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2016-08-26傅绍万
傅绍万
"内容提要 作者认为,回答报业集团向何处去,关键是回答好报业向何处去。回答报业向何处去,实质上是回答报业如何适应互联网发展这一新的技术变革。一个比较理想的设计和目标,就是既要注重发展新媒体,又要注重稳固报纸,做到新媒体和报纸融合发展,此长彼长。把这一理念与报业实践相结合,找到实现融合目标的路径,建造起到达融合目的地的桥梁,方向之问就有了答案。这一条路径就是:做强“两体”——融合推进——形成融媒体业态;这一座桥梁就是:属于报纸自己的新媒体。
关键词 报业 发展方向 融媒体 业态创新
面对互联网和经济新常态的挑战,报业集团向何处去?报业向何处去?这是一代报人在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不能在这一代报人手里,把报纸送进历史博物馆;立足于现实考量,这一方向之问并非无解的难题,应当对报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回顾媒体发展史,影响媒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形势、社会变革和技术革命。经济形势的影响有其偶然性,而技术革命的影响将推进媒体出现趋势性变革。回答报业集团向何处去,关键是回答好报业向何处去,因为报业是报业集团存在的根本理由,安身立命的根本依托。回答报业向何处去,实质上是回答报业如何适应互联网发展这一新的技术变革。对此,报业已经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探索,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探索,以新媒体替代报纸。寄希望于做好新媒体,再造一个新工具、新饭碗,如果报纸不行了,靠这个新工具、新饭碗照样有事干、有作为、有饭吃。在实践中碰壁之后,知道此路不通。这是因为:第一,几十年过去了,报业集团生存发展主要还是靠报纸。第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哪一家媒体集团在发展新媒体方面,既能做出较大影响又能带来可观的利润。第三,以替代报纸的思路做新媒体,做新媒体和做报纸的是基本不相干的两套人马,如果报纸做垮了,即使发展新媒体取得成功,做报纸的人照样没事干、没饭吃,更谈不上有作为。
第二个阶段的探索,转向融合发展,并行并重。就是既要注重发展新媒体,又要注重稳固报纸,做到新媒体和报纸融合发展,此长彼长。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设计和目标。把这一理念与报业实践相结合,找到实现融合目标的路径,建造起到达融合目的地的桥梁,方向之问就有了答案。这一条路径就是:做强“两体”——融合推进一形成融媒体业态;这一座桥梁就是:属于报纸自己的新媒体。
一、做强“两体”
做强“两体”,就是做强报纸和新媒体两个载体。融合是报纸和新媒体融合,是两个载体的融合,缺少了一个方面,不叫融合;灭掉了一个方面,那叫替代。所以,要做强“两体”。
做媒体是做影响力。一是营造影响力,二是营销影响力,就是把影响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影响力要有载体承载。载体在谁手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就属于谁。报纸这个载体在办报人手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就是属于自己的。新媒体也要掌握在办报人自己手里。没有,就要打造。弱小,就要做强。有了属于报纸自己的强势新媒体,就架通了到达融合目的地的桥梁,融合的基础就打牢了。做强“两体”,以融合的理念和方式推进,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一个新型的融媒体业态就有望成为现实了。
目前,报业集团手中,报纸这个“体”相对较强,新媒体这个“体”比较弱,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和问题比较多。一是用人家的体,向人家身上融。这只能把自己融掉,或者把别人喂肥,慢性自杀。今日头条的一位副总编辑在北师大演讲,说“我们不生产内容,我们提供一个共赢的内容生产的平台”。他举例说,今日头条号的阅读量占整个今日头条阅读量自73%,共有35000个头条号,其中媒体数+机构数9000个,自媒体账号数26000个,其中有47个每天过亿阅读量的媒体机构。这些媒体、机构成就了拥有3亿用户的今日头条,成就了今日头条的影响力和产业能力。但是,有谁知道这些为今日头条做贡献者?有谁知道那47个日阅读量过亿的媒体机构?这些成就今日头条辉煌的媒体、机构,自己又“共赢”到了什么?我们要发展微博、微信,更重要的是怎么利用好别人的这些资源,来为我们自己的宣传和营销服务。二是报纸自办新媒体。但多数和报纸不是一体化运作,报是报,网是网,端是端,互不相干,或关系不密切。三是报纸订户和新媒体用户一体。进入融合阶段以后,报业集团在发展新媒体中,普遍认识到打造自己的平台的重要性,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兴起,给报业提供了“赶超”的机遇。一些报纸探索出“订户+手机客户端”模式,即报纸订户和属于报纸自己的手机客户端捆绑在一起,报纸和新媒体一体运营。这种模式,还属于个例。由此看,做强新媒体,面临解决认识和实践双重任务。
(一)做强“两体”,第一是做强报纸。明确办什么报,走什么路,破什么局,就是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它涉及报纸定位、内容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
要坚持以人为本。决定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取决于对人的影响。文化产品要有生命力,就要有打动人的情感,要有富于生动情节的故事,这个道理,从古至今没有改变。计算机大数据分析运用,有所谓完全由数字说话的“人机对话”,更有不可替代的“人人对话”,但纯客观的大数据没法算清楚人的思想感情问题。以人为本做新闻,要关注人的思想感情诉求,关注人的基本权利实现。要围绕人,关心人,造福人。要贴近人,贴近人心。
要发掘读者需求,找到报纸的不可替代性。当年电视出现,占主导的舆论认为电视会取代电影。但是,电视并没有取代电影。电视创造了对播出内容的巨大需求,孕育了电视连续剧这个新产品,把一些不看电影的人拉到了屏幕前。那些大电影公司发挥优势,主打大片,靠大制作、大阵容、大投入,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大片,横扫全球,势不可挡。可以说,电视成就了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出现,占主导的舆论认为会替代报纸。但是,广播和电视没有替代报纸,促使报纸在思想深度方面高出一筹。互联网的诞生,也为报纸做到更专业、更有特色提出了紧迫要求,创造了条件,报纸应当从这些方面着眼,寻求突破和出路。
内容提要
新华社的一切创新都要紧紧围绕履行好“喉舌”“耳目”职责、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展开,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关于新华社创新的重点,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根本,强化一个核心,抓住四个环节。
关键词
新闻舆论 创新 新华社
