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音乐剧未来发展方向
2020-10-09王学斌岳洋汪睿琪
王学斌 岳洋 汪睿琪
摘要:“音乐剧”作为国内一种新兴音乐表演形式,随着音乐剧类的节目《声入人心》的热播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暴露了国内音乐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国内音乐剧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国内音乐剧 发展方向 声入人心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6-0141-03
音乐剧起源于西方,是一种成熟的艺术文化,在中国历经多年发展与探究后,通过创作模仿、实践原创来解决音乐剧发展的问题。音乐剧是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它融合了音律、节奏、舞蹈、表演、情节等多重因素。由于音乐剧是来自西方的艺术文化,其本土化发展必然要受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约束。
音乐剧以其流行的歌词旋律、动人的故事情节、独特的浪漫主义、多样的传播方式,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独树一帜,其音乐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使得音乐剧闪耀着无限的生命力,吸引着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观众,雨果说:“音乐能够表达那些我们无法言说,且永不沉默的一切。”
一、国内音乐剧发展现状
(一)国内观众的性别与年龄因素
从《声入人心》节目的参演人员全部为男性歌者,我们不难发现国内音乐剧行业主要从业人员为男性,而国内音乐剧的受众主要为女性,相比较而言,仅有一小部分喜爱音乐剧的男性受众会关注音乐剧。年轻人,特别是学生群体,是关注音乐剧的主要群体,他们更易接受新的音乐表演形式,而中老年人群体中,大多数受众更易接受旋律简单直接的音乐作品。
(二)国内观众对音乐剧认知的误区
《声入人心》节目的初衷,是希望消除大家对高雅音乐的误解,以往观众总觉得唱美声歌曲和大众有距离感。节目组成员之前大多也很少接触高雅音乐,部分选手本身是创作流行音樂或是走民族唱法的风格,但在了解之后,才发现古典音乐作品的博大精深,大量流行音乐的选段也都是基于古典作品或音乐剧。当然,大众可以从音乐歌舞类电影中看到音乐剧的影子,如印度宝莱坞及美国好莱坞所生产的音乐歌舞电影。为了迎合观众,音乐歌舞电影主要是以流行演唱形式穿插在电影中,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受众,造成无法分辨音乐剧演唱和流行演唱方式的现象。音乐剧中常常出现的belt唱法,并没有资料证明,仅适用于音乐剧表演中,它也可以融入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唱中。
(三)国内观众了解音乐剧的主要来源
《声入人心》节目中的优秀选手,其实早已在音乐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参演《声动人心》更彰显了他们作为中国新生代音乐剧演员的雄厚实力。因此,国内观众关注和了解音乐剧,往往是从喜爱和关注音乐剧演员开始的。
《memory》出自经典音乐剧作品《猫》,《歌剧魅影》出自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同名代表作《歌剧魅影》,至今已经在全世界20个国家的110个城市上演了超过65000场。而《心脏》则出自一部很好的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国产原创音乐剧《蝶》。由此可见,国内观众关注和了解音乐剧的另一个主要来源便是通过耳熟能详的国内外经典歌曲。
《声入人心》节目出现之前,大众欣赏音乐剧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政府补贴项目,演出的剧目往往都是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经典作品。《声入人心》节目出现之后,《超级女声》《中国新歌声》及《中国好歌曲》等等已有一定口碑的节目收视率大幅提升。但诸如《经典咏流传》(创作类古词谱曲节目)《国色天香》(创作类改编戏曲节目)等的受关注度反而有所下降。就《声入人心》而言,它是以音乐剧、歌剧为主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类节目,而中国的观众往往对于这种新兴的音乐表演形式不会加以更多的关注,大众的关注点更局限于音乐本身的旋律性。
二、国内音乐剧面临问题
(一)大众对于音乐剧的认知不足
