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趣横生,追求本质

2020-11-06李立军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验本质兴趣

李立军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直指数学本质,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同时又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相融合,让学生们懂得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多次的数学实验让学生们通过观察、类比、猜想、归纳等方式亲近数学,突出了学生的感受、体验及合乎逻辑的思考,让学生们因体验而兴趣盎然,达到了愿学、乐学、做中学、玩中学的教育境界,这就是一种无痕、自然教育.

[关键词] 体验;本质;兴趣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必得法. 对于这句话每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实践,我们经常思考怎样将数学“冰冷的美丽化作火热的思考”,又在探寻如何将高中数学课上得神采飞扬、意犹未尽,对此众说纷纭、百家争鸣.

前不久参加重庆市高中数学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培训,培训期间大量地听课、评课,有些课堂也免不了让人乏味而昏昏欲睡. 而国家赛课一等奖获得者、重庆市育才中学王景老师的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录像课则让人不觉一震,只觉得这堂课的设计妙趣横生、浑然天成,令学生能够在体验、参与、感受中探求数学实质,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一节课下来,听课者感觉余音绕梁,令人回味. 笔者针对这堂课的片段进行了赏析与评论,以期大家研讨之用.

片段1:用寓言故事引课

(1)一农夫嫌自己家的秧苗长得太慢,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每根禾苗都拔高一截,这样就可以提前丰收了.

拔苗助长——不可能事件.

(2)宋国有个农夫,他的田地里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野兔撞在树桩上死了. 农夫便认为只要守在树桩旁边,一定能再捡到兔子.

守株待兔——随机事件.

(3)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从自己开始挖山,自己死后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挖,一定可以把山挖平.

愚公移山——必然事件. ?摇

赏析:一堂课的引入至关重要,它是课堂情绪的奠基,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三个成语学生都不陌生,在引入新课时,创设有趣味又有悬念的寓言故事情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种类似于语文课的开题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当揭示了“事件”这个主题之后,学生才恍然大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本节课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易于学生理解,可以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三个实例与三种事件高度吻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体现. 这种峰回路转的创意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也不禁为教师的精巧设计而喝彩!

片段2:扑克牌中的事件

试分析:“从一堆扑克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的是红牌”,这是什么事件?

赏析:如果说寓言故事的引入偏向于感性认识的话,那么,扑克牌的引入就更偏向于理性认识,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再次体验. 这个片段对学生刚刚领会的认知起到巩固的作用,由此完整地建立了新的认知体系. 它仍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不同于前面寓言故事的跌宕起伏、耐人寻味,但它以更为舒缓的节奏将学生的兴奋点维持住,让学生在一种平静的心态中夯实了对于概念的理解.

片段3:生活中对三种事件的举例

思考:你能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以及随机事件的实例吗?

赏析: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基石,是丰富多彩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源頭活水,它的延伸、迁移、转化和拓展形成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起点. 在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通过生活问题对概念进行辨析,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这是新课标中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角度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具体体现. 这也同样是一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前面的概念引入、理解、辨析、定位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片段4:小组合作,在随机数表中找“9”(如图2)

赏析:教师的目的在于为接下来的频数、频率、概率做好铺垫,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上亲自动手. 这种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来理解数学,突出学生的感受、体验及合乎逻辑的思考,让学生因体验而兴趣盎然,达到了愿学、乐学、做中学、玩中学的目的,润物因自然而无声,这就是一种无痕教育. 同时让学生懂得数学实验、数据处理对于数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而得到科学研究的方法.

数学课堂的合作交流必不可少.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的标准在于每个学生是否知识达标,如果一个教师在下课后可以自豪地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内容全班每个同学都掌握了”,这毫无疑问会是一节好课. 但事实上做到此点何其难,课堂上的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疑问作出解答,因此,小组合作必不可少,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交流、互助、质疑、答疑、补充等种种优势,有利于以点带面,达到双赢的目的.

片段5:计算机模拟掷硬币(如图3)

赏析:在上一个片段学生已经开始找到感觉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先进技术再次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提升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得本节课的教学节奏一波三折,同时对学生的感官是一种震撼、一种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将上一次的有限实验中的“遗憾”进行了弥补. 这次无限的实验将数据处理得更加直观,结论由先前的“犹豫”以极短的起跑线,迅速过渡到“坚定而自豪”这种猜想验证,学生由此形成了愉悦体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肯定、激励、评价比无数掌声的鼓励显得厚重;也因学生前面有着相同的经历而产生共鸣,并对今后的创造、创新产生了足够的憧憬与信心. 最后引入几个著名科学家的抛掷实验的数据,让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行为与科学家进行对比,得出数学科学的所有成绩并非凭空想象,并非只是来自一颗非凡的大脑,同样是来自于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 数学史的渗透成功将学生带入了一次高质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无声胜有声.

猜你喜欢

体验本质兴趣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