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球盖菇大棚设施栽培试验

2020-10-14杨晓波蔡为明金群力刘建峰傅子义闫林林

食药用菌 2020年5期
关键词:武义盖菇培养料

杨晓波 蔡为明 金群力 刘建峰 傅子义 闫林林

大球盖菇大棚设施栽培试验

杨晓波1蔡为明2金群力2刘建峰3傅子义3闫林林1

(1. 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杨晓波家庭农场,浙江 武义 321205;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 310021;3. 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人民政府,浙江 武义 321205)

通过引种国内4个主要大球盖菇品种进行大棚设施栽培试验,探索适宜武义地区的栽培品种和大棚高产栽培技术,结果以山东球盖2号适宜在武义地区推广种植,结合就近取材原则,以稻壳50%、木屑50%为栽培料配方,采用棚顶覆盖PEP黑白膜加开透气口的大棚设施栽培方式,示范种植的35亩大棚鲜菇平均亩产量高,达到3 528 kg。

大球盖菇;栽培;大棚;品种;产量

大球盖菇()俗称粗腿蘑、益肾菇、彩云菇,因其形似松茸,市场上又称为赤松茸、褐松茸。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国际食用菌市场十大交易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特色品种之一[1]。大球盖菇栽培料来源丰富,可充分利用稻壳、稻草、秸秆、木屑、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以及黑木耳、平菇、金针菇等的种植废料,不需添加麦麸、米糠等价格较高的精料,栽培成本较低,是农林废弃物再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范例。其中以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料,实现变废为宝,是当前处理秸秆的一项环保措施,且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 3]。大球盖菇还可与水稻、玉米等作物轮作,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率[4, 5]。

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北纬28°31'~29°03',东经119°27'~119°58',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是浙江省食用菌优势产区。2018年,全县食用菌生产总规模3 760万袋,年产值4.73亿元,是武义县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对县山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4]。为丰富当地食用菌种类,发展循环农业,本农场于2017年引种大球盖菇,开展适宜武义地区的大棚设施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和示范,并获得县科技局项目资助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技术支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试验

供试大球盖菇品种4个,为目前国内主推品种:①球盖菇5号,引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②明大128号,引自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③大球盖菇1号,引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④山东球盖2号,由山东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栽培种在武义县俞源乡杨晓波家庭农场制作,栽培种培养料配方:木屑84%、麦麸15%、轻质碳酸钙1%。以上配料经拌匀、预湿、装袋、灭菌、接种后,置于25 ℃培养室培养至菌丝长满。每个品种制作1 100袋。

1.2 栽培料配方试验

以山东球盖2号为试验品种,栽培试验面积为1亩(1亩≈667 m2,下同)。根据当地农林废弃物资源条件和就地取材原则,设计3个栽培料配方。配方1:稻草50%、稻壳50%;配方2:稻壳50%、木屑50%;配方3:稻壳30%、木屑40%、玉米芯30%。栽培原料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成分。

1.3 栽培大棚试验

以山东球盖2号为试验品种,栽培试验基地选择在本农场蔬菜钢架大棚,面积为1亩。大棚长45 m、宽8 m、高3.7 m,棚顶分别采用普通透明膜、普通透明膜加盖遮阳网、PEP黑白膜加开透气口(图1)等3种处理。大棚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大雨后积水渗入菇床影响菌丝生长。播种前7~10天,棚内喷洒辛硫磷1 500倍液杀灭、预防害虫,随后翻耕平整土地。铺料前,在土面撒石灰线,划分畦面和作业道,畦面宽70 cm左右,作业道宽50~60 cm,在畦面撒一层石灰,以见白为度。

图1 PEP黑白膜加开透气口大棚

2 栽培方法

2.1 堆制发酵

将稻草切成长5~10 cm的小段,玉米芯粉碎成1~2 cm直径的颗粒。将各原料混合,加1%石灰粉,淋水至培养料含水量为65%~75%,堆成底宽2.5~3 m、高1~1.5 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从料堆顶部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并在料堆两个侧面扎两排孔洞至料堆中心底部,孔距50 cm,孔径10 cm。料堆四周用草帘、无纺布或遮阳网封围,顶部不封盖。当料堆内部温度达60 ℃以上时保持1~2天,随后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部位的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临近地面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重新建堆、扎孔。至料温再次升至50 ℃以上,保持1~2天,进行第2次翻堆。翻堆时若培养料含水量偏少,可加入1%石灰水。第2次翻堆后维持一天,便可使用。

2.2 铺料播种

整好的畦面铺一层培养料,厚度15 cm,将菌种掰成核桃大小块状,采用梅花形点播,间距10 cm,再铺一层培养料,厚度10 cm。每平方米投干料15~20 kg,菌种用量500~700 g。铺料时轻轻压实,以利于菌种迅速吃料,最后将料面整理成龟背状,开始覆土。覆土时从作业道就地取土,覆土厚3 cm,喷水使覆土层保持湿润。如遇中高温天气,用直径3 cm木棒,每隔40 cm打通气孔防止烧菌。