音乐剧来源于歌剧,它作为一种以高雅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之一的艺术形态,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音乐、舞蹈以及戏剧这三个表演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由此可知音乐剧的起源绝非偶然,它是一个时代进步的象征,它是世界音乐艺术文化的瑰宝。相对歌剧而言,音乐剧显得更“接地气”,相对来说更容易被理解,所蕴含的丰富表达形式推动着剧情的不断发展。相对流行音乐而言,音乐剧又好像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事实上音乐剧本就属于通俗唱法范畴,浅显易懂,便于流行,但其发展却远远不及流行音乐繁荣。音乐剧的风格更加纷繁复杂,既有欧洲大歌剧的风格,又融合了电子音乐、迷幻音乐及摇滚音乐等。
大众目前对音乐剧的了解尚处于相对模糊的阶段,音乐剧本身的特点、音乐剧的演唱方式等都没有建立起一个清楚的认知。大众对《声入人心》相关节目的熟悉度不断提高,节目组为照顾到大多数从未接触过音乐剧的观众而选择经典曲目,为吸引大多数观众而选择有经验的新秀,从而给予节目很多亮点,通过节目,也使得广大观众可以接触并了解到更多优秀的音乐剧作品。但节目中不少专业性较强的剧目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内容形式与演唱风格也产生了陌生感与距离感,最终逃不脱慢慢消失在大众视野的宿命。
(二)社会对音乐剧的推广力度不够
当下,音乐剧在国内的生存状态依然严峻,尚处在不断摸索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固定的模式与风格。国内音乐剧的风格多元,主要表现为乡土化、都市浪漫化和综合化。
大众没有过多精力驻足音乐剧这类新兴的音乐表演形式中,是因为当下的音乐平台多种多样、音乐类型节目层出不穷、音乐形式繁复多变;大众没有更多机会了解并熟悉音乐剧,是因为当下给予音乐剧推广的资源过于稀缺。
三、国内音乐剧发展方向
由于《声入人心》的大力推动,“音乐剧”三个字已经有了很高的曝光度,大众对音乐剧的关注度业已达到了国内音乐剧形成与发展以来最高峰。为国内音乐剧能有更大的发展,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断提升大众对音乐剧的认知度
因为不关注,不了解,不熟悉,大众对于舞台剧、歌舞剧、歌剧、音乐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是混淆不清。因此,演出主办方、媒体等在每一次宣传和演出之时,都要想方设法使得大众对于音乐剧产生理性的认识,对于音乐剧所特有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不断提高国内音乐剧的创作水准和作品质量
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永远是经典的百老汇剧目或者伦敦西区的剧目,在整体创作和运营上,中国原创音乐剧和欧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创作方面,国内原创的音乐剧歌词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存在表达不够清晰、描写不够直接、排比句型运用过多等问题,导致剧目往往无法真正触动观众内心。由此可见,在进行音乐剧创作时,不仅要考虑情节的丰富性,还要考虑剧目观赏性,可以设置更多悬念,并与观众的内心能有更多互动。
(三)不断完善音乐剧舞蹈编排
国内音乐剧编舞缺乏时代气息,特别是舞蹈语汇活力不足,往往较为传统与陈旧,和观众互动不够。歌舞编排与剧情匹配的准确性不够,常常出现有歌舞,无剧情的尴尬场景,或过于戏剧性,反而影响音乐剧舞蹈魅力的充分展现。因此,在編排音乐剧舞蹈时,不仅要考虑舞台呈现的可塑性,还要关注到可观赏性,使舞蹈、歌曲、情节三者之间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最终带给观众更出彩的视听盛宴。
(四)不断减少音乐剧人才的流失
由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很多音乐剧演员纷纷转行,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导致中国音乐剧舞台上的坚守的优秀演员短缺。与此同时,国内商业化的气息越来越浓,不少剧目的主要演员均来自各大综艺节目的人气“颜值成员”或“流量明星”,直接造成高票价和炒票现象。因此,在进行音乐剧宣传时,要同步加强对于参演人员的宣传,不断提高大众对音乐剧演员的熟悉度,在创作时要大胆选用专业院校里成绩优异的新秀以及在音乐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演员,在薪资待遇与生活保障等方面解决演员的后顾之忧。
(五)不断丰富国内音乐剧创作元素
中国原创音乐剧要充分吸收借鉴多种艺术元素,朝着多元方向发展。
首先,可以考虑融入中国传统戏曲与历史人物,发掘音乐剧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离开了戏曲艺术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将历史人物还原在音乐剧舞台上,可以更好地进行情节创作,本土历史人物成为音乐剧的主角,更有利于摆脱西方音乐剧一家独大的种种影响。
