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020-10-20王晓爱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七年级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王晓爱

摘  要:七年级数学是学生步入中学之后比较容易出现下滑的一门学科,本文从七年级数学学科特点、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中学数学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七年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085-01

数学是一门以数字和图形为载体的自然基础学科,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分成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1—3年级,第二学段为4—6年级,第三学段为7—9年级。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刚刚步入初中校园的学生,数学成绩会出现一个跳崖式的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提高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质量?笔者就这些问题,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七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

(1)数学教材编排以模块化为主

和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有所不同,七年级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呈现出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考虑到小学生思维和学习的特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非常形象的去呈现知识;而到了七年级后,学生会发现这种熟悉的呈现方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系统、逻辑性更强的教材编排体系:在一个章节中,会较为全面地对一部分知识由浅入深的去学习。

(2)思维培养目标逐渐向罗辑思维转变

在思维培养中,小学阶段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逻辑思维为辅,到了小学高年级有个逻辑思维的过渡。而到了七年级后思维培养的目标变成了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很多题目不只是算出答案,得出结论,而要求学生能够去进行论证和思辨。

(3)教师教学方式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教师一般带一个班的主科,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花很多时间去给学生讲解,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学生有很多次的学习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一种“等”和“靠”的依赖心理,认为不会的地方教师会三遍五遍地去讲,没必要自己去研究。上了中学后才发现,教师除了带本班外,还有其他两三个班的课,并且一周数学课的节数并不多,再也不会像个小学教师那样进行“保姆”式教学了。

2.七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的数学学习中有很多需要自己钻研、得出结论的地方,但是由于小学阶段长期的“保姆”式教学,学生并没有养成刻苦钻研、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一些定理、概念吃得不透,所以不能很好地去进行灵活的应用。

(2)学生不能很好地排除学习外的干扰因素

上初中之后,学生就进入了青春期,学生的身体会有很多的变化,“成人化”趋势严重,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这种生理和心理心理发育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叛逆情绪,并且很容易被外界这样或那样的因素所干扰。有许多小学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孩子,上了中学之后没有能够有效地排除這些因素,造成了学习成绩下滑。

(3)部分家长对学段变化的认识不够

在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或期中考试结束后,许多教师会被家长问同样的问题:我家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数学考八九十分,为什么到中学之后,才考个六七十分,有些教师无言以对,家长认为中学教师不负责任,或者认为学生上中学之后贪玩没有好好学习,便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上中学之后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

3.提高七年级教学质量的策略

(1)注重学生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能够正确认识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这一学段的跨越所带来的问题,积极和家长、学生去沟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解决了学生在学段跨越过程中的困惑,学生才能够轻装上阵,迎接学习的挑战,家长也能够理解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不懂就问、大胆假设、勇于验证的良好学习品质。只有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品尝到思维带来的快乐后,学生才会迷恋上数学的学习。

(2)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由于学科的特点,许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就应该是严肃的,教师就要面无表情,其实数学课堂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想方设法去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动作等“演”出数学的思维魅力。

(3)注重学生学习中的多元化评价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学习方面的点滴进步,引导学生向数学学习的高山去勇于攀登。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静下心来和学生共同去分析背后出现的原因,多一份耐心和细致,不能操之过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级qq群,每天找出一位同学,对其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评选“每日之星”。在每次测试前,笔者让学生自己选自己的目标成绩段(A段为100—120分,B段为80— 100分,C段为60—80分,D段为60分以下),考完试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试卷分析:自己有没有达到目标段?为什么?寻找到问题所在,以便于下次考试中去改正。经过一系列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只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才能让学生安全渡过小学学段到初中学段数学学习的困惑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让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道路更加平坦、高效。

猜你喜欢

七年级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