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满足小学高学段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的不同层次需求

2020-10-21冯玉蕾

成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层次化常态化多样化

冯玉蕾

摘 要:怎样在小学高学段语文阅读课堂中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层次,使每个学生个体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都有所提高,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旨在从小学高学段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出发,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究教学目标的梯度化、阅读过程的人文化、阅读结果的个性化,使每个学生个体在阅读课堂上,得到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梯度化;层次化;人文化;常态化;多样化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主要围绕“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为链条主线组织单元和安排课文。也就是说,完成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兼顾这篇课文在本学段甚至整个学科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怎样在小学高学段语文阅读课堂中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使每个学生个体都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都有所提高,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重新提升了在方面的理论认识,关注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的层次发展,引领学生通过生自身的努力,不断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促使每个学生个体在每天的阅读课堂上,自身的语文素养都有一个全面、持续的提高。

1 小学高学段学生语文阅读课堂的突出问题

(1)举手发言的学生越来越集中到个别学生。我们国家小学实行的是六年制,小学生在一个集体中待了好几年,课上谁发言谁朗读,似乎都已经习惯了,总是集中在那几个孩子。其他不发言的学生有的心里有数,不屑于发言;有的担心同学笑话不发言;还有个别的学生心猿意马,心不在焉……久而久之,学生的理解文章内容、口语表达的层次就会越拉越大。

(2)个性化朗读也集中在几个学生。孩子们在低中年级的时候,课堂上老师引领学生带着什么样的动作朗读,带着怎样的体会朗读,想象着什么样的情景读,哪里轻,哪里重,哪里急,哪里缓,孩子们都能饶有兴致地站起来尝试,坐下来品味。可是到了高年级,由于年龄特征的问题,愿意尝试的学生越来越少。时间一长,就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2 语文阅读课堂上新举措

(1)课堂目标的梯度化。阅读课的课堂目标就两个,一个是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是人文情怀。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梯度学习目标。课堂上为了达成目标,可以课堂练习纸、小卷进行“普查”,还可以利用希沃软件中的“班级优化大师”,随机点名,让每个学生都处于被点名的状态,“人人自危”,促进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层次化发展。

(2)课堂提问层次化。教师导学的问题,除了注意时机、方式和有效性以外,还要关注学情,关注学生不同的发展层次。小学生到了高年级,来自家庭教育和个体努力程度差别越来越大。教师的提问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3)课堂过程的人文化。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每个学生个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在阅读课堂上,我们要关爱生命,关爱每个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从文本出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带动学生张开嘴,读出来,体验文字的美、人性的善。“开火车”一个一个的读,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跟着老师的启发读,在朗读文本中,学会关爱他人,热爱社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4)课堂拓展常态化。部编教材语文课本已经注意到了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课外阅读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课外阅读更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需要。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课上,我们一方面抓住教学重点训练项目施教,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例文中的内容联想开去,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大胆扩展读书新领域,争取每一篇例文,都留下阅读一组文章甚至一本书的“软性作业”,调动学生更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5)课堂评价的多样化。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应当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学生每一个精妙的回答,每一次认真的作业,每一次好的表现,教师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课堂上还可以同学互评、自我评价,从多角度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自我认识。如果在课堂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教师要要鼓励他们再想一想,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变化,都要及时肯定。对学习暂时滞后的学生,教师也要肯定其努力和进步,随口说出鼓励性的话语,不要“吝啬”。

总之,实施新课程,更新教育理念,引领班级几十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体,在每一节的阅读课堂上,听说读写能力都有一个新的进步新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课堂上在注重层次化发展的同时,更要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训练合理安排在每一节阅读课堂里,该理解的要深入理解,该积累记忆的要强化记忆,该运用的要加强练习,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上讲方法,课外谋发展,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著.《课堂教学新变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南京.

[2] 周成平著.《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南京.

猜你喜欢

层次化常态化多样化
差异化教学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基础层建设对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