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小说的平民意识
2020-09-29邓娟马帅
邓娟 马帅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研究》[编号:19rwjs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池莉是近年来中国文坛上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市井平民的日常生活,站在平民的立场呈现普通百姓的具体生存状态,以独特的平民叙述视角重建世俗的世界,深刻描写了市民在思想、情感、生存状态等方面,再现生活的本真。世俗化是池莉小说最为显著的一个创作特征。本文试图以平民意识为切入点,以“人生三部曲”为蓝本,从小说的选材、人物形象、小市民与知识分子的对比三个方面表现其小说中的平民意识。
关键词:池莉;“人生三部曲”;平民意识
作者简介:邓娟(1985.12-),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马帅(1982.12-),男,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7-0-03
一、池莉和她的作品
池莉自从她的第一部作品《烦恼人生》问世以后,紧接着她陆续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合称为“人生三部曲”,还有之后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绿水长流》《你以为你是谁》《小姐你早》《来来往往》《生活秀》等。池莉善于以现实生活为蓝本,以市井平民为描写对象,以平民意识为切入点,描写其家庭、爱情、婚姻和生活琐事,深切关注世俗的人生。人们所司空见惯的一些场景,在洗去浮华之后所建构的世界都是呈现其本相的平民日常生活,比如:天热要乘凉,早上起床要洗漱,排队吃早餐,恋爱结婚、怀孕生子、抚育成人等等,都成为了池莉作品中的创作素材,原生态地展示了普通平凡市民的日常生活图景。而池莉对于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境况的描摹,竭力表现生活的本真状态,虽然各有各的不同,但用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人生的烦恼、烦恼的人生。
二、从选材方面表现出的平民意识
池莉的小说大都是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作品的素材,涉及范围有家庭和婚姻,亲情、爱情、友情也是她作品中所触及的内容,描写百姓的日常,还原生活的本真状态。
《烦恼人生》的主人公印家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钢板工人,作品采用了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从一天的半夜开始,叙述了他一天24小时琐碎的生活经历:半夜儿子“咕咚”一声从床上掉下来开始,早晨排队上厕所、排队洗漱、带儿子跑月票挤公共汽车、赶渡轮、排队买早点、上班迟到、分配奖金、接待日本人参观、被工会抓公差、给老丈人准备生日礼物、儿子进幼儿园、房子面临拆迁、姑妈家的老三要来借住等等使得他烦心的琐事,以流水账的形式一一罗列出来,这些困境无不让印家厚总是陷于难以摆脱的烦恼之中,朴实地展现了印家厚日常生活的艰辛和酸楚。生活的烦恼、工作的烦恼、人生的烦恼、生存的压力逼得印家厚无处可逃,每天依旧要为了窘迫的日常生活而劳累奔波,世俗的日常生活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印家厚还得继续在困顿和窘迫中承担着自己各种角色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文中有这么一段记述了印家厚在外奔波劳累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终于回到家的感受:“到家了,炉火正红,油在锅里嗤拉拉响,乱七八糟的小房间里葱香肉香扑面,暖暖的蒸汽从高压锅中悦耳地喷出……印家厚摔掉挎包,踢掉鞋子,倒在床上。老婆递过一杯温开水,往他脸上扔了一条湿毛巾。他深深吸吮着毛巾上太阳的气息和香皂的气息,久久不动。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时刻?他的家!他的老婆!尽管是憔悴、爱和他扯皮的老婆!”[1]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牵挂着你,总会对你嘘寒问暖,有这样的一个老婆和你风雨同舟,共同撑起属于自己的小家!
作者以平淡、冷静的笔调叙述他琐碎的一天生活,朴实地呈现着其生活的原生态,展示其烦恼的人生。作者用描写这种小人物的生存境况,让人去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这种平凡的生活中细细咀嚼出人生的酸甜苦辣。烦恼人生,人生烦恼。
三、从人物形象方面表现出的平民意识
《太阳出世》故事从两人的婚礼开始述说,在结婚当日,因为交通堵塞为了争抢道,赵胜天居然和别人大打出手,结果被打掉了一颗门牙,新娘李小兰破口大骂才结束争斗。正当准备计划去蜜月旅行的时候,李小兰怀孕了。接下来,小说以生活流式的结构将一个新生命的孕育过程完整地再现出来。夫妻两人仅靠着微薄的收入齐心协力维系着整个家庭,起初得知即将要为人父母时的忐忑、不安和犹豫;孕育宝宝过程的艰辛,孕期夫妻之间的相互体谅和关爱;宝宝出生后,初为人父母的惊喜,但也有惶恐,宝宝生病时的茫然不知所措,事无巨细地照顾母女俩的辛劳,四处奔波为宝宝办各种证明材料的劳累,直到宝宝一周岁办生日宴会而结束全篇,生活状态一一呈现真实而又琐碎,真切地感受到孕育新生命的不易。
“婚姻是人生的课堂”“家庭是夫妻学校”,[2]婚姻与家庭这门深奥的学问,也彻底地改变了赵胜天和李小兰这对年轻的小夫妻。这对不谙世事的年轻夫妻努力维系着与各自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同事、朋友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其实,这一系列的每一个过程是每对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须经历的人生历程。
首先,赵胜天是厂里的一个普通工人,平时吊儿郎当的、没个正经,面对平淡无奇的生活他也曾厌倦过,试图曾有过等生了孩子之后就离婚的想法,但和妻子共同经历了小生命孕育、诞生、抚养的全过程,这一切都彻底改变了赵胜天。无论是对刚出生的孩子小朝阳,还是对正在坐月子的妻子,他都照顾得井井有条,学会了分门别类用不同的方法洗衣服,勇于挑起家里的重擔。面对亲朋好友的来访探望,他学会了人情世故。家庭和社会的重压下,不得不使赵胜天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必须好好学习才能获得文凭,以便在薪水方面高一些,才有能力照顾好家庭,他要努力工作,才能承担起家庭与社会赋予他的责任与担当。直到身份的转变,为人夫、为人父以后才逐渐变成了一个稳重、能干、有上进心,有责任担当的成熟男人。
