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思考
2020-11-06叶尔肯别克·努尔得拜
叶尔肯别克·努尔得拜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为新闻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契机。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传统媒介中的重要内容,在媒介融合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基于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新闻评论;媒体融合
高中媒体背景下,受众群体有了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话语权,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部分,其在融媒体环境下竞争力也在日趋下降,如何推动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同新媒体的融合以及创新是各广播电台共同担忧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立足的有效建议。
一、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价值取向有待矫正
在大数据、融媒体背景下,受众终8被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所包围,受快餐文化的影响,许多类型多样、出发点各异的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纷纷涌现。许多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为了最大限度赢得受众关注,增加节目曝光率及收听率,逐步从严肃化、权威化转向庸俗化、娱乐化。长此以往,主流媒体的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将失去其作为主流媒体应肩负的责任及使命。尤其是新疆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节目担负着众多少数民族语种的广播新闻传播,在特殊的地缘语境下,广播新闻评论的内容要时刻围绕对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必须承担起引导群众宣传主流的社会价值观,这是重中之重。
(二)融媒体发展的上升空间较大
纵观当前广播电台发展状况及新闻播报、评论情况,不难发现许多工作人员尚未树立融媒意识,也并未意识到传统媒体同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性。许多广播电台在对新闻评论类节目进行播出时仍然主要依靠声音、内容吸引受众的注意,欠缺将新媒体要素融入其中的意识及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节目收听率下降。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播出形式仍是以主持人和特邀嘉宾为中心,忽略受众群体的重要性,不注重同受众的互动。最后,还有部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多渠道对节目进行宣传,导致其宣传传播方式较为单,在融媒体背景下融合力度较小。
(三)舆论监督功能发挥不充分
广播新闻类节目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许多机构、部门对新闻媒体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对媒体采访退避三舍,不积极配合相关信息的发布及澄清,这种新闻事件源头的不配合,极易造成新闻评论类节目对热点新闻事件跟踪、评论的滞后,进而影响受众对事件全貌的掌握和认识。此外,广播新闻评论相关工作人员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认知较为欠缺,导致其节目质量下降,社会影响力逐步降低,进而影响舆论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广播新闻评论类人才欠缺
广播评论类节目对相关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然而纵观当前广播电台工作人员设置情况,不难发现其评论类人才欠缺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具有融媒意识的新型广播评论人才更是匮乏。人才的缺失主要归结于如下两点:1.广播电台缺乏积极的人才引进机制,导致人才引进不到位。2.国家对广播新闻评论类人才培养力度较低,尤其是在新型环境下的综合性评论人才的培养力度更是低下。除此之外,现有的广播新闻评论人员综合素质也亟待增强。
(五)欠缺完善的节目整体构架
目前,许多广播新闻节目为减少人力、财力的消耗,主持人大都身兼数职,工作超负荷进行,因此大多广播新闻类节目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对主持人、新闻事件评论、以及嘉宾言论整体把控要求较高,仅靠主持人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的,其需要的是团队间的完美配合。低质量的新闻评论节目不仅会影响节目收视率,同时也会失去受众支持,影响节目长远发展。以上问题均是由于节目整体构架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广播电台应充分重视此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节目构架完善度,为节目创新奠定框架基础。
二、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路径
(一)深入推动媒体融合,进一步优化节目内容
新媒体时代是资源信息共享的时代,传统媒体同新媒体进行融合是其得以立足的必然之举。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在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积极借鉴新媒体新闻评论创作思路和方法,顺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群体的习惯和需求。除此以外,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所提供的契机,对新闻评论内容进行多平台线上转发与传播,增加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另外,在节目内容创新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立足实践,结合新媒体技术,对新闻采编风格及新闻内容加以调整创新,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内容优质、具有一定深度的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通过此种方式,吸引受众注意,借助受众力量对节目内容进行多平台传播,加大节目影响力和收视率。
(二)坚持正确的节目价值取向
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得以长远立足的关键要素。然而,这并不是要求此类节目一味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迎合受众需求,为了追求节目热度,对相关内容无底线渲染,误导受众对新闻的正确判断。作为主流媒体,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受众为主,内容至上的原则,加强新闻评论的深度解读,引导受众了解真相,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这就要求广播新闻评论相关工作人员立足融媒时代,加强自身对新闻的敏感度,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派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全方位采访,加强新闻采访深度。除此之外,新闻评论相关主持人也应注意对嘉宾或评论者言行加以引导,为受众带来正确的价值传播。
(三)创新传播方式,增强节目感染力
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为获取更好的节目效果,选题逐步呈全方位、多角度态势发展。在良莠不齐的新闻信息海洋中,如何选择出最具价值的评论话题,是对融媒背景下新闻评论类节目制作团队最重大的挑战。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增加新闻评论话题的价值及新颖度,不仅需要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个人媒介素养,增强个人能力,同时还应拓宽个人视野,注重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除此之外广播新闻评论类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进一步利用融媒体平台创新新闻评论传播方式,加强其社会传播度和影响力。广播新闻转瞬即逝,这对于广播信号和收听质量是一大挑战,尤其对于地处偏远山区、牧区的听眾。新疆幅员辽阔,传统的FM、AM信号覆盖存在频率单一、有覆盖盲区等不足。这就需要广播新闻节目借助“两微一端”和各大移动FM平台,增加节目内容投放和传播的平台、途径,充分利用现有的新媒体传播渠道。
(四)注重新闻的深度解读
对于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而言,其深度解读应从话题选取、受众需求、嘉宾选择等多个角度出发。纵观当前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节目播出模式不难发现,大多数节目模式仍主要以事实陈述并加以点评的形式进行。融媒体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員应在传统新闻评论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相关新闻事件全方位加以探索,帮助受众对事件背后的社会关系及现实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受众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五)加大广播新闻评论类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广播新闻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新闻专业和新媒体意识。针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听众的特色,应不拘一格选人才,开设多条路径培养和选拔广播新闻人才,尤其重视少数民族新闻评论员、播音员的人才引进。提高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人才的所占比例,以积极的人才引进机制,对引进人才进行全方位培训,全面了解其专长及短板,有针对性地为其安排岗位,为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另外,对于现有广播新闻评论类相关人员而言,电台应注重对其融媒体素养的培养,不定期举办相关培训活动或学习活动,帮助工作人员认清自身缺陷,并加以改正。最后,还要注重对地方记者人才的选拔工作。长期扎根山区、牧区一线的新闻记者有着高度的新闻嗅觉和深度贴近群众的感知度,更能够创作出优质的新闻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面临多方挑战,并且存在许多在创新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相关从业人员只有立足实践,剖析问题,对症下药,从节目内容、传播方式、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等多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实现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进而推动我国传统媒体同新媒体的融合,加强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力。1
参考文献:
[1]李艺锦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探索与创新[J].新闻爱好者,2016(12):74-76.
[2]刘继伟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探析[J].科技传播,2018,10(22):70-71.
[3]马岂停.试论广播新闻评论的探索与创新[J].新闻传播,2010(08):59-60.
[4]王雪莲,龚险峰.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变迁与困惑——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节目为例[J].新闻界.2016(0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