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重构与文化记忆

2020-09-29高昆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7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GSKY2018-13)的研究成果。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在民族的诞生起出现,随着民族的发展而不断累积,而我国作为具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国家,文化底蕴浓厚。对于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而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继承以及研究上,能够发现的是记忆是文化挖掘及继承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涉及到众多内容,而文学属于其中一个部分,文学在不同时代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继承与创新。而文章中便以此作为方向,对文化的记忆以及文学的重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学构成;文学重构

作者简介:高昆,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02

前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需求的变化,而需求的变化促进者经济与政治以及文化的转变。我国经历了五千年时间的发展,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民族气息。与世界文化发展之路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我国文学也同样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沉淀而形成。经由对不同时代下文学历史的分析,先辈们有意识的凭借口传或文字记录方式的创作,促使我们拥有了现代繁花似锦的文学系统。基于此认为,只有建立在中国文学沉淀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为合理的去分析当代社会文学的重构以及创新发展。

一、所有文化均将记忆作为载体

(一)文化具有着明显的历史性

文化是历史沉淀的结果,为此,其具有着明显的历史性特征。而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发展在伴随人生存与生活的过程中,还促使人类记忆与动物记忆呈现出本质上的差异[1]。具体为,以及是人类文化遗传中关键的基因。借助于一代有一代人的记忆,文化才没有在发展中消失,在精神活动层面,文化的延续及发展从未出现停滞的状况,也并未呈现出整体性的坍塌。文化与记忆成全着彼此的历史性,促使人类无论作为整体或是个体存在,均能够将文化与记忆进行结合。也可将此种规律理解为,文化记忆成为人生存与生活的一种功能存在。与个体的记忆进行对比,文化记忆在人类生命中的烙印更为深刻。在时间的发展下,文化记忆的历史性逐渐成为一种标志,是人存在过的重要证明。

(二)文化记忆证实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文化记忆是一种人的行为,为此具有着目的性特征。此种目的具体为证实人的生存以及不同时代的生活环境[2]。在常规情况下记忆均具有着目的性,一方面对自我形成保护,促使人能够不断地适应 全新的生活,另一个方面是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文化记忆的另一个目的是推动着与文化融为一体的人的发展,将人的所有生存活动放置到文化领域,将人的生活嵌入到文化的歌剧中。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人类的记忆与文化自觉、自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与其说文化记忆的目的性建立在文化演变的目的性基础之上,不如理解为是在文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尤其是源自于文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依赖与转化以及渗透关系上,促使文化记忆并非单纯的体现在文化主体生存力量以及生活本质的提升上,同时还代表着文化客体实际范围的延伸[3]。在时间的发展下,文化记忆的目的性持续强化,主体性因素继续深化,势必会促进文化整体的分化,也将会促使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态。

(三)文化与记忆均处在持续发展的状态

文化记忆的发展客观的证实了文化与记忆的发展。文化记忆的发展之路一方面是流动生成的过程,另一个方面还是持续上升的过程。基于促使文化发展具备呈现传统文化时间与表现传统文化共建的作用[4]。建立在此种概念基础之上,所有传统与现代文化以及其相关主体均可能在记忆上用感性经验的途径进行复刻。文化记忆的特征更多展现在文化记忆的发展性方面,其发展性代表着此种记忆是重复与持续累及的行为,更是进取以及质变的过程。基于这一点可总结出,文化记忆体现为,其并非单纯的关注文化的过去式,同时还会筛选文化应该继承的内容,甚至于对未来文化的发展给予记忆层面上的预示。另外,文化记忆还可能会在传统与现代文化整体上作出凸显或淡化等干预的过程中,促使文化的发展中被融入了文化记忆这一标志。

(四)文化记忆为文化的存在提供客观依据

文化记忆具有着 载体性特征,此特征能够辅助后来人判断文化的存在。在人类独有的行为活动中,文化记忆属于其中一个代表,可将其理解为是对象性活动的记忆[5]。也可将其理解为是,所有文化均附带着记忆的标志或是记忆的痕迹。文化石中所存在的传说或符号以及书籍等,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生活时空记忆指向,同时也存在着延续文化记忆凝聚以及维系文化发展的内涵。文化记忆的载体性自身便已经显示出,所有文化记忆行为均无法成为文化主体单一的或单项的活动,必然是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之间的互动[6]。总结而言,文化记忆不断完成着文化自身传承的内容,同时还将文化记忆视为客观活动链接着文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另外,文化记忆的载体性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其自身存在的对象化程度针对文化生活事业的发展具有着 一定的影响作用,将有形的对象或载体作为标志,整体上实现着文化记忆的功能性作用。

二、文学重构

(一)中国文学系统

在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历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古代到近代的东方思想、古希腊罗马到近代欧洲的西方思想,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思想均存在着丰富的文学历史。以我国为例,文学的形成建立在古代社会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文学特征等基础之上。古代文学理论中民族特色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伴随着长时间的封建社会发展史,我国文学理论也具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也由此形成了独立的体系以及风格。第二,基于社会农业性与宗法性特征的影响,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更倾向于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的关注,强调文学社会内容以及其教化属性。第三,古代文学理论概念存在着概念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统一的特征,文化内涵一方面体现出确定性特征,另一个方面又存在着多义性的表现。第四,在古代文学传统思想的约束性,文学传统理论比较倾向于抒情言志,形成了意境說与教化说两个文学理论体系[7]。

