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交媒体的服装专业“三段式”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10-16梁建芳李筱胜

纺织服装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三段式服装社交

梁建芳,李筱胜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随着工业领域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服装行业对从业人员创新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服装类高校应不断适应行业需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体现了特定的教学理论逻辑,是保证特定教学任务相对稳定的具体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教学流程,它包含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教学策略和评价等内容[1]。教学模式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在特定的教学背景和具体的教学情境下能否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并实现预设的教育价值追求。因此,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基于行业发展和学生需求,在有限的学习资源条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结构和进程。

社交媒体是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随着高等教育线上教学的发展,社交媒体的优势日渐凸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查阅文献后发现,将社交媒体应用于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并不多。现有研究中多将社交媒体应用于学生管理、思政教育的服务和支持手段[2-3],也有针对远程学习者而进行的开放教育实践[4-5],或针对具体课程利用微信等移动工具进行课程改革[6-7]的研究。以上研究对于将社交媒体引入高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尝试。但因其在具体运用中并未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优势,反而存在因社交媒体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师生互动交流不够、课堂效率降低的现象,因此一些专家表示对将社交媒体引入教学需持谨慎态度[8]。由此可见,如何将社交媒体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实现有效融合,真正发挥两者的优势,是高校教师和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服装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长期以来,服装专业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降低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损耗,提升教学效率,具有迅捷而低耗的优点。但其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表现出以下不足。

1. 学生获取知识和资源的渠道受限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和资源的主渠道为课程指定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补充资料。一方面由于教材出版周期较长,导致部分内容陈旧,很难跟上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教师补充资料基本限于知识的简单传递和理解,与行业实际脱节,难以满足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因此,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和资源获取的广泛性、自主性要求。

2. 缺少批判性与高阶思维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班级制,依据固定的时间表和指定教材进行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问答为辅。为了确保教学效率,知识以一种简明扼要、结构清晰的间接性知识存在,其原本复杂和反复的产生过程被忽略,从而导致教学活动远离批判和质疑等高阶思维的培养。

3. 师生间实时反馈和交流的缺失

目前,高校广为采用的教学管理系统在课程信息查询、成绩登录以及学生评教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整个系统相对封闭,缺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实时互动和交流空间,远不能满足师生之间反馈和交流的需要。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现实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

二、社交媒体引入服装专业教学的优势

服装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将服装理论知识融入产品构思、设计、生产、评价、营销和管理的全过程,在产业链上有效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最终实现创意与设计、结构与人体、品牌与市场等多方面的技术和手段创新。不难看出,服装专业教育中更强调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突出表现为以感性体验和发散思维为基础的决策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根据社交媒体的特点,将其引入服装专业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 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渠道

社交媒体具有网络化结构和圈层特征,构造了学习者人际关系网络中彼此之间的远近和强弱关系,使学习者置身于由社交网络建构的虚拟学习情境中,突破了以往教师、学校等现实学习空间的局限,以及具有同等背景、身份和地域等同质化的约束,为学生在设计、构思以及创作中提供了随时随地可获取的教学资源支持,拓宽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

2. 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理解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创新性、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强调知识建构和信息整合、指向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核心是对包含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在内的高阶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习资源渠道的拓宽扩大了个体间的互动领域和增加了互动频次,为深度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基于以上状况,在现有教学资源的条件下,我校(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专业课题研究组提出将社交媒体引入服装专业教育,以此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和强有力的学习支持工具,实现学生的共享协作学习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实时指导。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三段式”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运行

1. 构建原则

在广泛征集专业教师、国内外专家以及部分优秀学生代表意见的基础上,达成了社交媒体选择的原则。首先,遵循经济实惠、覆盖面广、学生便于触及且感兴趣等原则;其次,坚持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开放式群组,能够超越班级限制,吸引不同年级学生的加入,便于应届生、往届生以及下一届学生间的经验分享和内容贡献。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方便邀请企业专家加入,共同讨论项目或者课题,最终形成协作性学习群体。

2. “三段式”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以上原则,经广泛讨论和论证后,最终确定以微信群或QQ群作为构建协同教学模式所需的社交媒体。主要原因在于微信和QQ包含了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同时可以实现台式电脑、iPad、手机等跨平台的应用,在大学生中使用广泛。

协同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为:将以往单纯的课前预习转变为基于社交媒体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间互动式协作学习,将课中教师的内化指导延伸到课后面对面辅导和企业项目的实践应用[9-10]。为此,设置了课前虚拟协作学习、课中问题解决式教学和课后“一对一”答疑与任务实践三个模块。同时,利用微信群或QQ群的开放性特点,引入企业人员、校外专家或往届学生广泛参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企业人员以及已毕业学生、下届学生之间的交互和协作关系。三个模块的参与方及其功能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以看出,协作学习贯穿于三个模块,在该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1 虚拟协作学习的参与者及其职能

图2 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及其职能

图3 课后任务实践的参与者及其职能

3. 运行机制

为有效保证以上三个模块的平稳运行,设置了基于课程任务或企业项目的驱动机制[11],形成“三段式”协同教学模式(见图4)。具体过程如下:

图4 “三段式”协同教学模式示意图

(1) 课前虚拟协作学习阶段。每次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教师下达明确的课程任务和要求,并邀请校内外的其他成员或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任务。围绕课程任务,教师给学生指定慕课资源和学习资料,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提供支持。同时,通过微信群或QQ群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通过同步或异步通信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形成问题解决思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与教师实时交流,而且可以与群中的企业专家、应届或已毕业学生共同开展开放性讨论。这种大范围强弱关系的广泛参与,使得协作学习突破了班级的限制,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

(2) 课中教学阶段。基于课前的协作学习,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介绍,而是依据课前跟踪中所发现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学生知识建构中的薄弱环节、盲点以及易混淆的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教学指导,促成学生知识内化,并提出下一步实践操作建议。针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以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将课程任务、最初设想以及实际完成的作业进行比对,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并总结经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通过协作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一对一”答疑和任务实践阶段。对课堂上尚未解决的个别性问题,通过组建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答疑团队,在课后以“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同时,根据教学任务和课程内容,结合企业现实项目,定期开展课程任务的实践活动,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结果评价。

四、结语

基于课程任务或者企业项目的“三段式”协同教学模式改变了服装专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突出表现在将知识的单向传授转变为互动式知识建构,将简单单纯的知识记忆转变为重视知识关联和迁移的深度学习,将学生的孤立学习转变为学生、教师、企业专家、已毕业/下届学生的共同参与和贡献,表现出明显优势。这一教学模式在我校服装专业进行了为期2年的实践应用,学生创新能力和时尚设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有所提高,就业范围和岗位有所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服装专业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三段式服装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让人心碎的服装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游戏教学法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预科班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