再次,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我国音乐剧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应用对于增强音乐剧民族性、特色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音乐剧应合理应用民族民间音乐乡土元素、歌唱表演与戏剧文学等内容,我国音乐剧民族特色,如音乐剧《蝶》就是结合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以曲目《梁祝》为主旋律展开创作,音乐剧《金沙》的灵感来源于四川成都出土的“金沙遗址”,观众在感受3000多年前的爱情故事时,“金沙遗址”这一沉睡几千年的文明也得以苏醒,成为一个代表成都本土文化的名片,历史记忆以全新的方式再次焕发生机。
最后,原创音乐剧应该根据不同的受众进行分类创作,不断扩大受众面。创造适合不同人群的音乐剧是音乐剧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儿童的音乐剧比较特殊,不仅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还要从儿童的兴趣爱好出发;青年观众则对纷繁复杂的音乐剧趋之若鹜,音乐剧常常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并且期待和音乐剧中人物一起体会喜怒哀乐。如《箱子里的人》《杜拉拉升职记》等则是针对职场人士推出的原创音乐剧,折射出了职场的酸甜苦辣,引人深思,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究竟该怎样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六)提高国内音乐剧市场化进程
不断加快推进中国音乐剧市场化。任何艺术形式的推广,都离不开适当的营销,原创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市场化道路。音乐剧的发展不应该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而是应该利用创新思维推动音乐剧发展。此外,音乐剧的发展要处理好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消费与生产之间是同一对立的关系,互相转化。最重要的是,要创作一个良好的运作机制,制作人应当具有绝对的权威,始终有一个制作人全程掌控着音乐剧的风格。
(七)不断加大对音乐剧宣传力度
欧美音乐剧发展良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音乐剧宣传力度相对较大,反观国内的许多音乐剧,在宣传音乐剧剧目、曲目以及演员时往往只注重形式,磨灭了观众的兴趣。国内音乐剧势头刚刚盛起,不是所有的大众都能接受这种新的音乐形式。因此在维持现有宣传力度的同时,需要将大众对音乐剧的刻板印象进行修正,需要传播更多与剧情内容、曲目风格等相关信息传达给大众,从而引起大众的兴趣和关注。《声入人心》节目虽然很好的开辟了一条新的宣传途径,但是国内音乐剧人不能仅仅只依靠综艺节目来博取噱头,更加要注重音乐剧大众化、娱乐性方面的宣传,否则音乐剧发展将会止步不前。
综上所述,国内音乐剧的未来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需要汲取欧美音乐剧中好的方面,通过对音乐剧剧目内容的优化从而提升音乐剧作品质量,对音乐剧舞蹈进行更加完善的编排从而提升音乐剧的舞台魅力和整体的可观赏性。另一方面拓展国内音乐剧更多可能性,最首要的还是提高大众对音乐剧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其次要增强国内对音乐剧的宣传力度,且关注到国内音乐剧演员的生计需求减少人才的流失,使国内音乐剧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最终能够有利于推动国内音乐剧的市场化、商业化进程。国内音乐剧不能够只拘泥于依靠《声入人心》这样的综艺节目,想要使音乐剧真正能够立足于国内纷繁复杂的音乐市场,需要更多的音乐剧人觉醒将国内音乐剧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期待音乐剧的作品能够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有新人愿意加入到音乐剧的学习表演当中,通过一代又一代音乐剧人不懈的努力,国内音乐剧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容生.新时期我国音乐剧的创作与发展[J].四川戏剧,2017,(01).
[2]钟蓓.音乐剧在中国发展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4年.
[3]黄鑫.对国内音乐剧发展现状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赵梅.中国原创音乐剧市场走向展望[J].人民论坛,2012,(20).
[5]陈岚.西方音乐剧演唱风格的历史演变[J].大舞台,2015,(07).
[6]林涛.浅谈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J].北方音乐,2019,(17).
[7]张小群.中国音乐剧的宣传推广与产业化探索——以《声入人心》为借鉴[J].艺术评论,2019,(06).
[8]王明龙.中国原创音乐剧在当下市场中的发展困境[J].戏剧之家,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