2.3 栽培管理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2 ℃,最适为23~26 ℃。温度低时,菌丝生长缓慢但粗壮;温度低于5 ℃时,菌丝休眠,气温回升后会继续生长;若气温超过35 ℃并持续时间较长,会引起菌丝老化甚至死亡。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成所需温度为8~30 ℃,最适12~24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偏低时,子实体生长缓慢但肥厚,柄粗大,菇质紧实,开伞晚,品质优良;温度偏高时,子实体生长速度快,菇体薄,柄细小,开伞早,品质差。发菌期间不需要光照,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70%,如果含水量过低,可采取向畦床上喷水或向作业道灌水;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菇体品相好。

2.4 出菇采收

大球盖菇子实体从现蕾到成熟需5~7天,出菇期注意通风,避免因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形成畸形菇。气温高时多通风,气温低时少通风。以人进入棚内,感觉空气不闷为宜。宜在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菌盖紧闭呈钟形时采收。采摘时用左手压住培养料,右手指抓住菌柄轻轻旋转再向上拔起,菌床上留下的洞穴要用土填满。

采收一潮菇后,停水养菌2~3天,之后重水喷透增湿、催蕾,经10~15天可采收第二潮,一般可采4潮菇。采后的大球盖菇装入塑料筐内,放入0 ℃冷库打冷6~8 h,防止菇体发热、后熟、开伞。待菇体冷透后分级包装,上市鲜销。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栽培品种的出菇表现

比较4个品种的出菇时间、鲜菇产量、品质及储存时间,结果以山东球盖2号综合表现较好,出菇早,产量高,菇体肥厚,菇质嫩滑,耐储存(表1),适宜在武义地区推广种植。

表1 4个大球盖菇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3.2 不同栽培配方的产量

3个配方栽培试验结果:鲜菇产量以配方2较高,其次为配方3,配方1较低(表2)。尽管大球盖菇“草木通吃”,但若没有木屑,则发菌期难以激活漆酶,配方1产量低的原因可能与栽培料中没有木屑有关。配方2产量高的原因可能是料稻壳含量高,稻壳颗粒透气性好使栽培料内氧气充足,有利于好氧的大球盖菇菌丝生长。

表2 栽培配方对山东球盖2号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棚顶覆盖物的产量

大球盖菇栽培场所须氧气充足,发菌期菌丝不需要光照,出菇期需要创造“七阴三阳”条件。3种不同棚顶覆盖物的栽培试验结果为:亩产鲜菇量以棚顶PEP黑白膜加开透气口处理的较高,为3 791 kg;普通透明膜加盖遮阳网处理居次,为3 580 kg;最低的是普通透明膜处理,为3 371 kg(表3)。采用覆盖PEP黑白膜加开透气口大棚,其高产主要表现在前期(10~11月),分别比普通透明膜处理和普通透明膜加盖遮阳网处理高58.20%和33.41%。除产量高外,因该菇棚通气良好,长的菇柄短、粗壮,结实致密,品质优良,可作为武义地区栽培大球盖菇的高产模式。

表3 棚顶覆盖物对山东球盖2号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在武义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为山东球盖2号;结合就近取材原则,采用稻壳50%、木屑50%为栽培料配方较适宜;以PEP黑白膜加开透气口的棚顶处理产量较高,可作为武义地区冬春季大球盖菇栽培的高产模式。

大球盖菇传统栽培过程中,翻堆、覆土环节用工量大且费时低效。本农场于2018—2019年采用机械轻简化翻堆、覆土作业(图2),生产效率提高,劳务费和人工成本降低。其中每亩用工量从8工减为2工,按每工200元计,仅这一项就可降低成本1 200元/亩。示范推广的35亩大棚,平均每亩鲜菇产量达3 528 kg,实现早播种、早出菇,延长出菇周期,进而提高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且产品口感佳,备受消费者喜爱。

图2 机械轻简化堆制发酵作业

按照市场收购价10元/kg计算,大球盖菇亩产值35 280元,扣除每亩原材料费3 000元、菌种费1 200元、土地租金1 200元、人工费2 500元、大棚折旧费2 000元、鲜菇包装成本2 000元、鲜菇物流成本3 000元,合计成本14 900元,每亩净利润为20 380元。

[1] 李正鹏, 李玉, 周峰, 等. 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18, 40(5): 49-50.

[2] 于延申, 王月, 王隆洋, 等. 大球盖菇栽培生产技术[J]. 吉林蔬菜, 2018(3): 41-44.

[3] 龚赛, 赵淑芳, 聂阳, 等. 不同栽培条件下大球盖菇的经济效益[J]. 中国食用菌, 2016, 35(4): 35-38.

[4] 朱云有. 研究对策, 妥善解决食用菌生产与森林资源保护——浙江武义县食用菌生产现状及对策[J]. 华东森林经理, 2001, 15(4): 43-45.

[5] 马伟冬, 龚佩珍, 吴平, 等. 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模式的配套技术[J]. 食药用菌, 2017, 25(3): 203-204.

[6] 贺伟强, 盛瀛, 陈凌, 等. 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J]. 食药用菌, 2019, 27(2): 143-145.

杨晓波(1978—),男,浙江武义人,农艺师,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E-mail:185332752@qq.com。

S646

B

2095-0934(2020)05-328-04

猜你喜欢

武义盖菇培养料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相约温泉名城聚焦醉美武义 中国武义旅游摄影大展作品选登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
武义 山水如画温泉城
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细化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