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

2020-10-11石月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4期
关键词:米沙坦窦性心阵发性

石月婷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心律失常常见的类型之一,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病情易持续等特点。高血压是AF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欠佳,其转复AF及维持窦性心律发生率较低[1]。目前,药物仍是高血压伴阵发性AF的主要治疗措施。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阻断钾离子与钙离子通道,进而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2]。高血压伴阵发性AF患者仅依靠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极高[3]。因此,联合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在调控患者血压的同时,起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尤为重要[4]。本研究旨在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AF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伴阵发性A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0~72岁,平均(54.72±6.58)岁;病程1~4年,平均(2.15±0.68)年。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0~72岁,平均(55.24±6.61)岁;病程1~4年,平均(2.21±0.65)年。两组一般资料经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②入组患者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综合检查,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③经心电图证实,6个月内发作2次以上阵发性AF;④左心房内经(LAD)<50 mm。排除标准:①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长QT间期综合征、短QT间期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症状;②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瓣膜性疾病、心包炎等心脏疾病导致的AF;③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肺动脉高压征,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④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⑤在研究期间主动退出本研究。

1.3 方法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予以合理饮食、适时运动等干预。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口服,每次200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7 d后改为每次200 mg,每日2次,连续服用7 d后,改为每日1次,以此维持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胶囊(江西杏林白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34),每次8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AF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②比较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③统计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AF发作次数、持续时间、LAD、LVEDD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AF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 用药前,两组AF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6个月,观察组AF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AF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LAD、LVEDD比较 用药前,两组LAD、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6个月,观察组LVD、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包括1例低血压、1例窦性心动过缓),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52%(包括出现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低血压和2例窦性心动过缓)。两组数据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8,P=0.397)。

表1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AF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

表1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AF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

表2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LAD、LVEDD比较(mm,)

表2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LAD、LVEDD比较(mm,)

注:LAD为左心房内经;LVED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3 讨论

高血压是引起AF的主要原因,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患有高血压后,体循环内动脉压持续上升,使左心室肥厚、左心房负荷增加,在长期作用下持续刺激左心房,造成LAD扩张,进而诱发心房组织纤维化及心房功能下降;加之心房持续高压下会刺激心脏组织,提高心肌组织局部转化酶水平,促进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甚至诱发心脏病变,导致AF[6]。高血压伴阵发性AF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含量显著增加,在血管紧张素受体Ⅰ的作用下,促使心肌组织内钙离子内流,使心肌细胞内钙超载,这也是引起高血压伴阵发性AF患者心房重构的重要机制。

目前,临床治疗阵发性AF多采用介入技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因该技术具有创伤性、费用高、操作复杂等特点,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AF的主要手段。胺碘酮是治疗抗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属于一种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可起到Ⅰ~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还可起到AF转复、维持窦律、控制AF复发的作用[7]。其药理作用为胺碘酮通过阻断钾通道,阻断慢成分、快成分的延迟整流钾电流途径;同时,通过抑制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阻断L型钙通道电流,抑制钙细胞内流,发挥负性肌力功效,起到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难以维持有效的窦性心律,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有文献报道,AF患者经胺碘酮治疗有效率为50%~60%[8]。因此,联合一种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高血压伴AF尤为重要。

替米沙坦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新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口服后能快速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药物作用持续45 h,可发挥持续、长期、平稳、安全的降压效果[9]。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替米沙坦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Ⅰ途径,减轻心肌细胞钙超载,预防钙离子内流,缩短AF高频电激动后心肌有效不应期,以免发生心房重构;同时,能减轻血管紧张素受体Ⅰ导致的心肌纤维化,阻断心肌胶原增殖,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心室顺应性,缓解心房重构,起到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AF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AF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用药后LAD、LVEDD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证实,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AF患者能抑制LAD扩大,防治心房重构,改善AF的基质,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另外,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10]。

综上所述,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AF患者可获得显著的效果,能够减少AF的复发,抑制LAD的扩大。

猜你喜欢

米沙坦窦性心阵发性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心脏康复护理对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