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2020-11-09刘言张秀枫赵文杰于春雨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临床病理甲状腺肿瘤

刘言 张秀枫 赵文杰 于春雨

【摘 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中我院进行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将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结节最大为6.8cm,最小为0.5cm,平均大小为3.46cm,就甲状腺组织学分型来说,其中表现为恶性淋巴瘤的有3例,62例为乳头状癌,33例为滤泡癌,2例为髓样癌。本研究中,患者首次发作,并无疼痛症状的患者人数为57例,仅少数患者伴随吞咽梗阻塞和颈部肿块伴声嘶情况。结论:甲状腺癌发生率与性别相关,男性多于女性,诊断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对甲状腺进行结节活检,这是进行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明确患者的病理特征,对患者的治疗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临床病理;分析意义

【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1

甲状腺癌是临床癌症中的多发病,主要以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病灶位置多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患者的多发年林在30岁—50岁,女性发生率多于男性,据相关数据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呈现出增长趋势,此病发病较为隐蔽,临床特征不明显,对应的诊出率较低,还需临床提高对此疾病的重视程度。本研究则基于此,以我院接收患者为例,探究甲状腺癌的病理特征,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中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当中女性70例,男性3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31岁,年龄最大的为52岁,平均年龄为46.35±5.38。其中,表现为吞咽梗阻的有11例,24例患者表现为颈部压迫,62例为颈部肿块,颈部肿块伴声嘶的患者人数为3人。

1.2 研究方法

给予所以患者手术治疗,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采用双侧次全切的患者人数为13人,11例患者为患侧全切干预,25例患者采用患侧叶加峡部全切和对侧叶次全切干预,侧叶加峡部全切的患者人数为51。并在手术完成后将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 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1]。

2 结果

2.1 病理表现

单结节多肉眼可见,表现为肿块,也有部分多结节状肿块患者为肉眼可见。切面主要表现为三种性状,分别为白色细颗粒,白的乳头状和部分沙粒感和囊肿症状。结节最大为6.8cm,最小为0.5cm,平均大小为3.46cm,就甲状腺组织学分型来说,其中表现为恶性淋巴瘤的有3例,62例为乳头状癌,33例为滤泡癌,2例为髓样癌。

2.2 症状表现

甲状腺癌患者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对表现出颈部肿块和颈部结节状,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甲状腺良性疾病相似。本研究中,患者首次发作,并无疼痛症状的患者人数为57例,仅少数患者伴随吞咽梗阻塞和颈部肿块伴声嘶情况。

3 讨论

甲状腺癌主要是指甲状腺发生癌变的现象,甲状腺癌是临床癌症中的多发病,主要以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病灶位置多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多以30岁—50岁的青壮年中发生,而且,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其疾病的发生与性别相关,女性发生率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雌性激素分泌相关。同时,部分数据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此病发病较为隐蔽,临床特征不明显,患者的表现性状对与早期甲状腺疾病相类似,在检查中,很多患者都被排除癌症的可能性,而且对应的诊出率较低,还需临床提高对此疾病的重视程度。据数据显示,甲状腺癌是近些年发展中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肿瘤种类,目前发展中,临床还无法明确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初步确定,导致其发生的因素多与环境,饮食习惯,雌激素分泌增加和遗传等相关,尤其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所演变。甲状腺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分别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较为常见[2]。

本研究结果为:结节最大为6.8cm,最小为0.5cm,平均大小为3.46cm,就甲状腺组织学分型来说,其中表现为恶性淋巴瘤的有3例,62例为乳头状癌,33例为滤泡癌,2例为髓样癌。本研究中,患者首次发作,并无疼痛症状的患者人数为57例,仅少数患者伴随吞咽梗阻塞和颈部肿块伴声嘶情况。其中,乳头状癌的诊断,可以从细胞核特征和乳头状结构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而且其存在显著的组织学结构特征,主要为滋润型生长和间质硬化等。其中,乳头状癌的一大特征标志为砂粒体,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现患者存在砂粒体的情况,则需要仔细筛查患者是否存在乳头状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患者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对表现出颈部肿块和颈部结节状,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甲状腺良性疾病相似。针对滤泡癌展开诊断工作,需要从包膜或是血管浸润程度进行入手研究,针对较大的滤泡性肿瘤来说,其至少需要通过包膜行10张切片,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注意的是,假血管浸润问题,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切片制作过程中癌巢和其周围的组织出现收缩情况,进而导致裂隙的发生、其腔体内不存在内皮组织[3]。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发生率与性别相关,男性多于女性,诊断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对甲状腺进行结节活检,这是进行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明确患者的病理特征,对患者的治疗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冯红芳,陈创,孙圣荣,郑红梅,曹天泽,魏文,涂毅,朱珊.1585例甲狀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总结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02):77-81.

梁岭.甲状腺癌临床特征分布与发病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朱秀洁.乳头状甲状腺癌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的回顾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临床病理甲状腺肿瘤
子宫肌瘤采用B超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腔镜与开放甲状腺肿瘤摘除术的对照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婴幼儿肌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学观察及文献复习
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头颈部神经纤维瘤30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价值分析
Survivin与Smac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