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七夕风情
2020-09-29林长华
□ 林长华
七夕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被喻为“中国情人节”。《天仙配》中牛郎织女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勇敢追求是七夕节的主题。还有就是“乞巧”了,它反映妇女们希望自己变得心灵手巧,能够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特别在旧社会处于无权和受压抑地位的妇女们,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实属来之不易。
七夕之夜,漳州地区妇女吃罢晚饭,习惯把茶几搬到庭院,陈上葡萄、龙眼等时令佳果,燃香点烛。仰望着缓缓渡桥的双星,窃窃私语,倾诉衷肠。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妇女们将深藏心底的美好愿望默默地对着天幕明亮的牛女星表露,舒泄心中积郁的种种情思,体现出漳州节俗文化对女性的关心和同情。几个姐妹聚在一起,有的用闽南语唱着民间小调,有的互帮互学绣花、钩织、裁缝等女红。
七夕节是漳州“时年八节”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在漳州各地有七娘妈庙,每年七夕前后一对对情侣带着他们的愿望朝觐七娘妈。姑娘们在虔诚供奉七娘妈时,将自己的住址、姓名、出生年月日,以及对象的基本情况一并奉告。若还没有对象,也可以把“理想情人”的条件一一列出,希冀有个美满姻缘。
漳州人习称织女为“七娘妈”,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记叙,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的祈祷。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像北方人赶庙会似的,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和牲礼。当子女长到16岁时,父母就会在七夕节这天领着他(她)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护佑孩子平安度过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不少漳州老人传统观念中,小孩在未满16岁前,都是由七娘妈照护大的。七娘妈俨然是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供品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制钱或长命锁串上红包绒线,挂在颈上,一直到16岁那年的七月七日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并将长命锁永久性收存纪念。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让身处现代文明下的孩子和妇女们,度过一个比古人更浪漫、更有意境的七夕节。
◇福建漳州市东山岛主祀“先生公”吴的真君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唐代林杰的《乞巧》诗。七夕乞巧反映了劳动人民向勤劳手巧的织女学习劳动技能的强烈愿望。但在漳州地区,乞巧活动并不盛行,这是为何?原来,漳州地区不产丝、棉,妇女少问女红事。另外,七夕节前后正是夏收夏种,漳州人农事最忙的时候,没有工夫去乞巧。漳州民间七夕虽不很重视乞巧,却很看重保健食俗,这在其他地区是极其少见的。每年临近七夕节,多数人家习惯购买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节晚餐,就用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一家老少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七夕节晚餐,许多家庭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