2016年5月9目,新华社产品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新华社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新华社业务创新、更好地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职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社党组安排,我们召开新华社创新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重要指示,明确全社创新工作的思路、方向、方法、路径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引导全社干部职工树立创新发展意识,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新闻报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高履行“喉舌”“耳目”职责的能力水平,加快形成与党中央治国理政相适应的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为开好这次会议,新华社总编室和相关部门作了精心安排,围绕会议议题在全社范围征集了156篇业务论文。这些论文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建议中肯,充分体现了大家对新华社的热爱和对事业发展的期盼。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就新闻舆论工作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全社创新工作,首先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重要指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要深刻领会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极端重要性。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为要”。他强调,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新闻传播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落后于社会发展,落后于读者期盼,读者就不爱听、不爱看,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要勇于创新、勇于变革。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创新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创新对于媒体发展变革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坚定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要深刻领会新闻舆论工作创新需要把握的原则。习总书记强调,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新闻舆论工作不论如何创新,首要的是坚持党性原则。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习总书记还指出,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习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牢牢坚守。
三要深刻领会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重点方向。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在2015年12月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习总书记指出,要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在今年2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坚持改进创新,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当前特别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增强工作针对性,二是推动融合发展,三是把握好时度效,四是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讲求实效,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牢牢掌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努力方向、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我们要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逐个重点突破,全方位大力推进。
四要深刻领会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方法路径。习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对于如何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习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设置议题,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要让我们设置的议题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话题。要善于挖掘事实,也要善于提出概念、形成标识;要面向普通人群,也要影响关键少数。对于新媒体管理,习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加强内容监管,做好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时清理网络谣言和各类有害信息。对于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习总书记强调,贵在早、贵在快,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针对性地回应社会关切,先声夺人、赢得主动,确保首发定调。对于增强国际话语权,习总书记强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这些重要论述,内容具体、要求清晰,为我们指明了破解难题、推动创新的方法路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习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彰显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规律的科学精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为推动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
当前舆论格局和传媒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传播日新月异,新闻竞争空前激烈,新闻媒体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新华社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全社“十三五”规划处于开局之年,既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历史遗留难题,又面临很多新情况新要求,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有效应对挑战,加快事业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重要论述,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把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贯穿全社工作各个方面,以创新引领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
