆喷酸葡胺,剂量为0.1mmol/kg,速率为2.0mL/s。

1.2.3 诊断结果确认

在完成各项准备后,对患者予以相关扫描。最后扫描数据由配套系统进行重建和计算,诊断结果由2名影像学医师签字确认。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核对计算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

记录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耗费时间并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n(%)],分别应用 、2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对比

手术病理诊断确诊45例胰腺囊性病变,10例为阴性。多层螺旋CT诊断43例为真阳性,2例为假阴性,9例为真阴性,1例为假阳性。核磁共振诊断44例为真阳性,1例为假阴性,8例为真阴性,2例为假阳性。

2.2 两种诊断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对比

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5.56%,特异度为90.00%;而核磁共振的灵敏度为97.78%,特异度为80.00%,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1。

2.3 两种诊断方式对胰腺囊性病变诊断的详细对比

多层螺旋CT诊断与核磁共振诊断在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真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对比 [n(%)]

表2 两种诊断方式对于不同病变的诊断结果对比 [n(%)]

2.4 诊断时间

CT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6.43±5.23)min,核磁共振诊断的平均时间为(24.26±6.29)min,两种诊断方式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99,<0.05)。

3 讨论

对于胰腺囊性病变的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且预后较好,因此对于患者疾病的确诊是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为医师在治疗上提供合理依据。手术病理诊断的方式准确性高,漏诊和误诊少,但是由于是侵入性的检查,可重复性差,且对患者会造成一定创伤,加之时间较长,因此临床还需要一种快速、简便的诊断方式作为初筛方法[4]。近年来随着影像学以及影像学检查仪器的发展,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准确性越来越高[5]。

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5例疑似胰腺囊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以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诊断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5.56%,特异度为90.00%;而核磁共振的灵敏度为97.78%,特异度为80.00%,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对于不同的病变类型,两种诊断诊断方式差异也较小。在多层螺旋CT扫描中,图片的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对于微小病变的遗漏少,影像学医师可清洗观察到体积较小的胰腺囊性病变;而核磁共振也多层螺旋CT类似,但对于病变的出血坏死方面的诊断更为准确[6]。结合到检查的方便性、检查时间、价格因素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多层螺旋CT更适合作为疑似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初筛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体征、诊断再考虑后续的确诊。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均具有较为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患者的确诊、治疗提高可靠的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性病变灵敏度胰腺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胰腺囊性病变辅助诊断价值对比
胰腺超声检查
探讨螺旋CT 和磁共振(MRI)在肝脏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