在我国独有的社会形态与文化背景上进行分析,文学理论行为主要为零星分布的片段论文、笔记体的诗歌与词话、文人间往来书信、小说评点等。钱钟书曾有提出,我国古代时期,诗词、笔记、小说、戏剧等多是用简短的内容表现丰富的文学内涵以及作者自身的见解,值得被后人所尊重。而这一点也是我国所独有的文学理论表现形态。例如,“先学无情后学戏”这一民间谚语,钱钟书先生认为其理论内涵可比狄德罗的《关于戏剧演员的诡论》。除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之外,古代的文学样式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其中便包括了唐诗、宋词、元曲等。而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能够看出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是现代小说与散文等样式。在现代文学发展上来看,文学历史变成了独特的记忆,即便是再辉煌也仅仅是历史。当前我国的文学发展,在创作作品上进行分析,多是校园文学与书写大学生活的现代散文与诗歌等,除此之外比较常见的便是新闻报道体裁。在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分析,多是高校教师与学生以及文字工作的人员。而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处在被迫创作的状态,创作主体极为单薄,创作动力也明显不足。在文学重塑成眠进行分析,现代的教育并非遗忘了古代与现代文学的经典,反倒是十分重视。但并不理想的是,我国的教育更多还处在“知”这一层面,并未将其作为“用”与“器”所存在,为此,认为中国文学的创新发展与重塑具有一定必要性。

(二)中国文学重构

从当今世界格局来看,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必然是全球性的。以中国文学为例,促进现代化发展有利也有弊。首先,现代化发展对于传统文学系统具有着较大的挑战;其次,我国文学在接受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为迎合现代化发展需求,以及迎接多元化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中国文学需要做到的是实现创造性的转型及重构,由此来形成将现代化作为“体”,将中国文学作为“用”的全新特色文学体系。在常规情况下会认为,现代化发展实际上是传统文学不断被消磨的行为,在完全实现现代化之后,传统文化便不复存在。在此认知的基础上,现代化潜藏的一个目的是消灭我国传统文化。在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与民族来看,基于现代化自身具备的能量对于某些老旧内容造成了摧毁式的打击。老旧事物无法抵抗现代化的冲击。在我国鸦片战争开始的发展史上来看,在与西方的对抗上,表面上是无法抵挡住西方的火枪与大炮,而实质上是封建主义无法战胜资本主义的事实。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是阻挡与对抗。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发展方向上分析,传统实际上可以经由有效手段不断延伸到现代,只是此种延伸应用的办法与延伸的过程充斥着巨大的痛苦。在传统到现代的延伸中,现实非常残酷,坚持传统对现实的完全对抗或试图绕行,所衍生出的结果均是传统的消灭。而具有着数千年发展史的中国文学也会面临着同样的结果。在实现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着以下两点原则:其一,中国文学转型与重构建立在现代化方式与西方文学基础之上。其二,中国文学的再生与创造需要将未来发展预计繁荣作为宗旨。只有遵循以上两种基础原则,才能够确保中国文学兴久不衰。

结论:

从我国古代与近现代发展史上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传统向现代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在文学与文化方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发展势必会带来传统文化消亡殆尽的结果。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是唯一选择,能够做到的是采用有效手段实现中国文学的重构与创新,确保其能够在实现现代化后依然保存着传统文化所记忆及沉淀下来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郭芳麗.以"字"为本位的汉语文化重构——论郑敏的文学语言思想及其文化政治意味[J].宜宾学院学报,2018,v.18;No.232(05):55-61.

[2]龚游翔,王洪岳.以文学形式重构传统乡绅的道家文化理想——侧论老藤的长篇小说《刀兵过》[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4):22-26.

[3]李浴洋.汉译文学研究:跨文化场域的重构——李今主编《汉译文学序跋集(1894-1949)》前四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00(006):214-233.

[4]殷国明.危机与"重构":关于比较文学未来的思考——兼议世界共通文学意识的多维构建[J].当代文坛,2019,000(004):11-17.

[5]王金胜.现实主义总体性重建与文化中国想象—论陈彦《主角》兼及《白鹿原》[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000(004):162-180.

[6]刘惠莹."东亚新秩序"语境下台湾 与朝鲜文学中的殖民地主体重构及中国认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No.210(03):80-89.

[7]赵卫东.文学形象的类型化与文本世界生态性的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人物形象问题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9,038(004):76-80.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
城市体育文化记忆的思想来源及内涵
西部微电影中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记忆
论动画中的文化记忆美学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浅析哲合忍耶的苦难记忆与心灵皈依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跨文化交流视阈下的文化误读与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下的腊湾老人舞研究
浅析文化记忆下的历史建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