二、准确把握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重点
新华社的一切创新都要紧紧围绕履行好“喉舌”“耳目”职责、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展开,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关于新华社创新的重点,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根本,强化一个核心,抓住四个环节。
(一)坚持一个根本。即坚持内容创新为本。无论时代环境和舆论生态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媒体竞争的根本所在。新华社是国内最大、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闻信息内容提供商,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要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坚持把内容创新放在首位,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一要增强调查研究的本领。习总书记强调,好的内容,要靠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内容创新的基础。要推动全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践行“三贴近”,深化“走转改”,把调查与研究融会贯通,把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倾听民意民声,获取鲜活素材,把握社会脉搏,锤炼思想内涵,坚持事实说话,创新表达方式,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作品,使我们的报道真正能够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
二要提升把握时度效的能力。新闻报道水平怎么样,舆论引导能力怎么样,关键看时度效。要把时度效作为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尺,特别是重大主题、重大事件、重大敏感问题报道,尤其要在时度效上下功夫。要掌握好报道的时机节奏、力度分寸、效果实效,该突出的突出,该造势的造势,该淡化的淡化,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而不能该热的温温吞吞,该冷的沸沸扬扬。
三要提高融通中外的水平。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要树立“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事实说话、融通中外、平等交流”的基本理念,精心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抓住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把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与海外受众的阅读心理和表述习惯结合起来,通过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更好地传播我们的价值理念,让中国观点变成世界语汇,赢得国际共识。
(二)强化一个核心,即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产品是新闻生产的最终呈现形式,产品竞争力是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产品改革也是媒体最核心的改革。检验创新成效,关键看有没有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住的优质新闻产品。推进新华社产品创新,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加快推进供稿线路改革。对于新华社来讲,供稿线路是最基础的产品,供稿线路改革是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衣领子”工程。去年7月,我们启动了供稿线路改革工作,经过大量调研,确定了总的思路,就是立足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全媒体供稿库,构建“卫星供稿”(线)+“互联网供稿”(库)新模式,理顺发稿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整合线路产品,优化力量布局,强化技术保障,改进用户服务,着力构建覆盖各类媒体、满足多样需求的现代供稿体系。目前,这项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总编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各责任单位要加紧工作、盯住不放,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原则,做好各项工作,争取尽快见到成效。
二是打造引领潮流的新媒体产品。适应新媒体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数据化发展趋势,将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方法、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符合受众需求、引领风气之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网上通讯社”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积极主导网上内容建设。今年两会报道中我们推出了“现场新闻”新媒体产品,视频直播总时长超过2000分钟,新华社客户端相关栏目的浏览量超过4000万次,获得良好反响。要继续深入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不断改进产品设计、优化产品形态、提高产品质量,推出更多有创意、有影响的新媒体产品。
三是研发满足用户需求的经济信息产品。以中国经济信息社重组为契机,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立足新华社优势和市场需求,优化产品体系,为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要升级“新华丝路”系列产品,完善数据、征信、咨询、交易等板块,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影响。要以金融信息平台建设为依托,推进金融领域信息产品的研发和拓展,建设人民币交易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要建设运营好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编制发布天然气、原油等价格指数,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定价权。当前,特别要解决信息产品泛新闻化问题,着力增强信息产品的专业性、实用性,按照“互联网+”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产品研究院要在全社产品创新中发挥统筹协调和引领带动作用,探索有效机制,盘活各方资源,汇聚智慧力量,提供有力支持,孵化出一批有前景的重点项目,推动形成覆盖全社的多层次立体化产品创新体系。
