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芬奇机器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分析

2020-10-24贾卓奇周维茹陈南征贺海奇李硕马磊张勇张广健付军科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胃底补片裂孔

贾卓奇 周维茹 陈南征 贺海奇 李硕 马磊 张勇 张广健 付军科

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是一种常见的解剖缺陷,指腹段食管、食管胃连接部和部分胃组织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引起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反流入食管的胃、十二直肠内容物引起的一系列烧心、反酸、气短等症状,是HH最常见的伴随症状。西方国家HH伴有GERD者患病率高达10%~20%[1]。近年来,中国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甚至接近欧美水平。手术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重要手段。微创HH的广泛应用,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出血更少,并发症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近年来机器人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微创外科领域,取得了较好疗效。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具有三维立体图像、超高清的手术视野以及极具灵活性的手术器械,实现了手术的高度灵巧性和稳定性,克服了腹腔镜手术二维视觉及操作自由度受限的缺陷,具有明显的优势[3]。但相关的临床疗效并未见报道。因此,本文采用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所行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的患者10例数据,现分析评估其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纳入自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患者共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37~71岁,平均为(60.6±9.5)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为(28.5±1.5)kg/m2。本研究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1.诊断标准:10例患者术前常规行胃镜、胸及上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上消化道造影确诊为HHⅡ/Ⅲ型(见图1),符合2013年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HH治疗指南[4]提出的HH诊断标准。行食管24 h pH监测及测压检查,8例患者按《胃食管反流病外科诊疗共识(2019版)》提出的GERD诊断标准[5]确诊为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

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规范内科治疗失败,或难以耐受内科治疗,符合手术适应证,且均可耐受。ASAⅠ~Ⅱ级。充分知情告之后自愿选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3.排除标准:有急性感染,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和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前检查发现其他病变需改变手术方式;既往腹部手术史腹腔粘连严重者;重度肥胖者(BMI>30 kg/m2);HH修补术后复发者;既往行其他抗反流手术者;术后未能规律随访的失访患者。

图1 术前胃镜/CT/上消化道造影提示HH伴反流性食管炎

三、手术方法

1.HH修补术:患者取平卧位,行气管插管全麻,头高脚低;助手站于患者右侧,应用3个机械臂,机器人戳卡位置(见图2)。调试机器人系统准备完毕后,于脐左上方切口建立12 mmHg(1 mmHg=0.133 kPa)气腹,于剑突下置入肝脏拉勾以协助显露术野。1号机械臂应用机器人超声刀,2号机械臂为双极无损抓钳,先打开疝囊,将疝入胸腔的胃及食管下段拖至腹腔(见图3A)。超声刀切开小网膜囊及肝胃韧带,注意避免游离过深,充分保护迷走神经分支和食管肌层,直至充分显露食管下段及双侧膈肌脚。此时将1号臂机器人超声刀更换为机器人针持,助手通过纱布条将食管下段向左下方牵拉,充分暴露双侧膈肌脚(见图3B),行间断缝合打结牢靠,缩小食管裂孔,最后1针与食管留出1 cm的空隙。术中探查疝环超过5 cm或膈肌脚过于薄弱,则应用无张力补片进行修补,补片应覆盖疝环缘超过2 cm。修建好补片形状及大小,机器人缝合补片固定于膈肌脚两侧(见图3C)。

图2 机器人HH修补术戳卡位置

图3 机器人HH修补术

2.抗反流手术:游离部分胃底,留出3 cm的空隙;再离断脾胃韧带直至胃底,游离胃近端大弯侧和胃近端小弯处,必要时切断胃短动静脉的1~2支;打开全膈食管筋膜,钝性游离食管下段及后方,自脾下极离断脾胃韧带至食管左侧膈食管筋膜。2号机械臂抓钳夹持胃底大弯边缘胃壁组织,经食道后方将胃底大弯侧部分胃壁拉至食管右侧,1号机械臂更换机器人针持后,间断缝合2~3针,打结后完成宽约2 cm的360°Nissen胃底折叠术(见图3D)。将胃底缝合1~2针固定于膈肌脚。检查无出血及异常后,撤离机械臂,关闭气腹,缝合切口。

值得提出的是,10例均为全机器人下缝合操作,前7例为机械臂下间断缝合膈肌脚、固定补片及胃底折叠,后3例行胃底折叠时应用了强生STRATAFIX倒刺线行连续缝合,效果较好。

四、术后处理

术后24 h无异常可停心电血氧监护,待无腹部胀气或已排气后拔除胃管;先经口进流食,逐步过渡至软食、普食,注意少食多餐,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剧烈咳嗽、呕吐引起腹内压升高。出院后继续口服质子泵抑制剂,逐渐恢复日常生活,避免劳累。

五、观察检测指标

在LinkDoc数据库系统中提取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环直径、是否行胃底折叠及补片修补、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等。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连续随访,并以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lebens qualities index,GLQI)为标准[6]为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GLQI问卷中共36个问题,包括典型消化道症状,生理功能状态,社会生活状态,心理精神状态和医学治疗的压力五个方面,每方面30分,总分15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手术疗效越好。

六、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GLQI评分数据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纳入本研究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

2例患者疝环直径<5 cm,仅行裂孔疝修补,未应用补片,余8例患者应用补片行缝合修补。2例患者术前24 h测酸结果排除GERD,未行抗反流手术,余8例患者均行Nissen胃底折叠术。1例高龄患者术后3 d出现发热、肺部感染,经积极抗炎对症治疗好转出院;1例患者术后进食有轻度吞咽不适,经治疗后好转,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见表1。自手术日期随访至术后6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无复发及其他不适。

