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山区羊肚菌平棚栽培技术
2020-10-14郑永德卢翠香邱春锦陈政明李碧琼张祖堂林俊扬颜墩炜
郑永德 卢翠香 邱春锦 陈政明 李碧琼 张祖堂 林俊扬 颜墩炜 何 昱
福建山区羊肚菌平棚栽培技术
郑永德 卢翠香 邱春锦 陈政明 李碧琼 张祖堂 林俊扬 颜墩炜 何 昱
(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莆田 351144)
福建地区由于冬春季温度偏高,栽培羊肚菌存在较大困难,但福建部分山区温度比平原低4~6 ℃,1~2月具有适合羊肚菌出菇的持续低温时间,可以满足羊肚菌原基形成的低温条件。从栽培时间的选择、栽培种和营养袋的制作、平棚搭建、播种、栽培等方面介绍羊肚菌栽培经验,并讨论尚待解决的问题。
福建山区;羊肚菌栽培;平棚栽培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野生食药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1]。自外源营养添加技术在羊肚菌人工栽培中得到普遍应用以来,我国室外人工栽培的产量得到迅猛提升[2]。近几年来,我国羊肚菌栽培面积与产量逐年上升,2020年其干品价格每500克为四五百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而供应给酒店的精品羊肚菌仍高达千元。
羊肚菌的主栽产区位于成都平原与云贵高原,福建地区少有栽培。羊肚菌原基形成的温度通常在12 ℃以下,否则不形成原基不生成子实体,表现为“只见菌霜不见菇”。福建沿海平原地区的地温不容易达到此条件,如遇暖冬,如2019年底至2020年初,基本是“颗粒无收”。而福建山区温度一般较平原地区低,符合羊肚菌原基形成的低温条件,本项目组在仙游山区试验栽培获得成功。
1 栽培时间的选择
羊肚菌菌丝可在4~30 ℃生长,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15~20 ℃。原基形成所需地温5~12 ℃。以仙游县为例,查询近五年的历史气温数据(www.tianqihoubao.com),12月开始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 ℃,3月中旬气温开始明显持续回升。栽培试验地点选择在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仙山村,海拔约680 m,冬春温度较平原地区低4~6 ℃,因此安排12月上旬播种。提前25天,于11月中旬制作栽培种,翌年2月中旬至2月底出菇。3月开始气温快速回升,小菇蕾容易死亡,也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宜在3月初之前完成出菇采收。
表1 仙游山区羊肚菌栽培试验日志
2 栽培种和营养袋的制作
栽培种和营养袋的配方均为麦粒63%,粗木屑或谷壳35%,生石灰2%。麦粒提前一天或两天用3%石灰水浸泡至内芯发白但不烂,混合搅拌均匀,含水量调至60%左右,用对折径18 cm×35 cm(栽培种)和15 cm×28 cm(营养袋)聚丙烯袋装袋。高压或常压灭菌,栽培种冷却至常温时接种,营养袋冷却后不接种,直接侧面打孔,将打孔面紧贴于播种走菌一周左右的畦面。
3 平棚搭建
平棚(图1)可起遮光、防晒、防风和一定的保温作用。试验搭建的平棚长20 m,宽8 m,高2.5 m,纵向每3 m设一根立柱,横向每2 m设一根立柱,外铺遮阳网并绑紧固定[3]。福建地处亚热带,冬季的光照时间比北方长,特别是出菇期间正值春季回温期,长光照会导致地温快速上升。而羊肚菌子实体非常娇嫩,怕高温,高温也易引发病虫害。通常棚上覆6针加密以上遮阳网可有效减少正午的阳光直射。棚内地面作6条畦,畦宽1 m,长18 m,畦与畦间的沟宽0.3 m,深0.2 m。
图1 羊肚菌简易栽培平棚的搭建
4 播种栽培
采用条播方式将破碎的羊肚菌栽培种均匀撒入畦面沟内,再盖上边土,每亩(1亩≈667 m2,下同)播种量为200 kg。播种一周后,将侧面打孔的营养袋按照4~6袋/ m2均匀铺放到畦面后,直接铺上地膜,并在畦面上用2 m长的竹片搭建小拱棚,随后铺上棚膜并固定。小拱棚棚膜下沿不接地,离畦面留空5~10 cm,以利于通风换气。
由于山区夜间温度较低,容易结霜,羊肚菌原基形成后,子实体生长期需白天通风、夜间保温,在傍晚前放下日间打开通风的近地面遮阳网,以免幼嫩的子实体冻伤。
图2 简易平棚内栽培羊肚菌
5 讨 论
羊肚菌种植热和消费热依旧持续,尽管也有报道亩产鲜菌500~1 000 kg,但栽培成功的重现性和产量的稳定性并不高,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目前仍未彻底探明[4],有待深入研究。
2019年为暖冬,羊肚菌主产区西南地区的产量受到较大影响,但华北地区反而获得丰收。据报道,2020年7月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在海拔3 530 m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成功实现了羊肚菌的出菇采收,说明只要温、光、湿、气等条件适宜,高海拔地区可以实现羊肚菌的反季节栽培。福建地区温暖湿润,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山区人口减少,很多农田闲置或荒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利用现有闲置农田搭建简易平棚进行羊肚菌栽培,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或许能成为贫困山区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的一个帮手。
适于南方栽培的羊肚菌品种有待选育开发。福建种植羊肚菌的气候条件不如四川、贵州等地优越,仅闽北地区或较高海拔的山区较适合,可采用秋种冬收模式。由于冬季短,低温时间短,适合于羊肚菌生长的温度时间段较为有限,因大部分羊肚菌品种的子实体无法在20 ℃以上正常生长,因此须选用周期短、较耐高温的品种。
[1] 兰进, 曹文芩, 徐锦堂. 中国羊肚菌属真菌资源[J]. 资源科学, 1999, 21(2): 56-59.
[2] 谭方河.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前景[J]. 食药用菌, 2016(3): 140-144.
[3] 刘伟, 张亚, 何培新. 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242-244.
[4] 黄毅, 黄晨阳. 发展羊肚菌栽培应考虑的问题[J]. 食药用菌, 2018, 26(3): 131-134.
2018年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羊肚菌的引种与筛选”
S646
B
2095-0934(2020)05-3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