(三)抓住四个环节。即推进机制、渠道、技术、人才创新。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社工作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全社各部门、各单位、各分社要密切配合、同步推进。
一是推进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由相“加”向相“融”转变的关键所在,是涉及新闻信息生产关系调整的“硬骨头”,必须紧紧扭住、强力推进。总的思路是,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重点在采编流程、组织模式、绩效激励、管理方式等方面探索有效方法,形成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去年以来,我们以全媒报道平台为牵引,推进采编流程改造,初步建立了一体化新闻生产模式。要加快全媒报道平台提质、增速、扩容,完善“中央厨房”采编架构,完善一体化采编发流程,以“新华全媒头条”“现场新闻”等重点产品为抓手,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带动全社新闻信息采编业务转型升级,真正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二是推进渠道创新。对于媒体来讲,没有渠道就没有到达,没有到达就产生不了影响力。当前,互联网已成为舆论竞争的主战场,特别是移动终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第一入口。受众在哪里,新闻传播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就要放在哪里。加强渠道创新,就要强化阵地意识,大力拓展新兴媒体传播渠道,特别是把移动终端作为工作重点。要做大做强自有终端平台,建设好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不断提高浏览量、下载量和活跃用户数,增强在新媒体舆论场的传播力引导力。“一网一端”要不断升级改版,做到常改常新,防止形态固化、停滞不前,沦为新媒体中的“传统媒体”。要加强海外社交媒体建设,在用好推特、脸谱、优兔三大国际知名社交媒体平台的同时,积极向地区性重要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形成强大集群,进入国际主流媒体第一方阵。要推进各类渠道融合,整合新华网、客户端、海外社交媒体、微博微信、户外屏幕和社办报刊等终端资源,通过跨屏交互、相互链接等手段,组建能够协同作战的“联合舰队”,形成强大传播合力。
三是推进技术创新。现代传媒业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技术创新史。信息网络时代,技术在传媒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我多次强调,对通讯杜而言,要牢固树立技术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加快推动技术建设由支撑性保障向引领性保障转变。要密切跟踪信息网络技术前沿,抓住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无人机(UAV)等重点,积极抢占传媒技术发展制高点,充分发挥技术在打造平台、创新产品、服务用户、拓展市场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引领和带动通讯社业务创新。要搭建开放式技术合作平台,同业界领先、服务优良的公司和科研院所等开展互利务实的长期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创新水平。要加大研发投入,用好创新基金和专项资金,盘活相关资源,借鉴国际一流公司成功经验,加快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推动新闻信息产品不断迭代升级。
四是推进人才创新。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主流媒体能不能实现创新突破,很大程度上要看人才队伍能不能跟得上需求。新华社业务人员数量与国际一流媒体相比已不相上下,但人才结构不合理,如精通新媒体、全媒体的人才稀缺,擅长市场运营的人才稀缺。对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充分激发人才队伍活力。要加大优秀人才培养力度,造就各个门类的领军人才和行家里手,培养一批专家型编辑记者,培养一批“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培养一批新媒体、国际传播、电视、经济信息等领域优秀人才,培养一批技术、营销、管理等专门人才,适应全社创新发展需要。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拓宽视野渠道,广泛招贤纳士,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针对新华社亟需引进的高端人才,要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为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要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实施业务阶梯等制度,按照分类管理、简便易行、奖罚分明的原则,突出业绩导向和正向激励,使专业人才有成就、有地位、有待遇,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三、全面提高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的能力
大力推进创新,提高新闻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全面加强我们自身的能力建设,练好内功,强身健体,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当前,要着力提高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新闻采集能力。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信息大潮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正的优质原创内容大多仍为传统媒体生产。据一项针对数百万博客和社交媒体站点的分析表明,80%的新闻链接指向传统主流媒体,热门站点中67%的新闻来自传统主流媒体。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传统媒体拥有强大的采集能力,掌握着信息的源头和闸口。有效应对竞争,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着力提高新闻采集能力,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原创信息。一是提高广泛性。认真履行消息总汇职能,加强编辑、记者、签约摄影师、海外雇员和线人等多层次采集队伍建设,强化与国内外权威部门、权威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大数据舆情搜集系统等技术手段作用,使信息触角覆盖国内外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确保重大新闻全覆盖、无遗漏。