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及对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11-06谭丽艳矫桂凤郭爽郑文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8期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心率变异性抑郁症

谭丽艳 矫桂凤 郭爽 郑文旭

【摘要】 目的 探究抑郁症应用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患者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66例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3例。观察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 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RR间期标准差(SDNN)、低频值(LF)、每5个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高频值(HF)及总频阈值(TP)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波幅(0.96±0.32)mV高于对照组的(0.80±0.27)mV, 潜伏期(1.40±0.16)s短于对照组的(1.54±0.17)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应用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 但是文拉法辛在改善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的方面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8.046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venlafaxine and escitalopram on depress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TAN Li-yan, JIAO Gui-feng, GUO Shuang, et 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 Dalian Friendship Hospital, Dalian 11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enlafaxine and escitalopram on depress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6 depres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enlafax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 (SDNN), low frequency (LF), standard diviation average of NN intervals (SDANN), high frequency (HF) and total power (TP)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mplitude (0.96±0.32) mV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0.80±0.27) mV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latent phase(1.40±0.16) s was shorter than (1.54±0.17) 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venlafaxine and escitalopram for depression are similar, but venlafaxine is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Key words】 Venlafaxine; Escitalopram; Depressi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近年來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 抑郁症的发生率逐渐提高, 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 在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随者临床研究的深入, 开始逐渐关注对抑郁症患者病理生理基础的改善, 例如神经功能障碍、心脏心率的变异性等[1]。本次研究分别给予本院抑郁症患者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探究其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3例。对照组男15例、女18例, 平均年龄(40.3±2.5)岁, 平均病程(20.5±5.3)年;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 平均年龄(41.3±2.4)岁, 平均病程(21.2±5.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患有抑郁症, 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患者无合并严重的脏器疾病;③患者不存在药物滥用或者酗酒的情况;④患者无自杀倾向。

1. 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 患者需要口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起始剂量为75 mg/d, 服用2周后可逐渐增加用药剂量, 可增加至150~225 mg/d[2]。

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患者需要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服用起始剂量为10 mg/d, 服用2周后可逐渐增加用药剂量, 可增加至20 mg/d。两组患者均需要持续治疗4周[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减分率>80%, 则表示治愈;如果减分率达到60%~79%, 则表示显效;如果减分率达到了40%~59%, 则表示有效;如果没有满足以上任何标准, 则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通过心率变异分析系统对患者心脏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SDNN、LF、每5个正常SDANN、HF、TP。通过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进行检测,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SR)是一种常用的电生理方法, 用于检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其主要包括起始波潜伏期和波幅[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愈10例, 显效13例, 有效4例, 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 观察组治愈9例, 显效12例, 有效5例, 无效7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 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比较 治疗前, 两组HF、SDANN、LF、TP、SDN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HF、SDANN、LF、TP、SDNN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治疗前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比较 治疗前, 两组波幅、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波幅(0.96±0.32)mV高于对照组的(0.80±0.27)mV, 潜伏期(1.40±0.16)s短于对照组的(1.54±0.17)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应用的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在改善抑郁症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其中文拉法辛能够抑制甲肾上腺素产生和5-羟色胺再摄取, 具有双重作用, 而艾司西酞普兰能够单项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 这两种药物均属于临床常用抗抑郁症药物[5]。本文对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分别给予了以上两种药物, 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均无显著差异。

心率变异性反映的是窦性心动周期差异情况, 被广泛用于心血管功能的评估。将窦性心搏RR间期的波动情况进行收集和整理, 用以评估抑郁症患者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研究发现,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心脏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 而副交感神经的活性明显的降低, 因此与正常人相比较, 抑郁症患者TP、SDNN、LF、SDANN、HF等指标明显较低, 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越严重评分越低[6]。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波幅(0.96±0.32)mV高于对照组的(0.80±0.27)mV, 潜伏期(1.40±0.16)s短于对照组的(1.54±0.17)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在改善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公共紊乱方面, 文拉法辛显著优于艾司西酞普兰。交感神经功能常用SSR进行评估, 其中交感神经兴奋的整个反射弧传导由潜伏期反映, 而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通过波幅进行反映。与正常人相比较, 抑郁症患者的潜伏期明显较长, 波幅明显下降, 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多存在紊乱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療后, 两组HF、SDANN、LF、TP、SDNN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相比,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优越, 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主要原因是文拉法辛的作用机制为双通道。

综上所述, 抑郁症应用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 但是文拉法辛在改善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的方面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吴莉丽. 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22):3366-3367.

[2] 卫步霄, 苏军, 刘伟. 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药物经济学循证分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11):1998-2000.

[3] 王璐.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比较. 中国疗养医学, 2018, 27(11):1205-1207.

[4] 鲁春. 盐酸文拉法辛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系统医学, 2018, 3(14):26-28.

[5] 詹连香, 张海涛, 陈文胜.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黑龙江医药, 2017, 30(6):1278-1280.

[6] 华彬. 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与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2(10):156, 163.

[收稿日期:2020-05-15]

猜你喜欢

艾司西酞普兰心率变异性抑郁症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心率变异性是自我调节的生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