二、患者的手术指标

疝环直径平均为(5.4±1.4)cm;手术时间平均为(141.8±20.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4.0±24.5)ml;10例机器人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经口进食时间平均为(3.6±1.1)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3.7±1.8)d。住院总花费平均为(56 898.6±9836.6)元。

三、术后近期生活质量

GLQI评分结果显示,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GLQI评分分别为(93±7.8)、(124±8.8)、(127±7.66)。术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外科治疗HH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初治疗的重点是缺损修补,但改善反流症状并不理想。直到1956年Nissen胃底折叠术的问世,因其抗反流效果十分显著,使得该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的迅速进展,腹腔镜下HH修补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因其切口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等优势,已成为治疗HH常用的手术方式[7-9]。2004年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Hanly等[10]首次报道了机器人辅助18例HH修补术及57例Nissen胃底折叠术,结果发现机器人组疝修补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均优于腹腔镜组。随后的多项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安全有效[11,12]。术后并发症率较低,较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13,14]。但目前国内外开展机器人HH修补术的中心较少,相关研究仍不足。

一、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的安全性

本研究纳入了10例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患者,确诊为Ⅱ/Ⅲ型伴有GERD,术中无意外及中转发生。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1例高龄患者术后第3d出现肺炎,另1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不适考虑折叠缝合过紧所致,均经治疗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90 d死亡率均为0。随访至术后6个月,症状均明显改善,无疝复发及其他不适,说明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二、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的优势

本研究初期临床经验显示,达芬奇机器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具有一定优势。(1)传统腹腔镜下是典型的二维平面化视野,若患者肥胖、疝囊粘连时游离辨认十分困难,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为三维高清成像,术者在立体的图像下可以清晰辨认精细解剖结构,利于提升手术精确度[15]。(2)应用高精度、稳定防抖的机械臂无损钳钳夹、推挡组织,配合助手牵拉,能改善术野暴露面积,尤其在游离食管下段、显露双侧膈肌脚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腹主动脉、胃壁及食管壁的误伤,仔细辨认迷走神经分支防止误损伤,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6]。(3)镜下缝合一直是HH修补术的难点和要点,术者须历经一定学习曲线,完全掌握后方能安全的进行手术操作。(4)国内外有较多研究应用钉合器进行固定补片,尽管较为快捷,但仍存一定风险,一旦操作不当,损伤腹腔血管会导致致命大出血,本研究未应用钉合器,可避免腹腔残留异物。(5)传统腹腔镜术者长时间站立操作,尤其在腹腔粘连严重、疝囊巨大或患者肥胖等困难操作情况下,最关键的缝合固定环节一旦出现疲劳操作,会危及患者安全,影响手术效果。本研究中术者坐于操作台前,双侧前臂受支撑,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不易疲劳,使得复杂耗时的HH修补术也能轻松以高质量完成[17]。

表1 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指标

表2 手术前后GLQI评分对比

三、HH术中常见问题

腹腔镜下缝合固定补片时,常见的问题有操作空间狭小,术野显露欠佳,术者双手器械活动范围受限,相互影响会导致缝合打结异常困难、耗时。而且缝合过深可能导致周围组织损伤,缝合过浅都会使组织切割撕裂,因此补片缝合固定的质量决定了手术疗效和术后复发情况[18]。本研究完全应用达芬奇机械臂进行手工缝合,狭小的空间内能充分体现优势,机械臂防抖、稳定、多自由度的特点使得缝合打结更灵巧更省时,而且双侧机械臂可互换针持,从不同角度进针缝合打结及固定补片,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缝合的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并提升缝合固定的效果。

四、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的经验

Washington等[19]报道了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的学习曲线,认为10~12例是完成学习曲线的分界点。本研究分析发现,前3例手术团队在系统准备、机械臂安装及交换的时间环节耗时较长,第2例为巨大裂孔疝患者,在缝合固定补片环节,团队配合不熟练、缺乏默契,导致总手术时间较长为170 min。而第9、第10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48 min,较前缩短。已经具备腹腔镜HH修补术操作经验手术团队,相对学习曲线较短,在完成10例左右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手术后,团队积累经验,切口设计位置固定,准备时间大大缩短,可以顺利掌握操作技术。

五、机器人HH修补术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评价

Brenkman等[12]纳入了40例机器人HH修补术患者,进行了连续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手术疗效较为肯定,仅42%的术后患者需继续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明显少于术前的94%;随访过程中仅1例胃食管反流症状复发。进一步分析生活质量发现,患者术后1~12个月生理功能状态、心理精神状态GIQI评分均优于术前,而术后1年GIQI评分却再无改善。本研究对10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了GLQI评分,结果提示术后3个月和6个月在五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得分(P<0.05),而术后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这也说明了机器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较好[19],但需要继续随访以观察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外科领域巨大的进步,在HH修补术中的成功开展应用,在精细解剖和精准缝合具有明显优势,疗效肯定、安全可行,而且近期生活质量较好,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但达芬奇机器人机械臂缺乏力反馈,且术后总治疗费用增加是限制应用的主要原因。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且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因此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研究结果,来进一步证实达芬奇机器人HH修补术的远期效果。

猜你喜欢

胃底补片裂孔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胃镜疗效分析
PLGA/PP复合补片的体外降解及防粘连性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用于应对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经编补片研究进展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是烧心,当心食管裂孔疝
有种胃病,用药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