二是提高专业性。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纷繁芜杂、真假莫辨,受众最需要的是正确信息和对信息的正确解读、正确评论。要着力在提高信息采集的品质上下功夫,采访权威信源,掌握关键线索,获取核心事实,提高对各类信息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做到有思想、有观点、有人物、有事实,在混沌迷惘中拔云见目,在众说纷纭中一锤定音。三是提高时效性。当前新闻竞争已进入“秒杀”时代,快则抢占先手、赢得主动,迟则贻误时机、被动挨打。要切实增强时效意识,第一时间发布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拼抢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社会热点第一落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快。当然,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快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之上的,决不能为快而快、忙中出错。
(二)议题设置能力。议题设置能力是衡量媒体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指标。谁掌握了议题的设置权,谁就能够有效引导公众的注意力,使舆论走向按照设定的方向发展。要准确把握议题设置的重点,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设置议题,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正确义利观、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理念深入人心。要紧紧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设置议题,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问题上不回避、不绕弯,不缺位、不失语。要围绕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设置议题,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网络管理、海洋权益等涉华舆论热点上有效回应关切,在大国关系、文明冲突、安全反恐、气候变化、领土争端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要精心选择议题设置的时机。受到广泛关注的议题,都离不开新闻性。没有新闻由头,议题就是凭空而设。要善于抓住新闻事件,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巧妙设置议题,而不能强行灌输、硬做文章。去年7月有外媒造谣称中国政府禁止穆斯林封斋,新华社迅速组织澄清式报道,并借此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的宗教政策,相关报道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点击量超过150万次,被《华尔街日报》等外媒转发,取得良好效果。“最高明的宣传是看不见的宣传”。要善于缘事而发、借力发力,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要精心研判议题设置的效果。设置议题要从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充分考虑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受众心理,综合分析,谋定后动,做到积极呼应、有理有利有节。
四要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加快创新既是我们应对当前激烈竞争的必然之举,也是着眼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只注重当前发展,就会缺少目标牵引,迷失前进方向;只关注长远规划,就容易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毛病。要把当前工作和长远目标统一起来,把阶段性工作和战略性构想结合起来,既抓当前之“时”,又谋长远之“势”,一方面集中精力、脚踏实地抓好当前工作,另一方面科学规划远景目标,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今年的创新工作,我们已经制订了专门工作计划。各部门、各单位、各分社要按照社党组部署,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朝着既定目标迈进。要增强效率和效益意识,积极稳妥推进创新,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检验创新产品竞争力,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对于创新工作的长远规划,要从战略和趋势着眼,科学制订发展目标和措施,明确前进方向、优先顺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夯实创新基础,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倾向,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要以长远眼光看待创新项目,对一些具有良好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可以着眼扩大市场和积累用户,加大资源投入,在成长中逐步探索发展模式,为做大做强积蓄力量。
五要处理好鼓励创新和强化管理的关系。要抓紧制订促进创新的配套措施,发挥好创新基金、创新人物评选、创新大赛等正向激励作用,加大对创新探索的扶持力度,充分挖掘创新潜力,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社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建立有效的试错容错机制,对于那些按照社党组部署和要求开展创新、勤勉尽责的单位和个人,即使一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也要客观作出评价,保护好大家的创新热情和干劲。
同时,对创新工作要加强管理,确保良性发展。相关职能部门要履行好引导和监管职责,做到鼓励与管理并重。要将创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制订科学合理、规范可行的考核办法,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要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从谋划到立项,从实施到运营,对每个创新项目进行全流程评估,科学设定并动态监测阅读量、互动量、转发量、分享量等评价指标;为项目论证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新华社转型发展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大力推进创新,为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按照社党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勤勉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