其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李小兰在图书馆里工作。未婚前,性格有些泼辣、任性、妄为、浅薄,随着婚后新生命的孕育、诞生、陪伴、成长的这一过程也逐渐改变了她,铅华洗尽,慢慢懂得了作为母亲的艰辛与不易,母爱的伟大可以超越一切。起初,当她还没有做好当母亲而走进手术室的时候,在她以为是胎动的那一瞬,瞬间激发了她强烈的母爱,“李小兰怀着对八个多月之后哇啦哇啦小家伙的强烈憧憬,面泛桃色,迈着母亲的稳重步态走出了人流室。全世界困难重重可婴儿仍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困难算什么!”[3]因此,在李小兰看来,生活的全部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未出世的孩子”,不管有多苦、多累,咬咬牙挺挺就过去了。俗话说,为母则刚。的确,她脱胎换骨了,任性、顽皮的性格被磨灭了,终于越来越像个母亲。虽然被小朝阳的周岁生日宴累趴了,但是在宴会结束当日,李小兰发出了一声感慨:“今天真累,但也很有意思。”
作品中无论是赵胜天还是李小兰,在经历了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之后,从浪漫的爱情生活转向平淡的婚姻生活,距离的拉近彼此之间看得更加清晰透彻,没有原来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伴随着新生命的孕育、小朝阳的成长,使得双方在此过程中慢慢认识彼此,互相体谅与关爱,这对调皮、轻浮的都市年轻男女,经历过人生洗礼之后逐渐蜕变为成熟、稳重、充满爱意、充满宽容的成年人。
四、从小市民与知识分子的对比表现出的平民意识
知识分子是池莉小说中的重要表现对象,在她的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大多都是受贬抑的,“知识分子是软弱的,酸腐的、虚伪的、庸俗的、自私的、工于心計的,”[4]因此,池莉也将知识分子和市民形象进行了对比研究。
《不谈爱情》里两个主人公:一个是知识分子庄建非,他是一名医生;而另一个吉玲是生长在“花楼街”的汉口小市民。她身份低下,为了能够走出原生家庭,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自编自导一场好戏,巧妙地在武汉大学樱花树浪漫背景之下与庄建非完美邂逅,“她的小包给撞掉了,里面的一本弗洛伊德的《少女杜拉的故事》跌在地上。同时跌在书上的还有手帕包的樱花花瓣,零钱和一管‘香海香水。”[5]
爱情对于两人而言可谓是一文不值,结婚也只是各取所需。庄建非认为结婚是满足性欲的条件,“结婚是成家。是从各方面找一个终身伴侣。是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细胞”[6];而吉玲觉得爱情能使她飞上枝头变凤凰,婚姻能成为生活的保障,能够摆脱自己低下的身份。神圣而庄严的婚姻在他们看来是牟取各自利益的工具。庄建非和吉玲结为夫妻之后,为了世俗的日常生活——观看球赛而争吵,日子过久了,庄建非厌倦了这样无爱的婚姻生活,嫌弃粗俗的妻子吉玲,妻子离开之后,没有妻子的照顾,自己的生活也无着落了,终于清醒地认识到婚姻并非与众不同,只好委曲求全地向妻子吉玲低头,挽回妻子继续为着油盐柴米酱醋茶而生活。婚姻或许还存在些许的价值,而爱情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所谓是生活的调味品,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自然就像海市蜃楼一般,因此,只能是“不谈爱情”!
池莉不仅是在她的“人生三部曲”里有印家厚、庄建飞、赵胜天这样的平民百姓,其实,在后来的作品《生活秀》中的来双扬、《来来往往》中的康伟业、《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陆武桥,他们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或多或少都还是承受着生存的压力、生活的烦恼。“烦恼”始终是他们人生的底色。
五、结语
纵观池莉的小说,在结构上往往采用生活流的方式,按照日常生活的自然流程的方式来原生态地展现生活的本真面貌。“日常生活的细节是世俗生活的真实背景,也是作家传达生存体验的情境所在。”[7]小说中描摹的细节也几乎接近真实的生活境况,呈现出市民百姓的生存境况和精神困境,池莉以独特的平民视角来诠释凡俗人世,“蕴含着对凡俗人生的深情关注,体现出鲜明的世俗情怀。”[8]池莉曾经说过:“我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对于作品的阅读,认识到自己生活的本质。我希望一个作家能够隐蔽地伴随着许多人的成长,伴随着一个人从幼稚、年轻到成熟,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9]其实,池莉这种对市井平民日常生活的对照,生存状态的本真书写,正好印证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必须要认真审视,从某种程度上对我们未来的生活起到了启迪和警醒的作用。
注释:
[1]池莉.池莉文集2·烦恼人生[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8).
[2]池莉.我写《烦恼人生》[J].小说选刊,1988(2).
[3]池莉.池莉文集2·太阳出世[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8).
[4]刘川鄂,胡舟.池莉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孝感学院学报,2003(05).
[5]池莉.池莉文集2·不谈爱情[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8).
[6]池莉.池莉文集2·不谈爱情[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8).
[7]关莉.生活本真的再现——池莉小说创作简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8]吴珊珊.中国文化世俗性传统与池莉小说的价值取向[J].东南传播,2006(06).
[9]赵艳,池莉.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池莉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