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赏识教育 用爱理解学生

2020-10-09蔡雨青

关键词:问题学生赏识教育家校合作

蔡雨青

摘 要:笔者在与班级中一个“脾气火爆”的学生相处的五年里发现,这样的学生大多内心缺乏自信,如果老师可以发动家长力量,家校合作,同时通过关键事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善用赏识教育,用爱理解、包容他们,这些“问题学生”就会转化成班级的正能量。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校合作;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5-112-1

赏识教育能激发人的潜力,振奋人的精神,增强人的自信。我们在转化问题学生时,善用赏识教育,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班个外号叫“小霸王”的学生,这个孩子不会与同学友好相处,遇到问题只会用拳头解决。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采取赏识教育的方法,先和他建立信任的关系,然后寻找他的优点进行表扬激励,引导他一步步改掉了坏习惯,最终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一、沟通先行,筑起“信任”的基础

倾听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教师与问题学生的沟通往往建立在犯错基础上的批评及谈话,教师占主导地位,扮演说教者的角色,学生具有较强的防备与敌对情绪,不能良好的沟通。所以在与问题学生沟通时老师需要更多耐心地聆听,了解他心中的感受。在倾听中,还应注意表现出对学生谈话的专注,让他觉得老师是站在他的角度帮他解决问题,还要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学生的观点加以复述。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词汇解释学生所讲的内容,或将学生所说的内容加以概括。这样可以令双方加深印象和了解,让学生感觉到他是被接纳的,从而增加彼此的信任,才能真正找到症结所在。

二、适时赏识,发掘“特别”闪光点

1.抓住关键事件,选好突破口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得到尊重,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更是应该如此。作为老师,我们切忌居高临下,动辄以纪律、强权来强迫学生接受,这样只会让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加疏远。问题学生因为在学习和行为上存在着问题,所以总是被老师叫去“训话”,久而久之,就存在着自卑心理,有一定的消极情绪。针对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我们可以采取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赏识教育的前提是发掘关键事件,找好突破口。

赏识教育的源头就是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此,老师要提前做好功课,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寻找合适的契机,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好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尽可能多地给其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能够在老师、学生面前展示自己。通过诱导的方式,引导他们走入正道。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小霸王”,看似他没有优点可循,霸道冲动爱打人,其实细细观察会发现他体育方面有优势而且又有集体荣誉感,每年的运动会都是他施展自己才干的舞台,可是他的爸爸妈妈却没有关注过,他的每一次比赛父母都没有观看过。所以,借着运动会的由头,笔者邀请了他父母一同来校运动会观看比赛。父母在看到他比赛后都惊讶于他的表现:和平时的顽劣调皮不同,参与比赛的他就像一个为班级争光添彩勇士。

笔者抓住他运动会400米比赛这个关键事件,加以适时赏识,让他立刻感受到成就感以及老师对他的喜爱,从而整个人都会比较积极向上,这就是专属他的突破口,抓住了这个突破口和他进行约定,既是师生间的秘密约定,也是对他的小小约束,一举两得,孩子觉得被认可了,老师的教育就成功了。

2.留心细微变化,培育“成就动机”

采用赏识教育,教师还要时刻去发现,发现问题学生的点滴变化,特别是当他有进步时要给予他及时的肯定,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与爱护,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与老师间建立信任之墙。这种无形的关注也有利于老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只是好孩子应该得到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通常只有当用意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才能促进对方的进步。而留心细微的变化则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寻求机会去帮助学生,感化学生。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个孩子,在和他约定后,的确有了些许改变,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想要长期让他保持,就必须不断刺激他,所以老师要一直关注问题学生的改变,只要他做的事情正面且积极,就要在适当场合放大表扬,久而久之,在这种“表扬”的催化下,他会变得更加自信、自律,更想用好的表现来证明自己。老师的目光所至,既是对问题学生的关注,也是一种无形的刺激,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唤醒其上进心,更好地促进培育问题学生的“成就动机”,有了这样的内在驱动力,学生的转变就变成了一种自发行为。当教师用恰当的方法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就会大大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每个班级中都有“小霸王”、“暴脾气”,都有各种各样让老师头疼不已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首先我们要找到“特别”背后的秘密,寻求家校合作,家校合力方能寻根溯源,这时再加上及时的沟通与适时的赏识,再难对付的问题学生也有自己闪光的一面,而这一面就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去发掘去加以感化的点,相信在他们心中撒下爱与尊重的种子,他们也会竭尽全力去努力改變,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润东.国内不同视域下问题学生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5(11).

[2]武永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思路——基于“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理念[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

[3]卫美华.“关键事件”触发“问题学生”转变[J].江苏教育,2019(15).

[4]阮为文.论“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04).

[5]黄家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06).

(作者单位: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赏识教育家校合作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