此种独特节俗相传出自两岸同胞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宋仁宗景元年(1034年)夏,吴看到家乡漳州贫困百姓面黄肌瘦,知是患了虫疾之故,便劝说民众在七夕节食用使君子和石榴。使君子入脾胃经,杀虫、消积,而石榴也是驱虫消积良果,七夕期间正是旺产季节,民众遵照吴的吩咐去做,竟然起到意想不到的驱虫效果,治好了虫疾。清代《龙溪县志》记载,唐代以前,漳州人多嚼食槟榔,因为槟榔是一种预防虫疾的中药材,性温辛苦,入胃、大肠经,杀虫、行气、消水,主治绦虫、蛔虫、姜滴虫及食滞腹满等症,在古代缺医少药的瘴疠之地,自然受到重视。但口嚼槟榔染得满嘴紫黑色,且其味苦涩,这种习惯慢慢消失。自从吴介绍吃使君子和石榴后,人们便在七夕节这天煮使君子熬肉汤吃,晚饭后食用石榴,这种有益的节俗后来相沿成俗,这在国内其他地方是绝无仅有的。吴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宋孝宗乾道年间,皇上封他为“忠显侯”“大道真人”。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又追封吴为“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而漳州老百姓至今仍尊称他为“先生公”。在东山岛铜陵镇南门边有一座始建于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规模壮观的“真君宫”,就是供奉吴这位“先生公”的,可见为民救死扶伤、排忧解难的好人,人们世世代代是不会忘记他的。
在当今,有些传统节日被漠视,少了几分气氛,也少了几分情味。然而,在风情淳朴的东山岛,人们用特产的小管把独具风采的中国式情人节演绎得有声有色,多彩多姿。每年七夕节在东山岛城乡水产品市场,扑入眼帘的热闹一幕就是买卖小管。
小管,是东山岛人对小鱿鱼的俗称,尤以10多厘米长为佳。东山岛人对小管的厚爱缘自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东山岛四面环海,历史上多以耕海牧渔为主,渔家人出海捕捞或从事海运全靠男子,男人在家庭中是主心骨,在耕海牧渔中是主力军。自古以来,渔家人重男轻女观念很强。常言道:“厝(住宅)有厝神,床有床神。”每年七夕节傍晚,渔家人习惯清蒸一大盘小管摆放在床前,敬奉“姥婆”(有的称“床公婆”)。人们用小管寓意“生儿育男”,敬奉床公婆,祈求家中多出男丁,同时也希望“床公婆”庇佑家中的孩子平安健康。小管作为节俗食品就不难理解了,实际上这隐含着一种古老的生殖崇拜。在全面放开两孩政策的当今,小管备受人们青睐。七夕节当天,鱼市的小管摊点人群熙熙攘攘,要比平日热闹几分。
◇ 福建漳州市东山岛文峰塔
还有一个关于小管的传说。相传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建右参政蔡潮巡视东山岛后,得知这里未出过名人,便从赣州请来一位出名的地理先生,人称“赣州仙”,想让他帮助改变这种状况。赣州仙到东山岛后,环岛勘察了一番,煞有介事地说:这海岛东面是“青龙”,西边是“白虎”,环海浪滔滔,文采付东流,须镇以宝塔,文教才能兴盛,名流方能辈出。他叮嘱蔡潮要在东门屿建造一座八角形实心石塔,名谓“文峰塔”。一天,蔡潮与赣州仙乘坐小木船到东门屿确定文峰塔塔址。忽然海面刮来一阵大风,木船左右摇晃,赣州仙不小心将文具袋掉落海中,原来文具袋掉落的海区恰好有一群洄游的小管,它们吃下赣州仙一瓶事先磨好的浓墨后,变得与众不同,就连小管的造型也与赣州仙的文具袋形状颇为相似。此后东山岛小管的墨囊似乎比其他渔区要大,那黑乎乎的“墨汁”竟然也很爽口。也许有人会问:那小管肚里怎么会有一条塑料状的透明骨片?传说这是赣州仙文具袋中的簧片变的,簧片是赣州仙平时在野外勘察时,为防止走散事先准备的一种能吹出响声的小玩意儿。
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懂行的东山岛人不爱吃拖网作业捕捞的小管,他们尤喜灯光诱捕的“照火小管”。这种小管一只只娇小细嫩,上水时活蹦乱跳,浑身呈半透明状,身上布满发光体,一点一点闪动着。“照火小管”有多种多样的烹调方法,东山岛人钟情白灼小管,即把小管在清水中洗净后,沥干水分,不破坏其内脏(特别是墨囊),然后把锅里的水烧开,放入小管,滚透片刻马上捞出控水,即可装盘上桌。进食时,在小管尾部咬一小口,抽掉塑料状的透明骨片,然后随个人喜好,或蘸醋,或蘸加入蒜茸的生抽。白灼吃法简简单单,原汁原味。小管肚里饱含浓黑汁液,吃起来口感爽脆鲜美,没有去除墨囊的小管会让人吃得白牙变黑牙,红唇变黑唇,就是这小管腹内的墨汁使味道变得出奇鲜美,如果将墨囊当污物去掉,内行的海岛人会啧啧叹惜。这浓黑的汁液不但味道鲜美,还有美容颜抗衰老之功效,这也是东山岛人倍爱小管的原因。我父亲在世时常说,旧时海岛贫困渔家没钱买墨,无论平时练字还是过年写春联,就用小管体内这免费的天然墨汁。
七夕是个最能撩拨人情缘思绪的节日,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东山岛,1950年5月12日东山岛解放前夕,这个8万左右人口的海岛就被国民党军队抓走近5000名青壮汉,留下“八百活寡”,造成了生离死别半个多世纪的悲剧。年年七夕,两岸离人尤喜写诗寄情思,写下不少充满悲与欢、情与恨的七夕诗。蔡波先生在《离乡人》中写道:“离乡人愁难归根,愁难归根自伤神。自伤神黯然无奈,黯然无奈离乡人。”这首流露离愁别恨的七夕诗,道出了无数去台人员有家不能归,有妻不能见,遭遇比牛郎织女还不如的境遇。
传统的七夕节习俗是一种最具亲和力、人情味的大众文化。在热衷过新节、洋节的当今,有些传统节日被漠视,少了几分气氛,也少了几分情味。然而,漳州地区自古至今七夕节不但古风未泯,而且过得有情有味,多姿多彩,这便是七夕节的神奇魅力。